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牙周炎患者口腔正畸法与组织再生法的疗效对比论文_李扬,李瑾

延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716000

【摘 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比较口腔正畸法与组织再生法治疗牙周炎的效果。采取的方法是: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资料50份,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把5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I组和II组患者各为25例,我们对I组患者采取组织再生术的治疗方法,对II组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术与组织再生术的联合疗法,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如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II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比I组患者的指标正常,且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最终我们得出结论:联合使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术;牙周炎;治疗效果;对比

在临床上比较普遍的口腔疾病就是牙周炎,这种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口臭、牙周组织损伤、牙齿松动等,严重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治疗牙周炎的传统方法主要是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差,而且容易复发,最近几年,临床上尝试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随机选取了近几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资料50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近几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符合相关的牙周炎判断标准,满足手术治疗的要求,而且都是自愿参加本文的研究。在这些患者中,排除合并有其他口腔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I组和II组。在I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38.47±2.39)岁,其病程为1个月~13个月,平均病程为(6.2±0.5)个月。在II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39.45±2.41)岁,其病程为1.5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为(6.3±0.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I组患者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疗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患者牙龈边缘为中心做一个切口,彻底切断患者硬腭的粘骨膜。然后在患者牙周组织的损坏位置周围做一个切口,翻开硬腭的粘骨膜瓣,充分暴露其牙周组织的缺损区。清除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区的肉芽组织和袋内壁上皮,并平整其牙根面。然后根据患者牙周组织缺损的大小、形态修整屏障膜,确保屏障膜可与其牙根面贴合,并能完全覆盖其缺损区和牙槽骨。采用悬吊缝合技术对屏障膜进行固定。最后对患者硬腭的黏骨膜瓣进行复位及缝合,术后用氯已定为其漱口,并让其口服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2.2  对II组患者联合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和口腔正畸术疗法,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操作方法与I组患者相同,口腔正畸疗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利用镍钛把患者的牙齿固定整齐,用正畸摇椅弓对其牙弓进行整平处理。用滑动法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内收,待其牙齿排列整齐后,用关闭牙间隙法或保留牙间隙法对其牙齿进行校正修复。

1.3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科学治疗后,认真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即牙周炎消失的时间、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的对比。其中,牙周探诊的深度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龈沟出血指数分为0~5级6个等级,0级表示患者的牙龈不出血,6级表示其牙龈重度出血;牙龈指数分为0~3级4个等级,0级表示患者的牙龈健康,无牙龈炎,3级表示其患有严重的牙龈炎;牙面菌斑指数分为0~3级4个等级,0级表示患者的龈缘区无菌斑,3级表示其龈缘区有大量的菌斑。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科学的治疗后,II组患者的牙齿比I组患者的牙齿更加接近正常指标,且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牙周炎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牙龈疾病,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导致牙周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等。到目前为止,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方法是牙周组织再生术,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的疗效有限,要想彻底治愈牙周炎,应在使用此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牙齿矫正。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通过上面的研究分析得知,牙周炎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II组患者牙齿比I组患者牙齿恢复的更快、更好,且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联合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和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甜,徐莉,周彦恒等.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3,20(2):61-66.

[2]张智星,冯祥礼,毛靖等.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6):326-329.

[3]孙静,李纾,高艳等.大鼠下牙槽神经离断和牙周炎双重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1):9-14.

[4]刘健,翟文静,吴景景等.牙龈成纤维细胞-玉米醇溶蛋白-中药双黄补复合体对犬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9):916-920.

[5]邹亚光,黄琪,谢剑明等.成人正畸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PAK5的检测与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628-1630.

论文作者:李扬,李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基于牙周炎患者口腔正畸法与组织再生法的疗效对比论文_李扬,李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