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物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论文_袁军

论综合物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论文_袁军

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随着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工程建设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充分认识岩土工程的特点,并在施工前探明岩土条件,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该文通过对岩土工程特点的梳理,分析现有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应的勘探技术,从而进一步推动岩土工程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综合物探;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引言

岩土工程大规模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过度开发导致大面积地表沉陷,使地面建筑物,土地等遭受严重破坏。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查明岩土地质情况,避免塌方、突水等灾害地质的发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通过专用仪器观察地球物理场地的分布及变化特征,与已知地质数据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地下岩土介质与环境资源的性质。地球物理方法具有高效无损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岩土工程勘探中。

1、工程物探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在区域针对建设工程以及环境进行工程物探检测,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工程质量鉴定和监测的重要步骤。在进行工程物探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对覆盖层风化带基岩面的起伏形态进行检测,对所在区域的隐伏断层破碎带以及裂隙密集带等探测,同时对于的地下管线、地下工程、古墓以及其他埋藏物进行探测,对于铁路、公路、机场基础探测以及质量检测。因此工程物探检测技术在工程物探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工程质量多方面的检测,其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由于其国家的大规模工程建设相比于中国比较早,因此物探工程技术的发展比中国更为成熟。现阶段国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工程物探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工程病害进行诊断。而且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国外很多国家纷纷应用工程物探技术对环境问题进行检测,比如通过工程物探检测技术探测核废料的污染范围,运用工程物探检测技术针对油库泄漏的污染带进行检测与分析。例如日本对物探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就较为成熟,该国家的工程检测技术是现阶段发展较为全面的国家之一,而且在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也较为普遍,纷纷取得了良好的工程物探检测效果,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2、岩土工程勘探工作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地质、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做好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非常重要。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对建设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正确的评价。工程勘察结果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与成本。先勘察后设计是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的程序。一些工程未进行勘察就开始设计施工,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影响岩土工程建设的因素复杂多样。应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对不良地质提前采取防止措施。勘察作业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参考,减少工程后期处理费用,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在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

3、工程物探方法技术的应用

3.1、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直流方法相同。它基于地下目标与周围岩石之间的电气差异。它利用人工建立的稳定的地下直流电场,根据几个电极选择装置的预先安排进行扫描和观察,得到地层的横向和垂直地电。一种探索方法,用于通过该部分的结构特征等地质信息识别和研究相关的地质问题。高密度电气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多器件,多极电阻率断层摄影方法,它集成了探测和剖面方法。测量方法已经发展到十几种,它们基本上是从对称四极,单极 - 单极,单极 - 偶极,偶极 - 偶极的基本方法演变而来的。在野外作业中,极距的选择取决于地质对象的埋藏深度。在确保最大距离能够检测目标体的前提下,必须考虑横向分辨率,并使用瑞典软件RES2DINV进行反演解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处理流程为:将原始数据从仪器导入计算机并存储→拒绝坏点数据,校正干扰数据→格式转换→正向性能→反转。在这个项目中,大多数洞穴和土洞都是填充或半填充的,填充物是低阻力的。因此,除非是大洞穴,否则由于低阻抗屏蔽的影响,大多数空隙通常表现出低电阻;如果高阻力岩石处于低位如果断层阻塞或高阻力岩层的阻力较小,则推测它可能是一个洞穴或一个断裂带。

3.2、工程物探检测方法

根据我国工程物探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在进行工程物探技术检测时常用的成熟方法主要有弹性波类、电磁波类、影像类三大类别,针对弹性波类工程物探检测技术主要与分析弹性波在所探测严禁内的传播特征作为检测基础,通过这种方法针对声波类和地震波类的工程物探技术进行检测,可以实现这两种探测技术的优势互补,但是并不能单独使用从而具有两者不可互相代替的特点。而电磁波类工程物探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判定雷达和电磁波CT探测技术进行检测,通过探井雷达可以针对隧道施工掌子面进行超前探测预报,还可以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地下水道的围岩与混凝土结合部相关状况,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有效的检测。电磁波CT检测技术利用电磁波吸收系数成像技术,根据电信差异和规模的地质体对工程基础灌浆进行有效引导,能够有效地检测工程施工的灌浆效果。图像检测主要基于对象体颜色的对象颜色和环境光颜色电视和录像设备用于在某些照明条件下收集被检测物体的图像,以便有效地分析相关图像以判断检测物体。

3.3、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可使用测量点连续加密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可有效解决传统钻井法的缺点,如缺少判断或划分不准确,可有效解决传统勘探方法难以解决的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弱结构面等在地下分布的特征、埋藏深度等。工程地球物理技术的使用受到场地与地形条件限制,探测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弹性波技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如SWS工程测量与测试仪,可绘制地下剪切波速的高等线图,清晰再现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电磁波技术与电法技术也普遍应用于岩土工程探测作业中,地质雷达探测方法与高密度电法为其代表性方法,国家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法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条件。弹性波速度测井技术与现场恒定时间微动测试可用以获取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现场与地基抗震评价所需动力参数。如动剪切模量、动态泊松比、优良循环等,为建筑分类、地震作用与结构地震检查的主要依据。大坝的紧凑性,混凝土构件与基桩质量检验与评价,可通过介质传输的弹性波变化检测结构的混凝土构件中的裂缝。判断施工结构的破坏程度,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等。测量桩主要分为动态桩测量与声波测量桩法。

结束语

岩土工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区域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使其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工程建设中,部分勘探单位的勘探工作开展不规范,勘探精度和深度达不到要求,勘探工作与设计脱节,这将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勘探工作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编制相应的勘察方案,严格按照规范予以实施。在具体工作中,可充分应用物探技术、BIM信息模型技术,查明场地内岩土条件,并将其模型化、可视化,突出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的薄弱区域,以便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即满足工程安全,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政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54+156.

[2]张宁.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3):214-215.

[3]刘新宇.基于物探技术的岩土工程勘探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7):80-82.

[4]方传定.浅谈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查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234+236.

[5]王凡莉.研究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7):213-214.

论文作者:袁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论综合物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论文_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