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崇拜到理性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毛泽东认识的转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从人格崇拜到理性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毛泽东认识的转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从个人崇拜到理性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毛泽东认识的思维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人崇拜论文,新中国成立论文,理性论文,思维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15)05-0099-06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看,我们创造历史、开辟未来都无法回避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省思。他的名字及他所开创的事业、内含的精神都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深深地融铸在一起。因此,社会上有“说不完的毛泽东、唱不完的毛泽东、研究不完的毛泽东”的提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毛泽东的认识经历了从个人崇拜到理性审视的转变。考察这一转变的历史进程,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人崇拜的缘起与高潮:历史的维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践的发展不断证明毛泽东所倡导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毛泽东的地位在党内逐渐确立和巩固起来。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为起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渐形成。与此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亦逐步走向成熟。194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定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党的重要领导人这一时期所作的报告中看,他们的发言或论述都表达了对毛泽东的崇敬。当然这种崇敬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面对这种赞誉之词,毛泽东并没有迷失自我,仍保持了冷静而谦虚的态度。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指出:“错误人人皆有,各人大小不同。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为其党了。”[1](P297)1948年8月13日,吴玉章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提出想在华北大学成立典礼上提出“主要是学习毛泽东主义”,“把毛泽东思想改成毛泽东主义”,毛泽东当即回复说:“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生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另外,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2](P123)总的说来,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苗头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个人威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许多代表在发言中都喊出了“毛泽东万岁”的口号。1949年10月1日,“数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前的大桥,以震天的吼声狂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充满了高度信任感。当时最流行的说法是“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等。人民群众的这种心理,是尊敬、相信和崇拜交织在一起的。当然,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尊敬是主导方面。但同时,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个人崇拜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烙印,也不容忽视[3](P285)。

      1956年可算得上是一个多事之秋。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闭幕前一天,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这份报告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重大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引起了极大震动。毛泽东评价道: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二是捅了漏子”,并要求通过发文章的方式正面阐述斯大林的问题。1956年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对斯大林的功绩作了充分肯定,对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崇拜给予积极评价,又对斯大林后期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同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文章结合东欧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斯大林所犯错误的问题。这一时期,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防患于未然。党的八大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表述了他对个人崇拜的看法,他认为:“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崇拜,如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正确的东西,我们必须崇拜,永远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们手里,为什么不崇拜呢?我们相信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另一种是不正确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从,这就不对了。反对个人崇拜的目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反对不正确的崇拜,一种是反对崇拜别人,要求崇拜自己。”[4](P369)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林彪作了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的讲话,如“如果听毛主席的话,困难会小得多,弯路也会少走很多”。对此,毛泽东大加赞赏。1962年3月20日,毛泽东再次看了一遍林彪的讲话,批示田家英、罗瑞卿:“此件看了一遍,是一篇很好、很有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兴。”[5](P262)由此可见,此时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现象已滋长,并得到毛泽东本人的认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进一步发展。据陈云回忆,“那时候开会就是翻语录本,‘万寿无疆’还要喊三次,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打电话先要念语录。”[6](P242)1966年6月7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该社论指出:“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样的‘权威’,谁反对毛泽东思想,我们都要全党共讨之,全国共诛之。”[7]同年7月16日,毛泽东畅游长江一个多小时的消息于7月25日的报纸上刊登出来后,席卷全国各地“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祝愿,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崇拜的程度。全国红卫兵进行大串联,涌向首都北京,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先后8次接见来自全国的红卫兵,他们手持《毛主席语录》,天安门广场成了红色的海洋,弥漫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红卫兵还充当着毛泽东的先锋队,他们对毛泽东宣誓表忠诚,有时候甚至写下血书“誓死捍卫伟大领袖毛主席”,然后时刻准备冲锋陷阵、对敌斗争;《毛主席语录》几乎妇孺皆知,上街买菜都需要背诵《毛主席语录》;“忠字舞”、“四个伟大”、“早请示,晚汇报”等等风靡一时。总之,当时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疯狂程度,令人咋舌。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毛泽东“走向了神坛”,“文革”也成了“造神运动”。

      这一时期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已经完全区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对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毛泽东本人密切相关,又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情况下,人民对领袖的个人崇拜达到高峰,而领袖本人对个人崇拜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反对转变为默认,甚至是欣赏。

      二、个人崇拜的否定与理性审视的奠基:中共中央对毛泽东的正确评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遗毒——极“左”路线仍然萦绕着这个国家。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最后讲道:“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8]“两个凡是”的提出,在当时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阻碍了拨乱反正及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但是这次重要的会议并没有完成中共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1979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着手起草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时指出:“我们现在讲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9](P300)很明显,邓小平批评的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言下之意是不能对毛泽东在历史上的地位全盘否定。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强调:“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9](P344)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毛泽东同志的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决不能加以怀疑和否定。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决不能归结为个人品质问题。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很明显,感情用事地把他的错误说过头,只能损害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只能损害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威信,只能涣散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9](P366)1981年3月,陈云在起草《决议》时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有了党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末,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的更全面,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依据;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6](P284)。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的谈话对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为新时期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提供了依据。

      1993年12月26日,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0](P341)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强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11](P2)之所以对毛泽东作出如此高规格的评价,在于他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事业。2003年12月胡锦涛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2](P63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这样的评价可谓令人信服。随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从不同的角度,高度评价和赞扬了毛泽东对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把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30年相互否定和相互割裂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与之前领导人相关讲话比较,不难发现习近平这次讲话对毛泽东的评价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这一全新表述,突出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邓小平、江泽民再到胡锦涛、习近平都对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领袖及自身历史的尊重,又向国内外表达了继往开来的信心和勇气。正如邓小平所说:“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9](P299)“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9](P298)

      三、基于理性反思的情感表达:新时期社会各界对毛泽东的研究与纪念

      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为社会各界正确认识毛泽东起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社会各界对毛泽东也进行了研究与纪念,无不体现了人们认识上的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发行。在毛泽东诞辰90周年纪念日前后,中央出版部门推出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等著作。1991年6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发行,内容和注释都进行了校订。自1987年11月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多卷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陆续出版,历经十余年,于1998年1月全部出版发行,其中披露了大量未曾公开的史料。199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着手编辑《毛泽东文集》,并于1999年将《毛泽东文集》八卷全部出版发行,同年12月还出版了《毛泽东军事文选》。2000年12月出版了《毛泽东外交文选》。2010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出版发行,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思想和军队建设思想。毛泽东著作的出版,为毛泽东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

      第二,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建立、相关学术期刊的创办以及一大批学术著作的涌现。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有: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0年)、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1981年)、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1986年10月)、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2009年9月)等。另外,中国社科院和各省社科院以及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或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等类似研究机构;创办了研究毛泽东或毛泽东思想的学术期刊,如《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研究》等;在学术著作方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一书,自1995年11月着手,历经8年,赶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前出版完成,这样就与1996年8月的《毛泽东传(1893-1949)》衔接起来,一部完整可信的《毛泽东传》正式诞生。此外,1993年12月,《毛泽东年谱(1893-1949)》出版;2013年12月,《毛泽东年谱(1949-1976)》出版。

      第三,普通民众自发纪念毛泽东。这种纪念活动表现在各个方面,以毛泽东画像发行为例,1989年以来,全国各地对毛泽东标准像的需求不断增长,仅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家,1989年共印制发行了毛泽东标准像(不包括生活照)37万张,1990年印制了229.5万张,1991年,印制了500万张,三年累计达766.5万张[13](P146)。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矗立着毛泽东的塑像,甚至还成了旅游景点。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每年的毛泽东诞辰纪念日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的塑像面前鞠躬、敬献花圈。据有关媒体统计,到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人数从2001年的100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000万人,短短十年人数增长了十倍。首都毛泽东纪念堂从1977年9月9日开放至2003年12月26日,接待一亿三千八百万瞻仰者,至今已接待瞻仰群众约2亿人次。

      新时期无论是研究还是纪念,最大的特点是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狂热和盲目。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为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领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狂潮退却后,毛泽东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人们不再是一味地颂扬和崇拜毛泽东,不再将毛泽东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而是把他回归于一个真实的人的位置。个人对毛泽东的情感也由“崇拜”转变为“崇敬”。“崇拜”的对象总是包含“拜神”的意味,是把毛泽东当作“神”来看待,高高在上;而“崇敬”侧重于“敬”,则是把毛泽东当作有伟大的人格魅力的普通人来对待,和普通大众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得不说,毛泽东具备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克里斯玛”型权威,在这种权威下,人们把毛泽东“神化”,带有封建主义的迷信色彩。但作为历史伟人,毛泽东本身就是一部最好的历史教材,让人百读不厌。他是农民的儿子,却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为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而鞠躬尽瘁,他理应得到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崇敬。

      四、理性的再思考:毛泽东当代价值分析

      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毛泽东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必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越加明晰。

      第一,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强调毛泽东领导下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2011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奠基了。所以,胡锦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和创造中去理解,而不是单纯讲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就把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通过制度中介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反映中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兼顾的方法等。另外,我们党也犯过不少错误,积累了很多教训。如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发展急于求成、民主法治的践踏等。这些“负能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运转和进步发展,但如果应对和转化得当,也能够促使人们从另一个方面警醒,从对教训的反思中汲取教益,增强正能量。中国共产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就不能写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宝贵的正确理论:比如,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做好综合平衡等等。此外,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也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这里不再赘述。总之,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9](P300)

      经过三大改造和连续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们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进行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14](P310)

      第三,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毛泽东思想。作为毛泽东精神遗产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纽带。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总之,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5]。概言之,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具备历史眼光和现实关照。当前,在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时存在两种极端思想:一部分人坚持毛泽东晚年思想而非毛泽东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甚至呼吁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另一部分人则力持历史虚无主义,极力妖魔化毛泽东,热衷于挖掘一切不利于毛泽东形象的史料,聚焦于细枝末节,不考虑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外部环境,极力渲染毛泽东所谓的“阴暗面”。这两种认识来势凶猛,如果不肃清其影响,将对全党的思想统一、社会共识的凝聚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因此,正确评价毛泽东,既要反对将其神化,又要反对将其“妖魔化”。毛泽东既是个伟人,也是个普通人,有不可突破的历史局限性,也有高贵的品格和优点。历史不能倒退,吸取教训、秉承毛泽东时代的优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长建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感谢。)

标签:;  ;  ;  ;  ;  ;  ;  ;  ;  ;  ;  ;  

从人格崇拜到理性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毛泽东认识的转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