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7切断与神经损伤后大脑皮层变化的实验研究

颈7切断与神经损伤后大脑皮层变化的实验研究

李文军[1]2004年在《颈7切断与神经损伤后大脑皮层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颈7切断对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颈7神经根在大脑运动皮层的定位域及不同方式颈7切断后对其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的影响,为健侧颈7移位后大脑皮层可塑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神经通路示踪技术,在颈脊髓C5、C6、C7、C8、T1及C5,6,7,8,T1节段分别注射示踪剂WGA—HRP(麦芽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大鼠存活48—72小时之后,经心脏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TMB显色,中性红复染,观察臂丛神经节段锥体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及颈7神经根锥体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学特征;同时建立前股、后股和中干切断的不同方式颈7切断模型,分为1、2、4、12、24周5个时间组,切断后用抓握力实验评价肢体的功能影响情况,并分别在颈7脊髓节段注射逆行示踪剂WGA—HRP,动物存活48—72小时后,经心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片厚50μm,TMB显色,中性红复染,观察颈7切断后其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的分布、数量、截面积、顶树突角度以及基树突分支变化,并观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C5—T1节段锥体神经元呈节段性分布,C7神经根锥体细胞体呈叁角形或圆锥形,主要分布在对侧大脑皮层前囟前2.5—1.5mm范围之间,集中在第Ⅴ层(25%≤Z≤51%),Z值平均39.69±7.09%,平均胞体截面积1278±213μm~2,以中型细胞为主;基树突分支以一级分支为主,平均446±68个,顶树突走向与皮层切线位的θ角,平均6.8°±4.3°。不同方式颈7切断后,其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的数量、皮层分布、细胞截面积、顶树突延伸角度与正常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基树突一级分支细胞数目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与正常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中前股和中干切断在2周后减少,12周后趋于稳定,后股切断在4周后开始减少,24周后趋于稳定;基树突多级分支细胞数目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正常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中前股和全干切断在2周后增加,12周后趋于稳定,后股切断在4周后开始增加,24周后趋于稳定;基树突无分支细胞数目各组与正常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各组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均正常。结论 1.大鼠C5—T1脊髓节段锥体神经元呈节段性分布;2.大鼠C7神经根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定位域在对侧大脑前囟前2.5—1.5mm之间,锥体细胞集中在第Ⅴ层;3.不同方式颈7神经根切断后,其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没有发生跨神经元萎缩改变,神经元的分布、顶树突延伸的方向也没有发生改变;4.不同方式颈7切断后,其运动皮层锥体神经元不同基树突分支细胞数目发生了动态变化,可能是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的体现。

王猛[2]2012年在《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比较不同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运动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损伤的脑外伤动物模型,确立一种适用于长期纵向研究的脑外伤模型及相关评价体系。方法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四组,均选取左侧大脑运动皮层作为毁损侧。A组:轻度控制性皮层撞击组;B组:中度控制性皮层撞击组;C组:重度控制性皮层撞击组;D组:单侧运动皮层扩大切除组。各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另外,应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毁损额皮质区和海马CA1区的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2周,各实验组大鼠右(患)侧上肢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C组和D组大鼠无法主动使用患爪抓取食物;大鼠在不对称实验中患肢使用次数减少,滑动次数增加。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患肢运动功能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恢复。术后12周,A、B组大鼠右侧上肢抓取功能均恢复接近术前水平,抓取成功率分别为(78±4)%和(74±3)%。C、D组大鼠右上肢仍表现为较明显的抓取功能障碍,四组之间数据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肢体不对称实验中,A、B组大鼠前肢活动度(FLA)及滑动比率(sliding score)均恢复接近术前水平。C、D组大鼠直立时右侧上肢初次触壁次数明显增多,但是触壁后立即沿筒壁滑落,无法完成水平或垂直移动,C组大鼠右侧前肢活动度及滑动比率均优于D组(如图)。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周大脑组织冠状位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脑损伤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皮质部脑组织缺失,其中C组及D组缺损面积最大,冠状位切片残存面积分别为整个大脑切片面积的(81.15±4.15)%、(80.66±5.36)%,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B组大脑冠状位切片残存面积分别为整个大脑切片面积的(96.12±7.68)%和(93.24±4.41)%,病灶体积分析的结果显示四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显微镜下观察撞击侧皮质周边区域出现神经元空泡样变,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海马区域神经元广泛变性坏死,排列稀疏,C组表现较其他叁组明显。结论1.重度控制性皮层撞击损伤模型及单侧皮层扩大切除模型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持久、稳定,重复性好且操作简便,适用于脑损伤后患肢的运动功能的长期、纵向研究;2.肢体不对称实验及技巧性抓取实验敏感度高,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中枢神经损伤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损伤情况。第二部分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行为学及大脑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大鼠颅脑外伤后行为学变化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突触素(SYN)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变化,为探讨颅脑外伤后神经元再生和修复机制及临床治疗脑外伤后慢性期患肢运动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单侧运动皮层扩大切除模型术后2周、4周、6周、8周、3个月、5个月、7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共10组。术后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另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损伤灶周边皮层及对侧皮层运动功能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 MA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行为学评估: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均表现为右侧上肢瘫痪,大鼠无法主动使用患爪抓取食物;实验组组大鼠上肢活动度(FLA)为:0.982±0.06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右侧上肢滑动比率(sliding score)为:0.341±0.0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大鼠瘫痪(右侧)上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术后5个月实验组大鼠患爪抓取功能恢复趋于稳定,抓取成功率为(31±4)%,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10、1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肢体不对称实验中,实验组大鼠右侧上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达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各实验组之间右侧上肢肢体活动度及滑动比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5、7、1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损伤皮层周围区域MAP-2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增高,表达强度为(7.24±0.6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后各个时间点MAP-2表达减弱,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组与其他各实验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损伤皮层周围区域突触素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达到高峰,表达强度为(4.7±0.24)%,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随后各时间点突触素表达逐渐减弱,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实验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单侧运动皮层扩大切除术后,大鼠患肢运动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恢复,这种恢复是局限的,不彻底的;损伤后,损伤对侧皮层通过同侧通路参与患肢支配;2.单侧运动皮层扩大切除术后早期,损伤区周围皮层MAP-2、SYN表达增高,术后2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层发生功能重组,MAP-2、突触素在其中参与神经再生及突触发生第叁部分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健侧颈7(C7)神经移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伤后一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为脑外伤后慢性期患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单侧运动皮层扩大切除+健侧颈7神经移位模型术后2周、4周、6周、8周、3个月、5个月、7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共10组。术后通过动物行为学观察,了解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同时采用周围神经电生理技术及电镜技术,记录患侧肱叁头肌CMAP的潜伏期、波幅,了解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后新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及功能。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损伤灶周边皮层及对侧皮层运动功能区突触素(SYN)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行为学评估: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均表现为右侧上肢瘫痪,随后实验组大鼠瘫痪(右侧)上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术后7个月实验组大鼠患爪抓取功能达最大值,抓取成功率为(6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0、12月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月组大鼠右上肢肢体活动度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上肢滑动比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后者优于前者(P<0.05)。各实验组之间右侧上肢肢体活动度及滑动比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7、10、12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围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测: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右侧肱叁头肌无CMAP引出。随后各实验组大鼠右侧肱叁头肌均可记录到CMAP,波幅逐渐增大,潜伏期逐渐缩短,至术后7个月肱叁头肌CMAP波幅恢复率及潜伏期延迟率分别为75.65±6.67%和119.76±8.34%,CMAP波幅恢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CMAP潜伏期延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电镜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少量新生薄髓鞘纤维,且纤维直径纤细。随着时间的延长,新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逐渐增多,至术后7个月达最大值各实验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术后5、7、10、12月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免疫组化检测: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损伤皮层周围区域MAP-2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增强,随后逐渐降低。至术后5个月损伤对侧皮层MAP-2表达增强,7个月达高峰,然后降低。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实验组大鼠损伤皮层周围区域突触素表达增强,随后逐渐降低。至术后3个月损伤对侧皮层突触素表达增强,7个月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实验组大鼠前肢皮层代表区内MAP-2、SYN呈“双峰”表达;2.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损伤对侧半球发生功能重组,并通过增强的同侧通路及新生的外周神经通路加强了对患肢的控制;3.健侧C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上肢功能障碍是安全可行的,有效的。

孙贵新[3]2005年在《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按照传统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只能恢复一条神经,术后恢复效果虽然有效但有限。本研究目的为如何充分地利用健侧颈_7充足的神经纤维,最大限度地修复受体神经。同时比较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前、术后肢体自控能力与功能恢复情况和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关系,从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探索中枢神经可塑性发生的机制,研究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与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的关系,为健侧颈_7移位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健侧颈7移位最佳术式的实验研究 目的:1:充分地利用健侧颈7有髓神经纤维,尽可能修复患侧两条主要神经,最大限度地修复受体神经,获取更多功能。 2:比较不同方式的健侧颈7移位术式受体神经生长情况,探讨最佳术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与人类在臂丛解剖结构及功能上相似的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体重200克-250克,105只,随机分为A-E共7组,每组15只。经背侧入路,建立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移位大鼠模型。以传统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为基础,将尺神经近端分两股或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2股桥接,分别经端端吻合移位于两条受体神经。自术后1月起,每周开始观察动态行为,分别采用抓握力试验、梳洗试验、爪印迹试验等动态行为学观察;术后按照分组,在术后叁个不同时间段,通过运动神经纤维计数、电生理及肌肉功能测定等方法,比较运动神经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移位神经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轴突计数及肌湿重、形态学观察、单刺激和强直收缩力,比较不同方式健侧颈7移位后的功能的差别,了解不同时段神经生长情况,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最佳移位术式。 结果:术后患肢功能逐渐恢复,抓握动作效果从优至差依次为A、C、B、E组,梳洗动作依次为D、C、B组。但爪印迹试验动作E,F,G组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修复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组2月后均出现主动屈指、屈肘。抓握力比较:术后2月,B、C、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3月、6月,B、

刘含秋[4]2004年在《大鼠颈7神经移位术后脑功能重组的fMRI与电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结合电生理,探讨 BOLD-fMRI 对大鼠前爪功能区定位的可行性,并确定 1.5T 场强下 fMRI 动物试验研究的理想参数。材料与方法 应用 1.5TMRI 扫描仪对 16 只 Sprague-Dawley 雌性鼠进行 fMRI 检查。前爪刺激大鼠模型采取 Block design 方式,刺激序列被分成 6 个 30 s 时相,休息和电刺激状态交替。进行 fMRI 检测时改变有效的回波时间(TE),从 40-60 ms,每 10ms 为时间段。根据激活体素的数目和 BOLD 的最大反应幅度百分比来分析。每个动物行fMRI 检测后行电生理(皮层内微电极电刺激和体感诱发电位技术)检查,描绘双侧前肢运动、感觉皮层位点图及统计 fMRI 激活区范围内诱发出的前肢运动-感觉区的位点数,计算 fMRI 与电生理之间的吻合率。结果 fMRI 显示的大鼠前爪皮层功能区激活中心位于受刺激的前爪对侧半球中线外侧 1.5-4.5mm,额极后4-6mm,最佳回波时间为 50ms,该 TE 组的激活体素最多、BOLD 的反应幅度最大,激活的体积为 10.99 mm3±3.5。fMRI 与电生理之间的吻合率为 90.6%。结论fMRI 是对大鼠前爪皮层功能区定位的一种可靠检测手段,其优势是直观、无创伤且重复性强,这项技术的实验研究对发展和检测新的 fMRI 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李占玉[5]2004年在《胼胝体切断对健侧颈7移位术后跨大脑两半球功能可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探讨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初级体感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健侧颈7移位正中神经术后跨大脑两半球功能重组的中枢机制,明确胼胝体在该重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建立颈胸椎后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移位正中神经、直视下胼胝体切断叁种大鼠模型,采用体感皮层诱发电位(SEP)记录法和运动皮层区微电极刺激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研究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健侧颈7移位术后和胼胝体切断术后双侧初级体感皮层(SmI)、运动皮层(MI)可塑性变化的时程。结果:1、成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1)在双侧SmI记录SEP:不同时间段电刺激患爪正中神经支配区,在双侧SmI均未诱发出SEP;电刺激健侧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在健爪同侧SmI未记录到SEP,只在其对侧SmI记录到SEP,且不同时间段的SEP位点数目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2)在双侧MI电刺激:术后不同时间段在患肢对侧MI原前肢代表区内未诱发出前肢运动,而是诱发出不同的运动类型,但只有颈部位点自始至终占据着原前肢代表区,这些扩张的区域均立即并长时间地获得了正常皮层的功能;健侧前肢对侧MI的代表区明显扩张,并且该区域的兴奋性明显提高。2、健侧颈7移位正中神经术后:(1)在双侧SmI记录SEP:不同时间段,电刺激健侧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在健爪对侧SmI均记录到SEP,在同侧SmI均未记录SEP。电刺激患爪正中神经支配区,术后不同时间段在患爪对侧SmI均未记录到SEP;移位术后3个月时在患爪同侧SmI未记录到SEP,而术后5、7和10个月时在患爪同侧SmI均记录到SEP,且SEP的波幅呈逐渐增大趋势、潜伏期呈现逐渐缩短趋势,但均未达到正常对照的标准。(2)在双侧MI电刺激:移位术后3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未出现;术后5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仅出现于患肢同侧MI,未出现于对侧MI;术后7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表区在双侧MI均出现;术后10个月,患肢正中神经代复旦大学博士论文中文摘要 表区只出现于对侧MI,代表区面积与正常对照无显着性差异,且仍位于原前肢代表区。3、脐服体切断术后在双侧M工电刺激:术后5、7和10个月患肢代表 区只出现于患肢同侧M工,未出现于患肢对侧M工。 结论:1、成年大鼠的初级体感、运动皮层仍具有可塑性,一侧前肢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诱发了双侧Sml和M工动态的功能重组。两大脑半球相对应的同位区域之间存在着维持半球间平衡和协调的特殊机制,其基础可能是两大脑半球相对应 同位区之间存在着直接连接。紧挨瘫痪肢体以上部位肌肉代表区的扩大可代偿性增强对肌肉的运动控制。健侧前爪体感代表区的扩大可提高感觉的辨别能力,以部分代偿患肢感觉功能的丧失,健侧前肢运动代表区的扩大同样也可以部分代偿患肢运动功能的丧失。2、在健侧颈7移位大鼠模型上证实了体感皮层没有出现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重组,而运动皮层则出现了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重组,最终实现了对患肢的交又支配。该重组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单侧运动皮层内存在联系颈7神经根神经元和正中神经神经元的中间神经元网络,而双侧运动皮层相同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直接连接,新轴突发芽进入失联系的原患肢代表区,最终激活了原来的神经网络。该重组的基础很可能就是初级运动皮层内的横向网状连接和半球之间的脐服体。3、运动皮层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重组是通过脐眠体来实现的,一旦完全激活患肢原对侧运动皮层代表区,实现了对患肢的自主控制,作为激活信息必经之路的脐服体便失去其通道作用。 本研究以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移位正中神经、直视下脐服体切断叁种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SEP记录法和运动皮层区微电极刺激法,研究术后不同时间段大鼠初级体感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证实大鼠运动皮层可跨大脑两半球功能重组,并证明脐服体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初步揭示了运动皮层跨大脑两半球功能重组的中枢机制,丰富和发展了脑科学和周围神经创伤外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内涵,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临床上创造各种方法(药物、理疗等)来上调或下调这些可塑性变化、加快这种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转换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为健侧颈7移位术后尽早恢复大脑对患肢的自主控制,重建术后瘫痪肢体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马南[6]2006年在《大鼠周围神经可塑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选用成年SD大白鼠35只,以大鼠左侧的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吻合口的不同位置和是否加用促神经生长物质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单纯的失神经支配组共5组,所有大鼠均于术后24周进行实验指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从远期疗效来看,通过将感觉神经束近端与运动神经束远端吻合的神经再生模式,确实能够从机体的混合神经束中诱导出运动神经侧芽并以此来恢复运动神经束支配的靶器官的功能,为运动神经束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在神经吻合口处加用促神经生长的物质鹿茸多肽能够起到促进神经侧支发芽和加快神经生长速度,提高神经恢复质量的作用。本论文对用感觉神经束近端与运动神经束远端吻合来恢复运动神经束靶器官功能的神经再生模式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感觉神经寄养延缓肌肉萎缩的机制提出了质疑,提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是感觉神经寄养能够延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的观点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得到的结果对这种神经再生模式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魏海峰[7]2008年在《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脑功能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跨突触病毒示踪法研究大鼠颈7神经根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回路组成目的研究猪假狂犬病病毒(PRV)减毒株颈7神经根注射后标记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分布,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的脑功能重塑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SD大鼠20只,根据脊髓和脑组织取材时间随机分为4组:6小时组、12小时组、24小时组、36小时组。在右侧颈7神经根注射猪假狂犬病病毒液2μl。动物存活6~36小时后,处死动物,使用抗病毒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C1~C7)和脑中感染神经元的分布。结果病毒注射后6~36小时,脊髓和脑中的一些结构及区域可见阳性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C1~C7节段脊髓灰质、外侧类巨细胞网状核、A5细胞、红核、第一二运动皮质、第一二感觉皮质等。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脊髓和脑中被标记神经元的数目也明显增多。结论本跨突触病毒示踪研究证实示踪剂标记的脊髓和脑组织结构与颈7神经根存在直接或(和)间接突触联系,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对颈7神经根的神经支配和调节。第二部分跨突触病毒神经示踪法研究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对幼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影响目的采用跨突触病毒神经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建立叁种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幼年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是: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上干前股(A组);健侧颈7同时移位至肌皮和正中神经(B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正中神经(C组)。分别于术后1.5月、3月、6月、9月和12月在受体神经注射猪假狂犬病病毒液2μl。动物存活30小时后,使用抗病毒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运动皮层前肢支配区椎体细胞层阳性神经元分布,以各时间点左右侧运动皮层阳性神经元数目的比值为指标,分析各实验组间观测指标的差别。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大脑两侧运动皮层阳性神经元数量均逐渐增加。术后早期患肢同侧大脑运动皮层阳性神经元数量多于对侧,而后期则对侧多于同侧。各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左右两半球间阳性神经元的比值不同。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上干前股组和同时移位至肌皮正中神经组术后脑功能发生跨半球重塑的速度和程度优于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正中神经组(A和B之间t值为2.074,P>0.05;A和C,B和C之间t值分别是6.494和4.420,P均<0.01)。结论1.幼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脑功能重塑过程中存在神经通路的改变,重塑可能与新的神经通路的形成有关。2.受体神经类型影响周围神经损伤后脑重塑,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或者同时移位至肌皮和正中神经更有利于实现脑功能的跨半球重塑。第叁部分不同术式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脑功能重塑影响的电生理研究目的皮层微电极刺激法研究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脑功能的重塑变化,比较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术后皮层重塑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叁种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幼年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是: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上干前股,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肌皮和正中神经和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正中神经。分别于术后1.5月、3月、6月、9月和12月,以微电极刺激技术检测患肢支配区在双侧大脑运动皮层的分布,比较各组术后脑功能重塑速度和程度的差异。结果术后患肢支配区在运动皮层的分布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无论是哪种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式,最初患肢支配区位于同侧运动皮层;随后,患肢支配区位于双侧运动皮层;随着术后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最后患肢支配区仅位于对侧运动皮层,就术后跨半球重塑的速度和程度而言,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上干前股或同时至肌皮正中神经优于健侧颈7至正中神经。结论1.幼年大鼠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运动皮层患肢支配区可实现由同侧皮层到双侧最后到对侧皮层的跨大脑半球的功能重塑。2.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受体神经的类型影响术后脑功能重塑,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或者同时移位至肌皮和正中神经更有利于实现脑功能的跨半球重塑。

鹿楠[8]2013年在《SD大鼠腰2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人们的旅行速度越来越快,严重的交通伤害和工业伤害也增加了起来。这其中不乏严重的骨盆骨折。由于骨盆骨折等所导致的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腰4,腰5及骶1-4)也随之而来。对于骶丛撕脱伤的治疗,目前并无十分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业界对于骶丛撕脱伤的治疗一直采取保守疗法1。近年来,有少数学者尝试采用外科方法治疗2,3,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骶丛神经进行探查,如有可能,也进行原位的残端吻合,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恢复非常有限。陈爱民等提出采用健侧的骶1神经根作为新的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并初步证实其作为动力源神经治疗的安全性和部分有效性4。但是临床上的骶丛损伤患者一般是多根神经根同时受损,而单一的骶1神经根仅能修复一支神经根。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动力源神经来同时进行骶丛损伤的修复,才有望提高恢复水平。腰丛作为动力源神经已经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5,且由于腰神经根在后路比较容易暴露,和骶丛位置邻近,手术创伤相对小,课题组在对大鼠解剖结构参数观测的基础上,已成功建立骶丛撕脱伤模型,通过术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大鼠行为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来判断L2作为动力源神经的安全性。通过行为学观察,电生理检查、肌肉的湿重对比、电镜观察并结合肌肉横断面免疫组化判断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再生情况,证实其有效性。通过造模术后大鼠一般情况观察、肌肉的湿重比,电镜观察、结合肌肉横断面免疫组化,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元凋亡等指标综合分析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退变规律。第一部分腰2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的安全性研究目的:了解切取单根腰2神经根对一侧肢体的影响,以及术后靶细胞退变规律的研究。方法:选取60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不打开椎管,在椎体神经孔外侧切断右侧腰4-腰6神经根,术后通过体感诱发电位来进行筛选,剔除造模不成功的大鼠,另取大鼠造模补足数量。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3组,第一组为假手术对照组;第二组将大鼠的健侧腰2在椎管外切断;第叁组将大鼠健侧腰2及腰6同时在椎管外切断。术后观察叁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进行行为学观察和测试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1、一般情况:术后16周,叁组大鼠分别存活19只、18只、18只;2、16周时叁组大鼠左侧BBB评分分别为10.92±3.14、10.69±3.29、10.38±3.77;3、第一组及第二组大鼠均未发现有健侧肢体溃疡和自噬现象,第叁组有一只大鼠出现轻微的足底溃疡,后愈合。结论:以腰2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同时采用健侧的腰2及腰6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可能会在早期有个别的出现难以代偿的失神经现象。第二部分利用腰2修复骶丛神经撕脱伤的研究目的:评价采用腰2作为动力源神经去修复骶丛撕脱伤的有效性。方法:选用已成年的200-300g的SD大鼠共90只,雄雌不限,进行右侧骶丛撕脱伤造模,术后通过SEP健侧剔除造模不成功的大鼠,另取大鼠造模补足数量。将大鼠随机分为叁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健侧腰2-伤侧腰6吻合组、健侧腰6-伤侧腰6吻合组。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双侧股二头肌、小腿叁头肌及胫前肌称量湿重和观察到的肌肉横断面对比和比较HE染色,电镜观察神经远端吻合口增长;利用肌电图来评估一贯作业的有效性。结果:术后12周BBB评分显示,两吻合组得分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吻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吻合组患侧的胫前肌、小腿叁头肌及股二头肌与不吻合组比较,有明显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组内叁组肌肉尤其以股二头肌恢复为佳。结论:健侧腰2神经根移位是能够有效的进行骶丛撕脱伤修复的动力源神经,能够解决由于无法找到神经根残端而无法修复的困难或者动力源神经不足时候的有效补充。第叁部分大鼠单侧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退变规律的研究目的:研究单侧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的退变规律。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的成年SD大鼠60只,雄雌不限,建立单侧骶丛撕脱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取大鼠两侧的小腿叁头肌,测量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及观察运动终板形态。结果:在肌肉失神经支配后,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下降,其中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呈进行性下降过程,而肌肉湿重呈现前快后慢的下降过程。在4周内,运动终板无明显变化,4周后,其边缘开始变得模糊,进而消失,12周基本很难找到。结论: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出现下降,运动终板在4周后开始逐渐消失。第四部分骶丛撕脱伤修复后中枢重建规律的研究目的:研究单侧骶丛撕脱伤健侧腰2移位后中枢重建规律。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的成年SD大鼠30只,雄雌不限,将其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右侧骶丛撕脱伤损伤不修复组,为阴性对照组,10只;第二组:健侧L2神经根移位修复组,10只;第叁组:假手术组,不做特殊处理,10只。术后4个月,大鼠禁食12小时,尾静脉注射0.2ml18F-FDG,同时持续电刺激右侧患肢,吸收40分钟后上机扫描,扫描视野包括大鼠整个脑部及颈部。结果:第一组大鼠脑部基本无明显显像,第二组大鼠脑部双侧均有显像,第叁组大鼠左侧脑部显像较为明显。结论:神经根移位成功,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会发生重建。

黄亚福[9]2012年在《大鼠颈7神经根切断后肱叁头肌蛋白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初步探讨大鼠颈7神经根切断后肱叁头肌的蛋白质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代偿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一侧颈7神经根切断大鼠模型,对侧为正常对照,分别在颈7神经根切断后第1、2、3、6、12周取等量的肱叁头肌,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筛选蛋白质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点(P<0.05),再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解、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1、在大鼠颈7神经根切断前和切断后的不同时间点,肱叁头肌有38个蛋白质点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有28个蛋白质点被确切地鉴定,包括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修复类蛋白、收缩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蛋白质翻译延长因子、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和转运蛋白等。2、同一类蛋白的表达变化曲线图形基本一致。在颈7切断后第1周,无氧代谢酶、修复类蛋白、转运蛋白表达下调,收缩蛋白、细胞骨架蛋白、钙蛋白酶抑制蛋白表达上调,在第3周能量代谢酶表达均上调,但在第6-12周发生代谢类型的转变,无氧代谢酶系统表达上调,氧化酶系统表达下调,同时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延长因子、钙蛋白酶抑制蛋白表达下调,修复类蛋白表达上调,转运蛋白则持续下调。结论:1、大鼠颈7切断前后,肱叁头肌的蛋白质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明显差异。2、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肱叁头肌在第1周就出现功能下降,第3周开始恢复,考虑其代偿机制与肌纤维类型的转变有关,而这种转化的调节可能发生在能量代谢酶的翻译水平,并且有钙蛋白酶蛋白水解系统的参与。3、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肱叁头肌功能的代偿机制还可能与肌纤维早期的反应性增生及降解受抑制有关。

孙华平[10]2005年在《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运动皮层重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功能磁共振全脑扫描在肢体简单运动任务下脑运动皮层激活特点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功能磁共振技术行全脑扫描,显示手、肘和足部简单运动时脑运动皮层及其它相关结构的激活特点;从定位和定量两方面探讨功能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右利手10例。设计模式为组块式方案,运动任务分别为双侧手、肘、足的简单运动。功能检查使用3.0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血氧水平依赖成像采用平面回波序列。数据分析采用linux操作系统下的AFNI软件。经过一系列后处理过程,利用时间—信号变化曲线判断并确定与任务相关的激活脑区;得到初级运动皮层以及辅助运动区、运动前区、顶叶、小脑的激活信号分布特点。记录感兴趣区最大激活像素的位置,计算感兴趣区的激活体素数目和强度。结果①利手和非利手运动激活的最大区域均位于对侧初级运动皮层,双手M1激活强度和体积无明显差异。②非利手较利手激活了更多的非初级运动皮层脑区,无论激活脑区的数目以及激活面积均较利手为多。③单侧手、肘、足的运动可以在对侧初级运动皮层产生遵循躯体分布模式的激活区。左侧手、肘、足运动在同侧小脑外侧皮层的激活的功能代表区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结论①利手和非利手的简单运动激活最明显的区域是对侧初级运动皮层。②非利手在非初级运动皮层激活现象较利手明显。③简单的肢体运动仍依赖于大脑和小脑多个脑区的协同控制。④全脑fMRI技术对更全面地了解随意运动的脑结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⑤fMRI能够通过检测兴奋区的血流变化特点,提供功能研究的信息。 第二部分 外周神经损伤后患肢模拟运动的脑运动皮层激活特点的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显示截肢者、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以及正常人手部模拟运动的运动皮层激活信号变化,探讨短期、长期去神经支配和有神经支配下模拟运动的特点。推断并探讨其中蕴含的神经科学理论及假设。材料和方法临床和手术证实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8例,一侧上肢截除者4例,正常对照4例。功能磁共振检查使用GE公司的3.0T Signa VH/i系统进行扫描,采用8通道线圈。血氧水平依赖性(BOLD)功能像T2*WI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高分辨力叁维结构图像采用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另外运用AW4.1工作站实时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功能图像的显示。试验设计采用组块式模式,运动任务为健手的真实对掌运动、患侧模

参考文献:

[1]. 颈7切断与神经损伤后大脑皮层变化的实验研究[D]. 李文军. 复旦大学. 2004

[2]. 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D]. 王猛. 复旦大学. 2012

[3]. 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D]. 孙贵新. 复旦大学. 2005

[4]. 大鼠颈7神经移位术后脑功能重组的fMRI与电生理研究[D]. 刘含秋. 复旦大学. 2004

[5]. 胼胝体切断对健侧颈7移位术后跨大脑两半球功能可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占玉. 复旦大学. 2004

[6]. 大鼠周围神经可塑性的实验研究[D]. 马南. 吉林大学. 2006

[7]. 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脑功能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D]. 魏海峰. 复旦大学. 2008

[8]. SD大鼠腰2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的实验研究[D]. 鹿楠. 第二军医大学. 2013

[9]. 大鼠颈7神经根切断后肱叁头肌蛋白组学研究[D]. 黄亚福. 复旦大学. 2012

[10]. 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运动皮层重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 孙华平. 复旦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颈7切断与神经损伤后大脑皮层变化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