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_现代社会论文

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_现代社会论文

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社团论文,结构论文,青年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青年社会化过程在内容、方式和实际程度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受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予以更加切实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社会发展对青年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出发,探讨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作用,以及青年社会化对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新要求。

一、社会发展对青年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社会结构的分化日益复杂化、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加,社会生活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社会发展的一系列事实与结果,使中国社会迅速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社会化也开始面临新的任务,它要求青年人在自身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现代能力,大力培养现代素质,塑造新型的现代人格,以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提高现代能力是青年社会化的基础。

所谓现代能力,指青年人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以自身的努力影响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领。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青年人能否适应它、驾驭它,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综合、运筹,竞争、自我完善等现代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操作层面,而且带有很强的整体性。现代能力的获得与强化,必须具有生活和实践的坚实基础。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社会学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同样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一定的价值、态度、技能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准则和个人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获得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并且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注:参阅吴增基、吴鹏森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1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认为,青年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是能够有效地获得现代能力的。

2.培养现代素质是青年社会化的关键。

现代能力固然是青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现代社会是急剧变化发展的,青年人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某些具体的现代能力,就能够持久地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青年的现代能力具有自我扩展功能。现代能力的自我扩展,对青年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现代社会对青年人现代能力的要求,在某些方面,难以在现成社会经验中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范本,只能靠青年人自己的创造。因此,培养现代素质成为青年社会化的关键。目前,素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许多论者在讨论素质教育时,往往很少把它同青年社会化联系起来,如果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对青年社会化提出的新要求,它把社会教化的关键放在青年人现代素质的培养方面。就现代社会发展对青年现代素质的要求而言,它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道德素质,具体包括关于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二是现代科学素质,具体包括科学知识兴趣、科学理论修养、科学职业选择、科学研究创新等;三是现代文化素质,具体包括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民主法制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摄与吸取等等。

现代素质不仅有助于青年现代能力的自我扩展,使青年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适应性,而且有助于防止和纠正青年现代能力在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例如,在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条件下,青年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规范与文化价值规范,就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电脑黑客”的出现,高科技犯罪的产生,就是这方面的明证。这就表明:青年人在从被动者、无责任者转变为主动者、有责任者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转换,即从接受文化、继承文化转变为辨识文化、运用文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现代素质,才能防止和避免青年人变成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的“单向度的人”。

3.塑造现代人格是青年社会化的归宿。

不管现代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人始终都是现代社会的主体,因此,青年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努力塑造青年的现代人格,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的主体。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西方学者中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高于个人,个人是消极的,被动的,微不足道的。例如,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每个人个性发展的过程只不过是社会“压模”的过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个人高于社会,不应以任何社会理由压抑个性和个人需要。弗洛伊德,马尔库塞都持有类似的观点。(注:参阅吴增基、吴鹏森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111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把个人与社会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以及将人看作纯粹是社会客体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就表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但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化、现代化的条件下,人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限制,致使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人格受到挤压,产生种种现代病症,例如人的空虚、孤独、紧张、迷惘等等。美国社会学家马尔库塞将之归因为“自动化的幽灵”把现代社会变成了一架精密复杂的机器,它处于严格的操纵控制之下,一切人和物都成了管理对象,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片面的技术关系,现代人的人格具有“攻击性”和“片面性”。

因此,在现代社会之中,青年社会化应当努力消除现代病症对年轻一代的影响,防止现代人在日益物质化、技术社会中的失落,使青年人具有乐观自信、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人格特质,真正担当起现代社会的各种主体角色。

二、大学生社团的现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青年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一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建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是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来看,大学生社团应当具有培养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身素质、扮演社会角色的基本功能,组织大学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由于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这一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必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社会角色转变,即从被动者、无责任者向主动者、有责任者转变;其二,活动环境转变,即从游戏娱乐性团体、固定交往伙伴向互利性团体、选择性交往伙伴转变;其三,文化素养转变,即从摹仿文化、复制文化、虚拟文化向辨别文化、创造文化、世俗文化转变。实现这些转变有助于大学生扩展个人活动范围,使个人的社会联系立体化,社会角色多元化,进而为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准备。

目前,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状况是怎样的呢?它们在大学生社会化中发挥了哪些功能?在此,不妨以南方某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情况为例,作几点具体的分析。

1.从社团构成类型来看,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缺乏敏感性和前瞻性。

目前,大学生社团组织基本上有以下四种类型:(1 )政治活动类,如向往协会(以学习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主,由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一个政治性学习社团)。(2)专业学术类,如陶行知研究会、 中学化学研究会、无线电协会、电子技术协会等等。(3)文学艺能类, 如文学社、影评协会、口才协会、爱乐协会、学生记者协会等等。 (4)业余爱好类,如书画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吉他协会、武术协会等等。

从上述社团的构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组建同几十年一贯制的社团组建模式没有多大区别,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与要求的社团在大学里尚不多见。以环保组织的缺乏为例,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代潮流缺乏敏感性与前瞻性。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增长的时期,而大学生则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于是纷纷组成“自然之友”、“地球卫士”等环保组织,在社会上呼吁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亚国家的大学生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的大学生也先后加入环保运动的行列,为建设绿色文明而四处奔走。如果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算起,时间已过去七、八年,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至今尚未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文明为宗旨的环保性社团。众所周知,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事关21世纪人类生存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大事,这一观念若不能被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所接受,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中国是极为困难的。

2.从社团活动方式来看,尚未摆脱青少年社会化时期依赖性、被动性、娱乐性的阶段性特征。

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规律表明,在社团成立初期,大学生加入社团比较积极,以致出现热闹非凡、人满为患的景象,但到后来,学生兴趣递减,积极分子所剩无几,具有典型的虎头蛇尾型特征。而社团活动的方式则显示出,当学校主管部门、指导教师发出动员号召时,社团能够有效地开展活动,而在大部分时间,社团处于闲歇状态,很少主动开展有创意、有影响的活动。即使是在一年一度的大型社团活动周里,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仍摆脱不了表现性、娱乐性、消费性等倾向,这就十分明显地表明:大学生社团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甚至没有摆脱青少年社会化阶段被动性、摹仿性、娱乐性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缺陷,使社团组织难以发挥青年社会化阶段的应有功能,帮助大学生彻底摆脱“书生气”加“孩子气”的人格特征,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变迁、满足社会需要的独立社会成员。

3.从社团活动范围来看,大学生社团尚未突破有限的小团体圈子,其活动场域局限于校系内部,社会影响功能不明显。

对大学生社团成员的来源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社团的层次有两种,一种是全校性学生社团,一种是系内学生社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全校性学生社团多半属于艺能类和业余爱好类,而系内学生社团绝大多数是以专业学习为基础而形成的专业学术类社团。大学生社团的这种成员构成决定了社团活动的范围必定是极其有限的,它只能限于系内、校园内这一活动场域。从社会化的更高视野与要求来看,这种活动范围是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一方面,它强化了不同社团成员的归宿感,但不利于更大规模的联合行动,使大学生创造的“模拟社会”缺乏广泛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它强化了校园与社会的分割,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把大学变成一个缺乏社会资源与社会交流的“象牙之塔”或者“文化孤岛”,使大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扮演世俗社会各种角色的基本经验与必要素质。

从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类型、活动方式、活动范围来看,都存在比较突出的缺陷与不足,这种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消极的制约作用,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青年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三、关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调整的几点思考

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青年社会化提出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和新的更高要求,而青年社会化的整体态势又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提出了更为深刻具体的要求,这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教育者和学生管理者从青年社会化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此,针对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提出几点思考。

1.顺应时代潮流,确立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取向。

从本质上讲,人的社会化就是一定社会共同体共同价值体系的教化与内化的有机统一。每一个时代,随着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共同价值体系也会发生变化。从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要求来看,青年社会化应确立如下十种共同价值:民主法治、共同发展、尊重科学、尊师重教、保护环境、控制人口、重视审美、互利互惠、和平共处(注:参阅徐德明、杜向军:《发展中国家青年社会化的特点》,载《当代青年研究》,1997年第4—5期,第76页。)。上述十个方面的价值取向是人类走向21世纪共同关心和普遍需要的,因此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应当注入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宗旨与目标之中,切实转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与实际行动。

2.打破大学生社团条块分割的局面,引导跨专业、跨学科的社团联合,将单纯的艺能类社团和业余爱好类社团合并为综合技能与综合素质类社团。

目前,各类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正在尝试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新型复合人才而努力,这是培养大学生现代能力与现代素质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良好契机下,调整大学生社团组织结构也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应当大胆探索,打破现阶段大学生社团条块分割的局面,积极引导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术型社团走向联合,引导单一兴趣爱好的社团向综合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社团转变。同时,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支持和鼓励建立那些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人类未来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新兴社团,如自然保护协会、环保协会、未来研究会等等。社团组织模式与结构型态的调整,将使大学生社团焕发新的生机与活为,从而发挥崭新的功能。

3.走出校园,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扩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空间。

校园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场域,各自对大学生社会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社团只能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基本的条件,而广阔的社会舞台才能为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提供完整的条件。大学生社团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经验,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按照社会的主流文化规范塑造自己的人格,同时以自己良好的素质与能力服务和影响社会,从而实现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调适与互补。

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基本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和纽带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应该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切实扭转大学生社团组织散、乱、杂的局面,通过理顺社团组织结构,转变社团活动方式,扩展社团活动范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本文1999年4月收到。

标签:;  ;  ;  ;  ;  ;  ;  

青年社会化与大学生社团结构与功能的调整_现代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