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论文_李小丽

浅析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论文_李小丽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五中学 716000

摘 要:中小学教育主要包括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以及职业中学等。中小学生环保科普教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展馆、课堂教学、环保科普宣教、环保类公益活动等。为了保障中小学科普教育的有效性,本文简述了环保科普的必要性,对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科普 中小学教育 问题措施

一、环保科普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环境保护,而环保科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形式。并且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力量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广泛参与。而且需要从中小学开始做起,同时为了保障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加强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

二、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环保科普作品质量问题。当前中小学环保科普读本与中小学生接受水平有些不符。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

(1)很多环保科普作品创作站在成人的视角来简单化各知识点,特别是很多本土的环保科普读本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2)环保科普读本说教形式容易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3)当前环保科普读本很多是译著,环境背景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同化力,同时很多环保科普作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内容交叉重复。(4)有些环保科普作品在出版时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存在错误现象。环保科普作品的粗制滥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5)环保科普作品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知识为主,环境法规的形象普及、日常生活如环境与健康、较深层次的大气、水、海洋等科普相关的内容较少。中小学生包括大多数社会民众都只有初级浅显的环保科普知识,而环境法已出台三十余年,普及面依然很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时间比较少。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号召保护环境教育要从孩子做起,但在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即使学生对环保科普的小活动和实验有兴趣,但是升学率才是考核教师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标杆,当环保科普教育时间遇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体课时间,当建设科普资源遇上建设评估资源,必然导致科普教学与活动时间被挤占。

三、加强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融合的措施

1.不断提升环保科普读本的创作质量。针对中小学生为主题创作的环保科普读本的深度不是越浅显越好,这样不利于中小学生教育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但是过于肤浅和泛泛而谈的作品显然无人问津,优秀的具有一定深度又不缺乏趣味性的中小学科普读本才有吸引力。

站在社会文明的高度、深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贯入环境保护理念并以文字和图画绘本或音频多种表现形式所展示的更受欢迎。

2.促进环保科普创作的本土化。目前很多优秀环保科普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舶来品,如英国的畅销书《奇趣大化学》,改变为动画片广泛传播的法国的《巴巴爸爸》系列,其实,本土化的环保科普作品更贴合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融入本土化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够被中小学生广发接受并传播。

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宣传普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中小学生接受环保科普教育提供了诸多机会,不仅在校园、家庭,同时可以结合社会现象。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峻,因此需要与社会形成环保科普教育的合力,号召更多优秀的科普创作者加入环境教育的行列,创作出更多有创意、内容新颖、有一定深度的优秀作品,扩宽宣传渠道。

4.合理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实践活动。在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类环保纪念日,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0月14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如组织中小学生与环保组织、科技馆、博物馆等环保科普工作者参与环保科普讲座;举办各类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节和各类主题班会。鼓励中小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生活中的环保小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不断寻求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为了保障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的有效性,教育部门应加大科普教育在常规教育的比重,环保科普教育的课时编入教学计划,学校和教师必须按计划落实教学安排,避免出现科普教育被常规教育挤占课时的情况,同时科普教育创作等成果适当纳入升学考核指标,提高科普教育的政策号召力。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时应适当加大奖励力度,从而促进环保科普作品的更丰富、更有艺术的创作,同时号召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环境保护教育中来,对实现中小学环保科普教育的常态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选标 新媒体背景下环保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探析[J].学会,2013,(08)。

[2]李娜 青少年校内环保科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卫生工程,2015,(06)。

[3]任秀芬 推进环保科普工作社会化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6,(06)。

论文作者:李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浅析环保科普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论文_李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