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建德[1]2007年在《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课"教育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魏锦京[2]2004年在《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本文分析了“两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对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王新文[3]2007年在《走出困境:制约高校“两课”教学的因素及对策》文中认为“两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它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但是,现实的“两课”教学却和其应有的效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表现在学校管理层上是务虚的课程,务虚的重视,教师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和巨大的教学压力,学生厌学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有多元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转型期环境因素,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教学内容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现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中得到了“两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社会实践、灌输和启发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和重视榜样的身教作用等方法的启发。经过分析,“两课”教学还应该正确认识环境的制约作用,高度重视“两课”教学工作,加强学科建设,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效果。

袁玉芳[4]2005年在《影响高校“两课”教学评估的若干因素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两课”教学评估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估可以发现当前“两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教学现状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而使“两课”教学工作者能有效地控制和调整教育过程,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按预定的目标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并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而目前“两课”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教育的功能性发挥,本文拟对“两课”教学评估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刘力[5]2000年在《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高等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两课”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两课” 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然而,在“两课”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硬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单纯传授,走进应试教育误区的问题;关门说教,轻视联系实际的问题;因循守旧,教学形式手段单一的问题等等。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两课”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从宏观上讲就是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 “两课”。教学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三大方面着手,缺一不可,这也正是加强“两课”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两课”教学改革还须在一定的理论的指导下才会更富成效。如果将接受理论作为“两课”教学的出发点,将“以学生为本”作为“两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有可能使我们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学,以进一步增强其实效性。

蒋立伟[6]2005年在《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又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两课”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高校稳定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两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两课”教学的失效现象日益突显。当前,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不仅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此也极为关心和重视。探讨这一课题,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而且对“两课”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两课”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失效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两课”教育教学现状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着重对存在的失效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与思考。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首先在理论方面,论证了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依据。一是要遵循“两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两课”教学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二是要坚持“两课”教学的一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层次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其次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创新教育理念、实现“两课”教学的中心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等,从而使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既有理论的支持,又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吴金华[7]2015年在《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现状及相关对策的分析》文中认为在高校教学中,"两课"教学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当前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如何加强内容的时效性,客观地认识教学内容的时代感,成为教育者所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高校"两课"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杨友国[8]2014年在《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的必修课程,其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象和教学问题。对此,只有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有效地提出解决高校"两课"教学问题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质量。

杨建辉[9]2006年在《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两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两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洪英莲[10]2010年在《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两课"担负着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及高尚人格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两课"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些诸如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凸现的难题,致使"两课"的作用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只有加强领导,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方能使高校的"两课"教学焕发青春,以完成其特别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张建德.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

[2].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J]. 魏锦京.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走出困境:制约高校“两课”教学的因素及对策[D]. 王新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 影响高校“两课”教学评估的若干因素及对策分析[J]. 袁玉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5

[5].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刘力.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6]. 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 蒋立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 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现状及相关对策的分析[J]. 吴金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5

[8].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杨友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9]. 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 杨建辉.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

[10].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洪英莲. 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0

标签:;  ;  ;  ;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