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穿线孔渗油技术改造论文_谭云芳

(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分析了某电厂2×66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4台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穿线孔渗油的原因,主要有:密封胶方式无法密封、温度元件外皮破损以及虹吸效应,进而提出采用以密封片和特质密封件替代原密封胶方式进行密封、使用聚全氟乙丙烯(以下简称FEP)材质制作温度元件外皮、加强温度元件接驳处密封效果、增设阻油段的改进方案,并进行验证。实践证明,该改进方案对于多测量元件穿线孔渗油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渗油;汽动引风机;穿线孔;密封

某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660MW机组,每台机组共配置2台50%BMCR引风机,背压式调速汽轮机驱动,每台引风机配置一台汽轮机,由东方汽轮机厂设计,前轴承箱内配置有转速、偏心、键相、轴位移、瓦温等18个重要测量元件,所有的测量元件引线均经前轴承箱穿线孔引入就地接线盒。某电厂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内设备,见图1。

图1 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 图2原穿线孔

1设备渗油情况

某电厂4台汽动引风机均存在前轴承箱穿线孔渗油的情况,有的流到地面,有的已进入就地接线盒,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更降低了元件的测量可靠性,容易造成保护误动。由于原设计采用密封胶密封,当单个测量元件出现故障需更换时,除胶操作要求较高,检修耗时长,而且二次密封困难,渗油更严重,极需根治解决。

2分析原因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造成穿线孔渗油的主要原因有密封胶难以密封、温度元件外皮破损渗油以及虹吸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2.1密封工艺差,密封胶密封不住,造成渗油

穿线孔内穿过的引线共有18根,几乎挤满了整个穿线孔,元件与元件之间的缝隙很难涂抹好密封胶,密封胶密封不住是渗油的主要原因。原前轴承箱穿线孔,见图2。

2.2温度元件材质差,长期浸泡在透平油内发生外皮破损,造成渗油

对4台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就地接线盒进行检查,发现瓦温元件(端面热电阻)就地接线端子均有明显油迹,而其他元件接线端子油迹不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多支温度元件外皮均有破损,是渗油的主要原因。外皮破损的温度元件,见图3。

图3外皮破损的温度元件

2.3温度元件接驳处密封差,虹吸效应造成渗油

接线盒内引线是从下部穿入的,油很难沿引线流入到接线盒内,但盒内的温度端子却大部分都有油迹,经统计发现,即使是外皮没有破损的温度元件,端子上也有油迹,进一步检查,发现凡是温度元件接驳处开裂的,都存在渗油现象,油从元件外皮开裂处、接驳开裂处,通过虹吸效应跟随导线渗出至接线端子。虹吸效应是渗油主要原因,温度元件破损、渗油情况统计见表1。

3对策实施

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针对密封胶密封困难、温度元件材质差和虹吸效应,为防止前轴承箱穿线孔渗油,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图4新型穿线孔设备

3.1选择元件独立穿孔、密封片和特制密封件密封的新型穿线孔设备

某电厂向厂家定制了一款新型的防渗油穿线孔设备,它采用元件从特制的硅胶密封件独立穿孔设计,该密封件越拧防渗油效果越好,彻底解决了线间渗油问题,进而也解决了单个元件更换除胶消耗大量工时和二次密封困难的难题。

图5 密封片和特制硅胶密封件

3.2选用FEP材质作为温度元件的外皮,加强接驳处密封,设计阻油段,消除虹吸效应。

经考察调研,某电厂选用了FEP材质作为瓦温的外皮材料,该材料具有耐油、耐腐蚀、和耐热性,可在-30℃到100℃内长期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温度元件外皮开裂问题;另外,在元件接驳处,采用特殊工艺层层密封,并经恒温箱足时烘烤,加强效果;并在元件接线端增加阻油段工艺,进一步消除了虹吸效应发生的条件。

图6材质合格的测温元件

4结语

在2016年5月到11月期间,分别对#1、#2机组4台汽动引风机渗油及元件更换耗时进行统计,见表2。

事实证明,上述方案对于处理多测量元件穿线孔渗油问题是切实可行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宏杰.小浪底水电厂发电机推力轴承甩油原[1]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6年,30卷(4期):83-84.

[2]王景来.变压器渗油原因及处理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7年,6期:23-24.

[3]廖长城.某型泵轴承箱漏油的分析及处理[J].机电信息,2018年第30期:78-79.

论文作者:谭云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汽动引风机前轴承箱穿线孔渗油技术改造论文_谭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