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心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_非智力因素论文

“指导中心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因素论文,指导中心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指的“指导中心学生”既不同于一般普通学校学生又不同于具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工读学生,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学生。若放任不管这些学生,可能要进工读学校,若抓紧教育他们可能回归普通学校。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指导中心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测试,了解他们学习偏差、行为偏离的原因,施以适合其实际情况的教育与教学,使这些学生得到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心理矫治,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二、方法

我们对上海市闸北区指导中心84名学生作调查;

1.调查对象:闸北区指导中心预备班23人,初一班26人,初二班24人,初三班24人,共84人。

2.调查内容:智力因素的5种能力测试

(1)空间判断:包括学生对于三维空间关系的理解判断能力;(2)数学推理:包括学生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词汇理解:包括学生语言推理能力和词汇理解能力、(4)数学计算:包括学生计算能力;(5)语言推理:包括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非智力因素的9种能力的具体测试内容如下:

(1)抱负:包括对英雄人物或科学家的尊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不甘落后等。

(2)独立性:包括做一件新的事不愿听别人意见后再做;我的言行不容易受周围人的习惯所支配;对一些事情,我总有自己的看法;不喜欢与同学核对结果也不会因结果与人不同而难过等。

(3)好胜心:包括喜欢参加比高低、比名次的各种竞赛;当别人超过我时,我从不服气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他;学习上爱找对手,竞争并要取胜;我总是不满足已有成绩,总要争取好成绩;越是困难问题,我越想动脑筋解决等。

(4)坚持性:包括离考试结束只剩10分钟已头胀疲倦,可还有一道题没做;我会怎样坚持经常读课外书籍;我从不把今天要做的事留到明天做等。

(5)求知欲:包括喜欢看“智力竞赛”电视节目;喜欢动手做实验或制作标本和模型;自然现象的一些变化常引起我惊奇,总想探索它的奥秘;如果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我会积极参加等。

(6)自我评价:包括中学毕业后,考上高一级学校虽有困难,但有信心,充满信心;我认为同学们对我评价都对;我觉得自己确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优点;我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我了解自己的缺点等。

(7)自我控制:包括上课在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讲课内容时会怎样;当听课时遇到滑稽可笑的事会怎样;过马路时我从不闯红灯;老师推荐必读的书发现没兴趣我会怎样;当我的意见受到别人反驳时我会怎样等。

(8)学习焦虑:包括上课时,我担心老师提问我;回答老师提问时,心跳特别快;做作业遭到难题就有一种不舒服感觉;对上学感到担忧等。

(9)测验焦虑:包括测验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只要进行重要考试,我心情就会变得不好;测验考试首先想到分数就怕考不好;考得不好,害怕家长问我成绩;考试前一天晚上怎么也睡不好等。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智力因素测试状况

表1说明,“指导中心学生”和普通学校中优等生在各种能力上均存在着非常明显差异,前者各种能力的测试成绩明显地低于中优等生。

从智力因素看,“指导中心学生”在空间判断、数学推理、词汇理解、数学计算、语言推理等5个方面测试的结果:第一是空间判断它要占总数的42.78%;第二是语言推理它要占总数35.71%;第三是词汇理解它要占总数的22.61%;第四是数学计算它要占总数的20.23%;第五是数学推理它要占总数的14.28%。

从表1五级等分第四项目较差一类中分析,虽然是数学推理占总数的53.02%是第一位;语言推理占总数的29.94%是第二位;数学计算占总数的27.36%是第三位;词汇理解占总数的26.18%是第四位;而空间判断占总数的18.98%是第五位。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指导中心学生”智力水平偏低是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所指的智力因素都是学生所必需具备的各种基本能力。表1说明“指导中心学生”成绩提高不了,是他们缺乏必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所致。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充分发现和开发这些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表2 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

空间数学 词汇 数学 语言

能力能力 理解 计算 推理

优等生

56.4557.70 57.41 53.26 58.44

中等生

50.8550.51 50.78 50.01 51.43

差 生

47.0343.48 43.73 47.21 43.11

心学生

37.7732.13 51.35 42.37 34.52

表2表明,“指导中心学生”在各种能力的测试成绩明显地低于中、优等生。甚至有些方面的能力比普遍学校的差生成绩还要差。如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数学计算、语言推理等四个方面均低于普通学校的差生成绩。唯有词汇理解“指导中心学生”的成绩甚至高于普通学校的中等生。

“指导中心学生”常与个体老板、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交往,见多识广。他们又单独活动多,常常旷课、逃夜、说谎、抵赖逃避能力强。涉足社会活动时主观意识强,独立思考强,这些方面超过一般普通学校的学生。比如他们要逃避家长、老师、社会各方面的督促,他们要说谎胡编乱造,搪塞蒙混,对某些词汇能从正反方面来理解,以此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指导中心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的潜能,加以正面的引导。

从非智力因素测试情况来说(见表3),“指导中心学生”在抱负、好胜性、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学习焦虑、测验焦虑等9个方面的能力测试中,最差的第一位是坚持性,占总数的72.61%;第二位是抱负,占63.09%;第三位是自我控制,占60.7%;第四位是好胜性,占56.12%第五位是求知欲,占55.93%;第六位是独立性,占47.6%;第七位是自我评价,占45.23%;第八位是学习焦虑,占18.03%;第九位是测验焦虑,占9.52%。

表3 非智力因素测试状况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指导中心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除独立性和自我评价外,均差于中优等生。一般地说,他们生活目标和学习目标都较低,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学习上不善于独立思考,依赖他人,缺乏主见;对学习缺乏自信,失败经历多,因而很少有成就感;在学习上难以有争强好胜的欲望;自我控制力差,贪玩、好动;缺乏主动性,学习上缺乏兴趣和钻研精神;对学习和考试有较强的紧张和害怕情绪。

表4

不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差异

表4说明, “指导中心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测试成绩明显低于普通学校中、优等生,甚至有些方面比普通学校的差生成绩还要差。如坚持性,“指导中心学生”测试的成绩比普通学校差生的成绩要低20%左右。再如自我控制,“指导中心学生”的成绩是37.26%比普通学校差生的成绩要低8.52%。“指导中心学生”平时缺少自控能力,缺乏持久性和坚强毅力,他们上课坐不定,作业完不成,不肯化功夫,甚至懒得不想做,这跟他们缺乏理想缺少抱负分不开。

“指导中心学生”只有在非智力因素中独立性方面测试成绩和自我评价这两方面的成绩超过普通学校的差生和中等生。如独立性测试成绩,前者是52.37%,比后者分别高5.74%和1.45%。因为,“指导中心学生”独立意识很强,在家中称王称霸,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作主张的事情是经常有之。

在自我评价方面测试的成绩,“指导中心学生”是54.93%。比普通学校差生50.21%高4.72%,比普通学校中等生50.55%高4.18%。“指导中心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方面往往是过高的,他们认为不是自己不聪明,而是不想去多努力、多化功夫。如“指导中心学生”涉足于歌舞厅、KTV包房,认为自己懂得东西比一般同学多得多,认为班里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只是书本的奴隶。

我们再从学习焦虑和测验焦虑来看。这两个项目是测定一个学生对学习应负有自己的责任心。对考试,本该焦虑的他们却不焦虑。如普通学校优等生,他们对学习焦虑和测验焦虑分别是48.54%、47.19%,而“指导中心学生”测试成绩分别是82.12%、90.99%。普通学校的差生他们测试成绩分别是53.06和55.27%。这反映了普通学校的差生对学习焦虑和测验焦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担忧和负有责任心,而“指导中心学生”却只有17.88%和19.11%的同学才有这种焦虑,差距实在太大了。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心理特征与“指导中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由于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中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因此,它与学习成绩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可以认为,非智力个性心理水平高,会产生高的成绩、好的成绩。反之亦然“指导中心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成绩差,学习效果低下是经常的、持续性的,这必然会对他们的非智力个性心理带来影响。所以要改变“指导中心学生”学习困难的面貌,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指导中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其目的是要激发他们主体内部心理机制,促进他们智力因素的发展,变他们在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标签:;  ;  ;  ;  

“引导中心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_非智力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