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刘起颖,吴芸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7月收治的98例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加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加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常规护理

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常用方式之一,接受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多存在腰椎间盘疼痛、无力以及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管严重狭窄等。如果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无法接受较为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远期疗效无法得到较好保证[1-3]。我院针对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现结合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当中择取98例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患者为对象,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预先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患者纳入标准为:意识状态正常、一般资料完整、自愿入组。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无法正常沟通患者、意识状态不稳定患者、临床资料缺失对象、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作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象。参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1—68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为43—6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术后各项体征、指标等进行监测,并给予基础操作,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临床路径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在患者术前1日,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在正确时间禁饮、禁食等,还要在手术开始前准备好抗菌药物等。患者术后下床时需佩戴腰围对其腰背部给予保护,并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后2—4d,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下肢抬高等功能锻炼,避免患者的神经根出现粘连,护理人员需指导其腰背部肌肉进行锻炼,提高患者腰背部肌力,维持患者脊柱的稳定。等到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其办理出院手续等,并将出院后的各方面注意事项详细交代给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出院后坚持至少3个月锻炼,并让其家属定期带患者回院复查[4]。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选择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患者打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61—85分为较为满意,超过85分则为非常满意,患者总满意度为较为满意+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分析,患者的计数资料显示为n(%),接受X2验算,若相关数据比较后结果显示为P<0.05,则提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见表1。

3 讨论

针对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治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这种手术的效果相对较为确切,但是患者也需要在围术期内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其手术效果[5]。所以,为此类患者选择科学的护理方案十分关键,需要护理人员谨慎斟酌。

常规的护理方案相对而言较为单一,患者多方面护理需求无法得到较好满足,且患者护理工作容易出现漏洞,这就会导致患者的护理不够全面、细致,对其手术效果甚至产生不利影响。我院针对这类患者选择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这是目前临床中一种更为新型、科学的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带有综合护理以及循证护理的优势及特点,护理人员会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相关需求等将护理工作按照不同时间段划分为相应的几大板块,其流程性更强,各个阶段的护理要点更为突出,护理内容更为详细,患者的护理需求可得到较好满足。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实施,也可以督促护理人员进行更为科学的操作,护理人员会在实践工作当中从被动护理逐渐转变为主动护理,自身积极性会得到较好提高,这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而言也较为有利。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均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但是护理方案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从这一研究结果可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明显的优势。

结语:

在接受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中,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好,该方案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彦,郑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80-281.

[2]沈梅芳,黄桂珍,陈慧.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4):509-510.

[3]曹萍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8):249-250.

[4]黄翠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7):50+52.

[5]李迎春.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1):155-157.

论文作者:刘起颖,吴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刘起颖,吴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