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_菲律宾总统论文

菲律宾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_菲律宾总统论文

菲律宾出口持续增长动因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菲律宾论文,动因论文,持续增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菲律宾出口增长情况

在1996年,亚洲“小龙”“小虎”们的对外贸易都表现得异常的不景气,出口增长率大大下降,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例如马来西亚仅下降了0.2%,泰国仅增长了0.8%,新加坡仅增长了4.1%。 唯独菲律宾的出口一枝独秀,出现了26.5%的高增长率。

在前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去年菲律宾的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在去年上半年,菲律宾的商品出口比前年同期增长了22.1%。去年夏天的金融风波,使菲律宾比索与美元的汇率下降了25.27%(到1997年10月1日止),它使菲律宾的商品出口更具有竞争力。据英国经济学家信息中心(EIU)估计,菲律宾1997 年的商品出口将比前年增长23.2%,1998和1999年将分别增长19.2%和21.4%。持续高速增长的出口成为近年来菲律宾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宣布,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菲律宾将加入亚洲“新小龙”的俱乐部。

二、菲律宾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稳定为出口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主要表现是:

通货膨胀基本得到了控制。在90年代初期,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最高曾达18.7%(1991年),1992年降至8.9%,1993年为7.6%,1994年为9.3%,1995和1996年为8%。估计去年和今年可以下降到6%左右。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5%,1993年为2.1%,1994年增加至4.3%,1995年达到4.8%,1996年为5.5%。菲律宾统计局长沙瓦德尔·恩里奇说,今后几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的幅度将保持在7%至8%之间。到1995年,菲律宾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1095美元。

经济自由化。早在科拉松·阿基诺时期,便进行了许多经济改革。拉莫斯上台后,继续深化经济改革,解除外汇管制,放宽对进出口的限制,对外资实行优惠政策等。菲律宾政府尤其是在金融自由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和外资的进入。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出口商可自由使用所赚取的外汇;任何外汇业务均无需中央银行批准;外币可自由买卖及随意携带出境;允许外资银行在菲律宾开展各种业务等。在新的外国银行法下,已有10家外国银行被批准在菲律宾开设分行或办事处,它们可以与菲律宾人合资开设银行,可以拥有60%的股份。另外还有32家外国银行已经表示有兴趣在菲律宾开设分行或办事处。

在1997年夏天出现的金融风波之前,菲律宾比索的汇率一直比较稳定,1995年为每1美元兑25.71比索,1996年为每美元兑26.22比索。 在泰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菲律宾比索跌至34.75∶1。比索贬值对菲律宾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但对出口却有积极影响。根据预测,今后几年菲律宾的出口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这与比索贬值有很大关系。

(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有力地刺激了出口增长

近年来,由于菲律宾宏观经济形势不断趋于稳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国对菲投资稳定增长。1992年,经菲律宾批准的外国投资为72.5亿比索,1993年增至145.6亿比索,比上一年翻了一番。1994年又增至617.7亿比索,比上一年增加了3倍多。1995年、1996年的外国资本投资出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为481.1亿比索和253.8亿比索,考虑到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吸引外资都出现严重滑波,菲律宾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菲律宾的外资还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1993年,在菲律宾投资的外资中,主要由美国和日本唱主角,分别为30.4亿比索和23.9亿比索,两国合占了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多。1994年,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在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大幅增加,美国的直接投资也有所增加,而日本的直接投资则大幅减少。在这一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菲律宾的最大的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总额达177.8亿比索, 香港成为菲律宾第二大国外投资者,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6.1亿比索,台湾为菲律宾的第三大国外投资者,直接投资额70.7亿比索,百慕大和马来西亚为第四和第五大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额分别为53亿比索和42亿比索,日本只有27.3亿比索。在1995年,美国仍然是菲律宾最大的外国投资者。1995年的前11个月,美国在菲律宾直接投资金额达162亿比索。

进入菲律宾的许多外资企业,都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成为推动菲律宾出口增长的主力军。

(三)政府的经济外交是推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拉莫斯总统执政以来,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强调对外政策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服务,尤其是把重点放到促进对外贸易和争取外国投资上。经济外交成为拉莫斯政策对外政策的核心。

一是菲律宾的外交部和驻外使馆必须转变职能,他们必须做好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贸易,投资促进,旅游促进,贸易政策代表,官方发展援助、国际债务和劳工方面的代表,经济信息。

二是积极开展首脑外交活动,由总统亲自推动经济外交。据统计,拉莫斯总统自1992年上台以来至今,已出访20多个国家,每次出访均有许多的工商界人士一同前往,亲自促成许多经济贸易协定,促成各国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宣传菲律宾的投资环境。 据菲律宾贸易部长Riza-lina S.Navarro说,拉莫斯总统的20多次出访,一共为菲律宾争取到了100多个外国投资合同,外国投资总额估计约174亿美元,能够在今后3—5年内直接为菲律宾人创造60万个工作岗位。

三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菲律宾领导人强调,菲律宾政府最为看重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有三个,一是东盟自由贸易区;二是包括菲律宾、印尼、文莱和马来西亚在内的东部成长三角;三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四)出口加工区是出口增长的龙头

在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建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已经成为菲律宾出口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早在1968年,菲律宾就在棉兰老岛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到目前为止,菲律宾政府已建立了四个出口加工区和六个特别经济区。 在1995年,它们一共吸引了总额为91.8亿比索的投资。在这些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原美国海军基地改造成的苏比克湾特别经济区。据该区管理当局的统计,从1995—1996年两年的时间里,一共批准了107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累计达6.75亿美元。目前, 这些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已经成为菲律宾新的经济增长中心,也是菲律宾出口的增长中心。据统计,仅1996年的上半年,这些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出口净值便达到9亿美元,约占同期菲律宾全国出口增值15.6亿美元的57.7%。在1996年1—10月,各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出口达51.3亿美元,已经超过全年预定的50亿美元的目标,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6.5%。

(五)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出口持续增长的内在源泉

近年来,菲律宾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正在不断下降,制造品出口的比重急剧上升。以电子设备和电子零件为例,在1976年,这方面的出口仅占菲律宾全部出口的3%,1981 年增至15%,1990年增至24%,1995年又增至43%。到目前为止,电子产品已经成为菲律宾出口商品中占第一位的商品,其次为成衣制品,其它初级产品则已经下降到相当次要的地位。近年来菲律宾出口急剧增长,主要动力是电子产品出口的迅速扩张。在1995年,电子和电子设备出口比上一年增长了51.7%,1996年1—11月,电子产品出口达96.8亿美元, 比1995年同期增长了42.4%,其中半导体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为52.9%。

(六)有利的国际因素

除了上述国内的原因外,一些有利的国际因素也有力地促进了菲律宾出口的增长。近年来,欧美日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购买力大大增强,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需求增长率在1996年为2.3%,1997年为2.5%,1998年估计为2.4%。欧美日发达国家需求的稳定增长促使菲律宾增加在出口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以不断满足欧美市场的需要。尤其是美日两国经济形势的改善和购买力的增加,使菲律宾的出口受益匪浅。美国是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市场,在1995年,菲律宾向美国的出口占了菲律宾全部出口额的35.3%,其次为日本,占15.7%。欧洲联盟是菲律宾的第三大出口市场,1995年菲律宾向英国、荷兰和德国三国的出口占了其全部出口的14%左右。

地区贸易自由化的倾向也是促进菲律宾出口持续增长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尤其是东盟内部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使菲律宾对东盟各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在东盟内部,通过实施“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有力促进了菲律宾对东盟各国的出口。 在1993年,菲律宾对东盟各国的出口总额为7.97亿美元,1994年增至14亿美元,增幅高达75%;菲律宾对东盟各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6.7%增至1994年的10.2%和1995年15.4%。

标签:;  ;  ;  ;  ;  ;  

菲律宾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_菲律宾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