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统计”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_统计学论文

关于“大统计”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_统计学论文

关于创建“大统计”学科的几个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首要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科的研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需要改革和加强。创建“大统计”正是应运了这种形势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已成为当前统计学讨论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也欲就几个涉及创建“大统计”学科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想法,参与研讨。

一、究竟要不要创建“大统计”?

从表面看来,创建“大统计”学科的问题似乎已经取得了共识,其实不然,因为这个问题仍处在热烈的讨论和探索之中,众说纷纭。从当前对“大统计”讨论的焦点看,主要是“一门”与“两门”以及什么样的“一门”之争。“一门”论的观点归纳起来:一是仍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唯一正统的统计学;二是认为现代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三是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应融合为一门统计学。“两门”论的观点主要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从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上是不同的,因而认为是不可能融合为一门统计学科的;还有的同志口头虽赞成“大统计”,但仍要维持现两门统计学的现状,把“大统计”仅仅说成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界与数理统计学界的互相交流、学习,因而实质上是“两门”论者。从上可见,要不要创建“大统计”的问题仍是当前统计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在上述的几种观点中,我认为,将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等统计学科“融合”为一体,建立一门社会主义“大统计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应成为我国统计学科建设的取向。而其它几种观点,不论其是“一门”论还是“两门”论,均值得商榷。

将社会经济统计学仍看成是唯一的一门正统的统计学的“一门”论观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内容上看,中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学仍在使用前苏联1954年确定的那种统计模式,它是在计划经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尽管在改革的十几年中,社会经济统计学加入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但原有的模式未被真正打破。随着中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该社会经济统计学日益显示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其提出的要求,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提出的需要。从当前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改革上看,虽然一直强调统计学的改革,但统计学界的不少同志由于长期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难以从旧框框中突围出来,使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改革举步维艰。把社会经济统计学说成是唯一的统计学的观点,意味着把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规定为社会经济现象,而把自然现象排除在研究对象范围之外。这是用局部代替了整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学,诸如生物统计学、物理统计学以及也研究自然现象的数理统计学。从统计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的统计学应与国际接轨,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融合”为一体应该是大势所趋,在当前仍强调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唯一正统的统计学则不利于这种结合。

强调现代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的“一门”论观点,主要是受到国外的影响。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只承认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而不认可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其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只有数理统计学,而没有社会经济统计学。在中国强调对外开放、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的大环境中,持该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中国的统计学必须和国外统计学完全接轨,即承认数理统计学是唯一的统计学。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它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存在着差异。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家各级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作用比西方发达国家要强劲得多。国家为了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就必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因而需要创建将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统计学科“融合”为一体的“大统计学”,以既体现与国外接轨的精神,又体现中国统计学的特色。所以,片面强调只有数理统计学是统计学的观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持“两门”论观点的同志,主要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即中国目前客观上并存着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门统计学,并考虑到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认为这两门统计学都应发展而不能取代,反对两门的“融合”。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将“两门”“融合”为一体的“大统计学”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第一,创建“大统计”学科有利于推动目前统计学的改革。就象我前面所说的,中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并为其服务的,这种统计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很不适应的,但现在统计学的改革举步维艰,一些人抱着老框框不放,不能大胆改革,而创建“大统计”学科,则有利于打破老框框,创造一门全新的统计学。第二,创建“大统计”学科有利于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型统计学。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采用的是数理统计学,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上讲,使中国的统计学与西方发达国家数理统计学接轨是非常必要的,但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统计学应该体现中国的特色,所以必须将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劳统计学“融合”。这样建立起来的“大统计”学科,可以融东西方之差异,调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之矛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第三,创建“大统计”是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需要。在统计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单列出来,这无疑是中国统计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统计学既然已上升为一级学科,就需要有一门与之相匹配的统计学。现存的中国各门统计学是“诸侯”统计学,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其研究对象还存在着残缺不全、空白和遗漏现象,而“大统计”的研究对象应是既包括社会经济现象又包括自然现象及其交叉的一切领域所组成的整体,应是与一级学科相匹配的统计学。第四,创建“大统计”有利于推进现存的各种统计学会、各种统计学派的相互学习、交流,有利于繁荣统计科学事业。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是否可以“融合”,是创建“大统计”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与西方国家对统计学科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形成、存在和认可的是数理统计学(日本可视为例外,但亦不属中国型),中国的统计学在建国后的较长时期中,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而数理统计学则处于被否定和排斥的地位。这种状况引起了我国统计学界和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学科和统计工作认识上的不同乃至观念上的对立,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这种学术争论和探讨虽然有助于搞清统计学科的性质和有助于整个统计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的环境和认识的局限性,要在统计学的建设上实现大突破,提出建立把二者等统计学科“融合”为一体的“大统计学”是不可能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由闭关自守转变为对外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立“大统计”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背景和宏观环境。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统计学科上社会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排斥和对立的片面性、狭隘性、局限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有害性,因而引起统计学界和实际工作者重新审视上述两门统计学科的异同和探索将二者“融合”为一体的可能性。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从以前强调两者的差异性转向探索两者客观上存在的共性或一般性,这就为提出建立“大统计”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客观地科学地审视和剖析对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门学科、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门统计学的社会属性、学科种类、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问题上。

从两门统计学的社会属性上看,一些同志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强调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社会属性,而抹煞了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共性,从而简单地把社会经济统计学归结为社会主义的,主张和只承认社会经济统计学才是真正的并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统计学,而把数理统计学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并加以排斥。也有人错误地认为数理统计学是当代唯一的统计学,排斥社会经济统计学。过度地强调两门统计学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了两门统计学的共性是造成两门统计学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必须扬弃其片面性的一面,才谈得上建立融二者为一体的“大统计学”。

我们认为,统计学就其根本性质来说,是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规律、原理来反映和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诸事物发展、变化状态,从而揭示其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它是人们用来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自觉地利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手段和工具。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的祖先就用刻石、结绳等各种方法计量他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劳动成果、生活消费以及天文、地理等等现象的数量关系,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生产力和数学的发展,使这种计量日益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使其产生的数学的分支之一概率论,形成为当今西方的数理统计学,而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又产生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从上可见,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对客观事物计量的实践和数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运用数学方法及其原理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进行统计,作为统计学的一般,并不具有社会性和阶级属性。统计学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因其本质或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类,这就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形成各种专门的统计学。从属于研究自然现象的统计学来看,以天文、地理、气象、地面和地下资源等作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学,通过统计反映和表现其数量关系,揭示其运动、发展的特征、趋势和规律,这只具有自然的和客观的性质。从属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的统计学来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应该说,凡属可以通用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和各种不同性质生产关系的统计方法和一般原理并不具有质的差别或社会性质的差别,而只有在它们反映和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生产关系时,由于其反映和体现的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质的差别或差异性,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但这只是被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表现,并非由统计的数量关系或一般原理所产生。这是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物史观的。从统计的实际情况上看,西方统计学界虽然不承认社会经济统计学,但事实上存在着分散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我们在较长时期中,虽然有排斥数理统计的现象,但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却必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并以此为基础。这说明,从理论到实际,这两门统计学不仅具有差异性的一面,更具有共性的一面。我们应利用两门学科的共性的一面将两者“融合”起来,并运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社会属性,创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统计学”。

再从两门统计学的种类上看,虽然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数理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分支,但这并不妨碍两者的结合。社会经济统计学中不就运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吗?如抽样调查、相关分析等内容,说明数学和社会科学是能够结合的;从两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上看,虽然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为对象的,主要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中的确定性现象(随着数理方法的引入也研究一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中的随机性现象),数理统计学则是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研究其随机性现象,但这也并不妨碍两者的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有其确定性现象和随机性现象,两门学科“融合”之后所形成的统计学则更有利于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从两门统计学的目的上看,虽然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以研究宏观管理为主,数理统计学是以研究微观管理为主,但两者之间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可共用于二者的统计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逻辑的、历史的、数学的、调查的方法,数理统计学主要是以概率论为主的数理统计方法,尽管方法上有差异,但同时又可针对统计任务有分有合地使用这些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这样还扩大了统计学的“方法库”。由上可见,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两门统计学的差异性,更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共性,看到两门统计学“融合”为一门“大统计学”的可能性。

三、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统计学”?

我认为,要建立的“大统计学”必须是科学的、统一的、完整的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型“大统计学”。说它是科学的,是因为统计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必须具备科学性,这是对它的根本性要求;说它是统一的,是因为它是将各种自然统计,社会经济和科技统计、数理统计、中西方统计融为一体的统计学;说它是完整的,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统计分析都应具有完整性。在研究对象上既包括社会经济现象又包括自然现象及其交叉的一切领域。在统计方法上应包含中外统计学中有用的方法和新的现代科学发展衍生出来运用到统计学中的新方法,使统计方法得以拓展和完善;说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即它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说它是市场型的,它的建立应符合“两个转变”的要求,为政府统计系统、社会统计系统、企业统计系统以及调查、管理、调控、预测市场服务,为向市场主体提供各种准确、可靠、及时的符合需求的统计信息服务和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对于“大统计”的框架体系,同志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认为还是应建立金字塔型“三层次”体系结构为佳。处于最高层次的应是基础理论统计学,它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等统计学科“融合”而形成的。它包括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统计学的次级层次起统率作用;处于中间层次的是应用统计学,它是基础理论统计学在自然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起承上启下作用。它包括生物统计学、医学与公共卫生统计学、天文与气象统计学、地学与地质统计学、工业或农业试验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科技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等等二级统计学科;处于最低层次的是统计实证分析,它是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对各领域各门类的具体分析,也是发展和检验统计理论与完善统计方法的基础。

“大统计”框架体系的最高层次基础理论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应考虑:(1)内容、体系的安排应按统计工作的过程进行。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对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并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推断和决策。其中概率、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是实现描述统计到推断统计的桥梁。这样就可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2)统计体制上应包括统计组织机构、权责划分及其运行的方式方法等内容,要反映以政府统计为主体的多元化组织结构,加入民间、企业统计机构的组织与管理问题;(3)统计调查方法应包括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理论与方法。特别应加大对抽样调查方法的阐述,比如抽样的基本理论、选样的方法、抽样推断、大样本和小样本的统计分析以及与抽样有关的分配函数的论述;(4)统计指标体系应包括统计指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反映社会、经济、科技、自然等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方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特别注重市场资源配置、市场价格、市场供求、市场竞争、市场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流通、收入分配、消费水平与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指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要求;(5)从描述与推断统计的角度上看,要实现描述与推断统计并重,现应加强统计学中推断统计的内容。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有许多事情要求对不肯定的事物作出决策,因而就必须在不完全观察资料的基础上对所关心的指标作出可靠的推断。其内容主要包括概率、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等。在其决策推断上,还包括贝叶斯决策方法和风险型、不确定型决策方法;(6)从科学试验角度看,应包括反映科学工作者在做科学试验时所运用实验的统计设计方法。该方法是与抽样调查并列的一种主要在工业领域可推广应用的方法,它在农业和其它领域亦可运用。它通过在不重复、试验不同水平条件下,从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变化中找出最佳组合和最优方案。

在对“大统计”的认识上,我们还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在形式上,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融合”,不是两者的板块式结合,而是两者的渗透有机式结合。有的同志欲把两门统计学板块式合并,这就失去了创建“大统计”的意义;在“融合”的内容上,不是数理统计学“吃掉”社会经济统计学,也不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吃掉”数理统计学,而是两者合理内容的“融合”,若象有的同志所认为的这是数理统计学“吃掉”社会经济统计学,则失去了创建“大统计”的本意;在统计学的改革上,创建“大统计”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其学科体系、内容的重新构造、全面改革,是创造一门全新的统计学,而并不象有的同志认为的是在现有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之上简单地设一门基础理论统计学;从统计学的适用性上看,“大统计学”不仅为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一般统计理论与方法,而且它还有其二级分支学科,有着对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专门研究的统计学,它们是将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融为一体的基础理论统计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该二级学科仍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和广阔天地,因而并不象有的同志所担心的,创建“大统计”会不利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统计学的学科体系上看,“大统计”学是一门有着三层次结构的统计科学,其结构之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而并非象有的同志认为的它只是一个没有第一层次结构的学科群,成为各“诸侯”统计学的大杂烩;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上看,统计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中的数学,也不是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它是与数学、经济学并列的统计学,它并不象有的同志认为的一定要把统计学归为数学或经济学,“大统计学”在其理论与方法中只不过是运用了数学和经济学。

标签:;  ;  ;  ;  ;  

关于“大统计”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_统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