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提高社区青少年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论社区中学生志愿者的整合机制_中学生论文

如何在提高社区青少年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论社区中学生志愿者的整合机制_中学生论文

社区如何发挥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作用——关于社区中学生志愿者整合机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区论文,重要作用论文,中学生论文,志愿者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1日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就根本目的而言,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如何培养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富于应对各种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社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和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已成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意义上探索社区接纳、整合学生志愿组织的有效机制及其可推广规律无疑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一、中学生志愿者组织与社区建设

“社区”(Community)这一词汇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E.Tounies)提出来的,从词根来看,community与communication(交往)和communal(社群的)属同源词。我国社会学前辈费孝通教授在结合原文的“社群性”(社)和“地域性”(区)两个最基本意涵基础上,自创了“社区”一词。此后,对它的确切定义众说纷纭,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社区概念的定义达到150多种。理论界早已对社区阐述过这样的重要观点:形成社区的最重要条件并不仅仅指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而是人们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心理关系。换言之,社区建立在个人系于全体的归属性和认同感上。

明确了社区的要义不在于地域和区域结构,而在于人,在于人的利益共同体,就把社区和行政区划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区分开来。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发展的目标主要在物质,在地域、环境、经济和设施;而从社区角度看发展的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的精神,人的满意度,人的归属感,人的凝聚力。(注:潘允康、关颖:《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三期;)“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人们需要在社区中形成共同的生活基础、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起社区居民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共同道德价值的基础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龚学平:《在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的讲话》,2000.04.05;)由此可见,社区包含着一种对共同事业的参与,包含着超越个体和私人关系网的社团感,以及一种对所在社群的发展存续休戚与共的义务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社区组织是构成社区的基本细胞。从组织社会中的角度来说,社区是由多种社区组织的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区组织可分为经营类组织、慈善类组织、互助型组织三类,慈善类组织与互助类组织统称为非营利组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志愿者组织。

当前,我国正处在向“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如何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改革公共行政管理、重建政府的职能,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尽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发展道路等各方面都各不相同,但在政府职能改革的思路和目的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就是要弱化干预职能,增强综合协调功能,使政府的职能更符合公众利益。同样,在当今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中,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具有世界共性的演变趋势之一,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市场机制取代不了社区机制,第三域(The Third Sector)——非营利社会服务志愿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志愿服务原则已经成为与市场原则和政府原则并列的三大原则之一。

在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正在倡导和推进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志愿者活动,这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而选择从社区这一载体出发,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这其实是培育社区人文生态环境的深层次社会文化问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志愿者参与造就了社区人文环境,反过来,社区的人文环境也造就了志愿者。“一个富有的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如果缺乏对社会批判力量的博大包容,缺乏对物质之外更深远的精神追求,这个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注: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第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建立一个以人为本、讲礼仪、重情谊、相互关心爱护、和谐的中国式的社区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学生志愿者是社区志愿活动中日益活跃的一个群体,培育中学生志愿者组织是发展社会参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主观方面来看,中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自身的生理、安全需要后,会产生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望与人的情感的交流,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希望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对于这些绝大多数出生在80年代后的城市新新人类而言,由于大多数中国的家庭缺少民主、自由的气氛,孩子自小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在学校中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很少有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更不用说经历磨难了,因而他们非常渴望体验被需要、被重视(因为个人能力而被重视)的感觉。从事志愿服务能够满足他们关心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思想将影响其一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中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培养关心他人、珍惜生活的优良品质,从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校组织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其实质仍未摆脱行政组织的方式,我们认为,这只是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的推动手段,社区建设发展到最后,志愿服务将主要由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第三域”组织来推动。然而无论如何,对社区管理者而言,其任务是基本不变的,即如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扩大社会参与,做好志愿组织的沟通、组织、接纳和整合工作?这将是在社区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求志愿者参与的社区事务必须是与生活有关的,这样才能激发人们参与的兴趣。只有通过参与才能使社区成员的多样性以及他们归属社区的不同方式具体表现出来。其次,中学生虽然热心助人,但仍属志愿性质,且志愿者主体本身存在学业和家庭的压力,也面临毕业后离开服务社区的可能,因此容易导致服务的非连贯性。另一方面,受助者持续求助的需要也会对志愿者造成沉重的压力,使所提供的志愿服务水平下降。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社区管理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二、中学生志愿者介入社区建设的模式分析

以上海为例,目前,中学生志愿服务介入社区建设的模式显然还未完全定型,但各社区的实践表明,多样化的介入模式正朝着相近的方向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大方向:

1.社区服务:逐渐由单纯的物质层面上的直接股务转向注重精神层面上的精神服务

社区服务是在社区内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注:刘伟能:《社区服务的理念、功能和特点——为社区服务发展十年而作》,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3期;)我国目前社区服务主要依托街道、居委会这些基层组织来开展。社区服务不应“一筐端”,需要针对不同服务客体的需要和不同服务主体的特点,科学筹划和安排。而中学生志愿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进入家庭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内容主要有扶贫济困、公益服务等。对前者而言,民政系统有责任进行全面的统筹和安排,包括在经济上、物质上给予救助,而学生志愿者一般在“出人力、献爱心”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但是,社区服务不能只满足于为居民提供一些物质关怀,更要从社区共同的生活基础出发,培育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认同感、归属感。在我国现阶段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社区居民的精神关怀尤为重要。

例如,上海市杨浦区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已从起初单纯地参加打扫卫生、保护环境等传统“雷锋式”活动,逐渐转向更符合学生志愿者特点的精神层面的服务。该区的控江中学的“爱心之旅”学生服务队坚持为医院的白血病患者送上温暖和关爱。长阳中学倡导“一个班级团支部关心一个孤老”,建立模拟家庭,在全区推广后,形成了“千班团支部关心千个孤老”的局面。通过类似的活动,中学生积极介入社区建设,不仅培养了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社区文化和教育:优化志愿者结构,为社会储备志愿者资源,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首先,由于各城市情况不一,目前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有快有慢,总的说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例如,上海市杨浦区全区约有志愿者11.5万人、仅占全区总人口的10%左右,而学生志愿者约有12700人,约占志愿者总数的11.12%,这个数字对于社区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社区志愿服务大有潜力可挖。中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中宝贵的后备资源,依照我国现有及今后几年的教育条件来看,他们中的多数将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培养的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良好习惯,如果内化为内心的需要而持续一生,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就有了明显的成效。同时,这批高素质的志愿者也将大大优化志愿者队伍的结构,而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又是开展较高层次活动的先决条件。依此逻辑发展,将形成志愿服务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的良性循环。

其次,社区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所需要的很多指导、帮助和服务,都必须也只适宜在社区中展开。但目前社区的文化氛围和教育功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在当前全社会都强调素质教育和学校减轻学生不合理负担之时,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营造丰富的社区文化生活,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明已是当务之急。文明的内核是文化,社区的文化环境既表现在建设设施的外貌及所蕴含的文化意象,也反映在社区的习俗风尚、居民的行为举止、社区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中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由于专有的青年群体特性,给社区文化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同时,社区方面也应该多设立一些针对青少年需求特点的、健康有益的教育与服务。

此外,有的城市社区通过发掘和利用人文资源,发挥社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利用文化遗迹、遗事的教育作用;有的通过优化美育环境,完善文化教育设施来组织配合中学生志愿者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值得推广的经验。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将各类因素融为一体,统一、协调地运行,一个没有整合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作为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的社区也不例外。而社会整合机制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制度性整合是指运用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合理化和合法化梳理,使其纳入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轨道。功能性整合是指从统一社会劳动的角度出发,对伴随社会化分工出现的职业异质性加以整合。认同性整合则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思想性整合。它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过程,让人们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达到认识上的一致,避免因主流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的行为紧张和冲突,达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协调一致。(注: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目前,社会的急剧变革时社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整合功能。笔者以为,社区不仅面临着对中学生志愿组织的接纳和管理,更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将社区现有资源同中学生志愿组织更好地实现整合这一问题。概括起来,目前社区志愿者整合机制主要有以下做法:

1.制度性整合:建立班子,明确职责,规范考核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有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在大量社会中间组织即“第三域”组织还未生成之际,目前,社区志愿工作的开展仍然需要各职能部门的互相配合。仍以上海为例,目前社区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由区一级精神文明办公室牵头,设立包括街道、学校、团委等有关单位共同参加的工作班子。学生志愿者由学校政教处统筹,校团委具体落实。街道则负责学生志愿者的岗位设置和服务项目安排,同时广泛发动各居委,做好接纳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服务的工作。街道还与试点居委会签约,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年度精神文明考核中。

考核方面,在试点阶段,参加中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按照规定服务时间一般不做硬性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志愿者服务卡,由街道、居委和学生团体综合考评,记录服务时间。目前,有的学校已经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是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

2.功能性整合:把握特点,设立项目,培训上岗

中学生志愿者是一个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群体,服务内容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社区合理设计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服务项目,同时在各方面积极配合。主要服务内容有:当助理居委干部;为孤老、困难家庭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社区保洁、护绿,整治环境卫生等公益性活动;为社区布置宣传栏、黑板报;社会公共场所的整治等,力争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前,普遍进行了上岗培训,社区管理人员向学生分别讲解社区服务中的相关法规,基本知识和服务要求,并带领学生到各个岗位熟悉情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发育期,平时学习的任务也很重,大多数社区在安排活动时做到“三不”,即不把学生当一般劳动力使用,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时间,不安排他们从事有危险性的工作。在工作安排上,主要原则是让中学生熟悉社会、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总之,务必保证学生安全,讲求志愿服务有实效。

3.认同性整合:注重宣传,潜移默化,确立社区归属感

在社区整合中,认同性整合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社会整合选择在社区进行的出发点,专业化功能性整合和制度性整合均无须经过微观领域(如社区)而在宏观社会大领域中展开,而认同性整合却必须经过社区的微观认同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因此,社区的认同性整合是社区全部工作的重点。而社区认同性整合的终极目标是社区归属感。这与组织中学生进社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爱小家才可能爱大家,中学生如果不能对所在社区产生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很难相信他们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人类对物质的需求总是第一位的,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满意度往往从物质条件开始,在社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后,要建立社区归属感,面临的下一个过程是社区的服务过程。社区服务尤其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为社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机会,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聚合与形成提供了可能。

社区在对中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员过程中,通过学校、社区等不同渠道,反复宣传志愿服务的宗旨和有关纪律、规定,使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可以达到求知与修身相结合、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崇高理想与脚踏实地相结合的目的,从而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社区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生动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不再通过学校而由学生自己与社区接洽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领导策划潜能;由学生协助社区组织文艺演出,等等。以上做法无须生硬空洞的说教,而是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对社区中学生志愿者整合机制发展趋势的思考

1.方向:由“组织动员”向“社会招募”的转化。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学生进社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对其的接纳整合机制已初步形成。但是,不难发现,现阶段此项活动还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组织动员、组织策划和组织活动来推动——无论是社区方面,还是学校方面,都存在着这一鲜明特征。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不是一个逐步生成、发育的过程,而是从沉重而繁冗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跳脱而出,所以不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尤其在转轨的初始阶段,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利用、借助乃至依赖固有的体系。”(注:金大陆、袁沛林:《上海青年心目中的志愿行动》,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也就是说,领导层或主持者利用现成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推进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必然的。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社区方面看,今后志愿者整合工作应该逐步由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转向“社会招募”,这是因为“组织动员”仍带有很强的计划体制特色,容易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无法获得真正自由启动和发挥,而且过分的组织化,无助于培育民间的主动性,而这正是我们的传统中最为匮乏的质素。就志愿运动而言,不应人为追求志愿团体的规模效应,志愿行为是信念,是承担,是示范,唯有其有真精神,方有感召人的深邃力量(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而社会招募则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可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参与还是不参与?参与何种活动?何时参与?都将由参与者自己来决定。这种由外在指挥向内在觉悟的转化,不只是“组织动员”与“社会招募”形式上的区别,不只是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更是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走向是一致的(注:金大陆、袁沛林:《上海青年心目中的志愿行动》,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3期;)。因此,以“社会招募”开展学生志愿者行动将是未来的方向。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由于中学生志愿者仍然处于求学阶段,而且大部分将在毕业后升入各类学校就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团组织的管理范围内,因此在强调培育中介组织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利用各级团组织的现有资源,尤其是在规模和开展工作的幅度而言,团组织更是得天独厚,所以,目前团组织是推动志愿活动向“社会招募”方向的主要力量。

在此大方向下,社区中学生志愿组织整合也应相应做出必要的调整,例如,建立以志愿者协会为首的志愿服务团一类的社团组织。这个社团不承担公共职能,其财产是增进成员的利益或社会不营利群体的非法定的福利,社团实行入会自愿、经费自筹、会务自理、组织自主、领导自选等原则。根据国外社区发展的经验,社区内可有众多志愿服务团体共存,志愿者凭个人兴趣参加,不同活动需要不同的志愿服务团。对这些社团的协调管理工作可由市、区两级的志愿者协会担任。虽然目前志愿活动还需要政府强力推动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但政府应避免直接包揽。市、区两级志愿者协会应该发挥政府与广大志愿者之间的组织和中介作用,其主要功能应该定位在引导、培育和协调三个方面。

再比如,建立一种松散的联席会议制度。这种联席会议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志愿者协会、社区、学校等有关方面共同参加,各方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目的是对服务项目与服务活动进行协调,更好地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联席会议主要致力于为志愿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侧重于加强各志愿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科学考核,制定和发展激励政策。

社区在接纳中学生志愿者时,要在目前的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志愿者个人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上海市南市区建立了志愿者三级网络;区级层面负责协调策划,各条线、街道建立志愿者工作委员会负责志愿活动的组织与接纳,各个社区则落实具体的活动内容。三级网络环形相通,每级网络有专人负责,志愿者实行一人一表制,为今后志愿工作的深化管理打好基础。

当前,社会管理正在朝着完善个人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例如上海市正在推行个人信用系统。中学生志愿者的信息管理,应该在试图完善志愿者个人档案的基础上,作为以后加入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之一而进行设计。社区可将辖区内的志愿组织信息统一纳入社区资源体系内,根据不同的服务要求、服务水平立项,实现网络化的信息管理,为志愿活动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在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之前,志愿者档案内容应当由社区填写,备份后送交学校参考,而由于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特点,学校方面,可由团组织统一管理,日后升学时与团的档案一同转走。

网络化信息管理实现后,对志愿者的个人测评与考核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以往以集体考核为主不同,今后志愿者的考核更要注重个人考核。社区要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及时收集对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反馈信息,量化志愿服务的成果。在学期结束或年终总结时,不仅评出优秀志愿集体,更要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个人进行奖励。不过根据志愿服务的特征,这一类的嘉奖应以精神鼓励为主。同时,要注重发挥新闻媒介的引导作用,利用社区宣传设施,营造良好的社区服务氛围,使做一名社区志愿者成为社区的新风尚。

3.加强资金管理和资源整合。

志愿者服务具有政府不可取代的功能,即对特殊群体实施面对面的个体化服务。中学生志愿者更是具有自己的服务特点。因此,社区在项目设计上要发挥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特色,要以服务社区、服务青年为根本出发点,首先对本社区内的学生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展开深入的调查,其次要做好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联络与配置工作,尤其是要充分尊重双方的自主选择,切实转变当前存在的某些追求行政绩效的倾向。

从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志愿工作今后将主要由社会力量推动。但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志愿活动特别是中学生,志愿者活功仍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扶持,尤其在经费管理方面。事实上,学生志愿组织所需的资金并不多,但由于其非营利性质,缺乏造血功能,往往开始时轰轰烈烈,不久便难以为继。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从社会上积聚资金;另一方面需建立一系列的审定和监督制度,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有效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最后,社区在接纳和整合学生志愿者时,可结合社区现有资源开展活动,形成互助双赢的局面。例如,根据目前普遍存在的社区健身、娱乐场地和设施短缺的情况,可与学校商讨,在接纳学生志愿者的同时,借用或租用学校的有关设施,在特定时间内供志愿者开展活动或向社区居民开放,如此一来,既为社区省去了一大笔开支,又盘活了学校假期闲置的资产,一举两得。另一方面,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也有助于学校锻炼和考察学生干部,社区为其提供了广阔的锻炼基地。

以上问题和建议,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才能找到解决和实现的途径。目前,中学生志愿者工作还处在起步和开创阶段,中学生志愿服务正以春风化雨般的实效逐步深入人心,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要达到以志愿者高度自愿、高度觉悟为支撑的成熟状态的志愿者行动,达到有序运作和有序管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  ;  ;  ;  ;  ;  ;  ;  

如何在提高社区青少年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论社区中学生志愿者的整合机制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