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口水质调查及低氧区形成机理研究

辽河口水质调查及低氧区形成机理研究

王继龙[1]2004年在《辽河口水质调查及低氧区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河口低氧区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水体溶解氧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河口低氧区的存在会导致海域出现“生物荒漠化现象”,对河口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经济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入海污染物剧增,我国河口低氧区范围不断扩大,贫氧程度逐年加剧。本文的研究旨在以辽河口为典型区域,通过调查该海区环境因子的分布和相关分析,阐明河口区形成缺氧区的机理,底泥沉积物生物化学耗氧机制。根据辽河口附近海域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大面站和连续站的海洋调查数据,分析辽河河道及河口区溶解氧、溶解态无机氮、磷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和总有机碳浓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各个环境因子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对溶解氧的影响。认为:河道内营养物质的过量排放是低氧形成主要原因;海洋水的输入是影响辽河河道内及河口区溶解氧和其它环境因子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海洋水与两岸排放的污水以及辽河淡水的物理混合对溶解氧、营养盐以及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起了关键作用;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对溶解氧的分布起相当大的作用,营养盐的浓度与溶解氧浓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对比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浓度与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得到底泥沉积物对底泥上覆水溶解氧的分布贡献较大;另外,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对其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两年中,河道内溶解氧含量都在0.25mmol/L以下,不适合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

王继龙, 郑丙辉, 秦延文, 齐凤霞, 雷坤[2]2004年在《辽河口水域溶解氧与营养盐调查与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 2 0 0 3年 9月辽河口水域营养盐和溶解氧的调查结果 ,讨论了辽河口水体中的溶解性无机氮 (NO3- N、NO2 - N、 NH3- N)、活性磷酸盐 (PO4 - P)和溶解氧 (DO)的含量、分布与变化特征以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辽河口溶解态无机氮含量范围为 3.2 6~ 5 9.6 7μm ol/L,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为 0 .0 5~ 0 .95 μmol/L,溶解氧范围为0 .0 86~ 0 .2 0 8mmol/L。溶解氧、营养盐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DIN与 AOU (表观耗氧量 ) ,PO4 - P与 AOU之间显着或高度显着相关 ,营养盐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并对调查区域水质进行评价分类

孙庆振[3]2009年在《小清河口富营养化评价及亚硝酸盐偏高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005年11月、2006年11月、2007年11月、2008年05月和11月5个航次对小清河口水体水文、化学参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河口污染物分布变化,评估了其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并探讨了河口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受污染物排放影响,小清河口水体有机物污染严重。调查区域内大多数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四类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的限定值。虽然水体有机物浓度变化不大,但造成的危害性呈逐年降低的变化。2.5个航次水体的溶解无机氮浓度均高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四类海水的限定值(DIN≤0.5mg/L)。2005年11月、2006年11月、2007年11月、2008年05月和11月的调查区域溶解无机氮的平均值分别为9.04mg/L、14.70mg/L, 7.57mg/L、6.61mg/L、9.29mg/L。调查区域内绝大多数水体中溶解氨氮占溶解无机氮的70%以上。2005年秋季、2006年秋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和秋季的调查表明磷酸盐的平均值分别为0.09mg/L、0.94mg/L、0.12mg/L、0.26mg/L、0.20mg/L。除位于莱州湾内高盐度水体的磷酸盐浓度较低外,其他水体磷酸盐浓度均高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四类海水的限定值(PO43-≤0.045mg/L)。小清河口水体中氮磷比远高于Redfield比,但磷元素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2005年秋季、2006年秋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和秋季的调查表明叶绿素a的平均值分别为19.01μg/L、11.13μg/L、4.53μg/L、13.17μg/L, 23.16μg/L。3.。小清河口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盐度小于20的水体属均属于富营养水体,盐度大于24水体绝大多数属于中营养水体,只在很小区域内发现贫营养水体的存在。小清河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08年春季>08年秋季>06年秋季>07年秋季>05年秋季,河口水体富营养化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且春季水体富营养程度高于秋季。4.小清河口水体存在缺氧和低氧现象,低氧源于水体有机物的耗氧降解。小清河口水体亚硝酸盐偏高,大部分水体的浓度在0.1mg/L以上。亚硝酸盐在河口的有明显升高现象,是氨氮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的不完全硝化反应的生成。引起水体亚硝酸盐偏高现象也与外部直接排放有关。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对亚硝酸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当水体溶解氧饱和度小于70~80%以下,溶解氧的增加对亚硝酸盐的生成起促进作用,当溶解氧饱和度大于80%~90%以上,溶解氧的增加会加速亚硝酸盐的转化消耗。氨氮浓度也对亚硝酸盐的生成有影响,当氨氮浓度低于3~4mg/L时,氨氮浓度的降低会减小向亚硝酸盐的转化。

臧昆鹏[4]2018年在《渤海季节性耗氧海域甲烷浓度和海—气交换通量的季节演变特征及调控过程》文中指出渤海是我国内海,面积约7.7万km~2,平均水深约18 m,叁面环陆,仅东部通过渤海海峡与北黄海相通。初步调查显示,夏季渤海是大气CH_4的源,但关于水体中溶解态CH_4的源汇过程,浓度时空分布和海-气交换通量季节演变特征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近年来,在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耦合作用下,渤海西部底层海水呈逐年增强的季节性耗氧状况,影响面积仅次于长江口低氧区,溶解氧浓度最低值已接近国际公认的低氧限值。针对渤海季节性耗氧这一新生态环境现象,本研究对耗氧海域海水中溶解态CH_4的源汇过程,浓度和海-气交换通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调控过程开展了针对性观测和实验研究。同时,对耗氧海域潜在的含CH_4气泡释放现象,本研究在大连湾近岸开展了含CH_4气泡释放速率及调控因素的预研究工作。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近海海域CH_4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基础数据和资料,更清晰地说明人为活动对近海耗氧海域CH_4源汇过程的影响,进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改善近海生态环境,逐步减缓近海CH_4源的人为增强,以更高效地缓解人为活动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通过自主设计、集成和优化测试,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海表大气CH_4走航连续观测的船基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2011年至2017年最大漂移小于0.1%,精密度小于0.03%,准确度小于0.08%,均优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对大气CH_4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同时建立了适用于离散海水样品中溶解态CH_4浓度测定的顶空平衡-双通道气相色谱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对溶解态CH_4观测结果的精密度小于0.80%,准确度小于1.50%,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此外,还改进研发了适用于近岸浅海含CH_4气泡收集工作的自动化倒置漏斗采集器和沉积物产CH_4速率培养系统及沉积物间隙水提取设备及方法,为开展现场观测、获取高质量的原始观测数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上述仪器设备,在渤海开展了海表大气、海水和沉积物等介质中CH_4及相关水文气象要素的现场观测,并实现春、夏和冬季的海表大气CH_4和海水中溶解态CH_4的同步观测。基于现场观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发现,观测期间,沉积物很可能是渤海耗氧海域水体中溶解态CH_4的主要来源,底层海水为溶解态CH_4的弱汇。渤海耗氧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态CH_4浓度整体呈初秋季节最高,冬季最低,其他季节居中的季节演变特征,但水柱中溶解态CH_4浓度呈夏季垂直差异最大,深秋和冬季垂直分布均匀的分布特征,其最直接的调控因素应是季节性水体层化和海底地形及涡流导致的水动力环境。夏季渤海底层海水中溶解态CH_4浓度上升和耗氧过程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两者均为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导致沉积物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的结果,但耗氧过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弱溶解态CH_4的有氧氧化消耗速率。因此导致夏季渤海耗氧海域可能呈CH_4―源增强而汇减弱‖的新特征。而夏季渤海耗氧海域底层海水中溶解态CH_4的蓄积效应可能是一直存在的自然过程,但受人为活动对溶解态CH_4源汇过程的影响,其浓度时空分布表现出更剧烈的季节演变特征。基于全球大气CH_4本底浓度年均值计算观测海域的溶解态CH_4饱和度和海-气交换通量比基于现场实测大气CH_4浓度计算的结果分别偏高14%和15%。后者计算结果更能代表观测海域真实且准确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将海-气CH_4交换通量观测研究方法优化改进为实施海-气CH_4同步观测。观测期内,渤海耗氧海域海水溶解态CH_4均呈过饱和状态,表现为大气CH_4的源。耗氧海域海-气CH_4交换通量在季节性水动力环境,风力,海水温度和盐度等因素调控下,呈显着的季节演变特征,其中,季节性水动力环境可能是主要调控因素。海-气CH_4交换通量的具体演变特征为由春季至夏季,受温跃层主导作用,海-气CH_4交换通量逐渐下降至全年最低,大量溶解态CH_4蓄积于底层海水中。至夏秋季节转换时期,随着温跃层快速消退,底层海水中蓄积的溶解态CH_4迅速交换、扩散至表层海水,进而释放进入大气,导致初秋季节海-气CH_4交换通量达到全年最高。进入冬季,随着底层水体中蓄积的CH_4释放结束,海-气CH_4交换通量下降至全年最低。因此,耗氧海域海-气CH_4交换通量总体呈初秋季节最高,夏季和冬季较低,春季居中的季节演变特征,其中,初秋季节耗氧海域的脉冲式释放通量最高达37.9μmol/m~2/d。根据国内外观测研究报道及渤海耗氧状况逐年加剧的实际情况,耗氧海域可能存在或潜在可形成含CH_4气泡释放现象。因此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研发的倒置漏斗型气泡收集器及水下摄像机等设备,于2016年夏季在大连湾近岸海域开展了含CH_4气泡及相关参数的现场观测。结果显示,气泡样品中CH_4的含量高达0.378 mol/mol。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近岸污染海域释放的气泡主要组分包括CO_2、CH_4、N_2O和水汽等组分。气泡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潮汐,海水温度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等。其中,潮汐通过周期性改变沉积物表面压力和水体混合稀释过程影响气泡的形成和释放速率,温度通过影响CH_4产生速率及其溶解度调节气泡生成和释放,而人为活动导致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也直接影响CH_4的产生速率。此外,单位面积海域的含CH_4气泡释放通量是溶解态CH_4海-气扩散通量的约14.8倍,且含CH_4气泡过程可直接影响局地大气CH_4混合比分布。因此,含CH_4气泡释放海域是大气CH_4的源,应予重视并开展深入观测研究。

龚松柏, 高爱国, 倪冠韬, 朱旭旭, 张延颇[5]2017年在《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长江、珠江等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夏季(6—8月)达到最盛,秋冬季消失;长江口的缺氧区域主要位于30.75°N~32°N,122.5°E~123.25°E附近海域,具有南北2个缺氧中心;珠江口缺氧程度相对较轻,缺氧区域主要在广州黄埔区河段至虎门水域和伶仃洋;辽河、钱塘江、海河等河口区域也时而出现零星的缺氧现象;水体缺氧受控于多项环境要素,物理层化作用是缺氧产生的最初诱因之一,陆源污染物的分解则是重要的耗氧负荷;各河口区特征各异,潮汐、洋流、营养盐、叶绿素a等要素对缺氧区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程度不一。

柏钦玺[6]2017年在《冰下溶解氧分布及其PDE系统参数的优化辨识》文中提出溶解氧是湖泊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维持水体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水体中各种耗氧生物生存所需的必备条件。湖中生物,从鱼类到昆虫,到微小的浮游动物,都需要氧气来呼吸。湖泊中的溶解氧浓度水平反映的是大气富氧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过程和生物呼吸作用与生化反应的耗氧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而溶解氧对结冰湖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当湖面结冰后,水体与大气隔绝,外界的氧气供应受阻,那么冰下水体中就可能会发生氧气耗竭,在缺氧条件下产生负面的生态后果,如冬季鱼类死亡,底栖生物的损失,并且激活产生危险化合物的厌氧过程。冰下生态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水体生物生存与繁殖状况。对冰下水体生态环境的研究,溶解氧无疑是一个最为重要,又必不可少的生态指标。本论文以冰封湖泊冰下溶解氧浓度与水温的现场实测数据为依据,利用数据统计、函数拟合、小波分析、谱分析等数学工具分析了冰下溶解氧浓度的分布变化特征;利用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与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理论,建立了带初边值条件的溶解氧微分方程模型,构造了带PDE约束的参数辨识模型,结合半隐差分法构造优化算法,分别对冰下溶解氧的垂直交换系数、溶解氧消耗率的函数表达式进行了参数辨识研究,并对辨识结果进行了较为认真的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对冰下溶解氧的分布变化特征的分析。(1)空间变化特征:分析了冰下溶解氧在空间上的典型变化形态与垂直方向上出现溶解氧浓度最大值及其形成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和函数拟合分析了底部无氧区的变化规律。(2)时间变化特征:用24 h移动平均法、Daubechies小波分析法和高斯拟合法叁种方法分别分析了冰下溶解氧浓度的趋势变化和波动变化特征,高斯拟合法得到了溶解氧随冰封时间的趋势变化函数,有助于预测其随冰封时间的整体变化规律;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由周期图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冰下不同深度溶解氧的周期变化规律。这些分析有利于加深对冰下溶解氧浓度的分布变化特征的理解以及微分方程建模研究。2.对冰下溶解氧系统的垂直交换系数的辨识分析与数值模拟。针对冬季冰封湖泊冰下水体中溶解氧变化情况,分层构造了描述冰下溶解氧变化的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首先,将该系统化为等价的齐次边值系统,推导出了与之等价的发展方程,证明了该系统弱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其次,以溶解氧垂直交换系数为辨识参数,以溶解氧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平方和为性能指标,构造了 PDE约束的优化辨识模型,证明了辨识模型最优参数的存在性,并给出了最优参数存在的一阶必要条件;最后,针对该参数辨识模型,结合半隐式差分格式,构造了优化算法,并依据冰下溶解氧浓度与水温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辨识得到了冰下溶解氧的垂直交换系数的量级变化范围以及每层最优的垂直交换系数。研究结果可与之前一直利用经验取值的结果相互印证,可对结冰湖溶解氧垂直交换系数的取值通过定量模拟分析提供支持。通过分析可知,在小型的冰封湖泊中溶解氧垂直交换系数在其浓度变化过程中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3.对冰下溶解氧消耗率表达式中的函数参数的辨识分析与数值模拟。分层建立了描述冰下溶解氧变化的非齐次边值分布参数系统,将其化为等价的齐次边值系统,证明了该齐次边值系统弱解的存在唯一性,进而得到了非齐次边值系统弱解的存在唯一性。构造了 PDE约束的优化辨识模型,该模型以每层的溶解氧消耗率表达式中的函数参数ai3x3+ai2x2+a1x+ai0为辨识参数,以溶解氧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平方和为性能指标,结合半隐差分格式构造了自适应遗传算法,依据冰下溶解氧浓度与水温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辨识得到了每层溶解氧消耗率最优的函数参数,进而得到了每层溶解氧消耗率的最优函数表达式。通过进一步分析辨识结果发现,区间[0,1]上的最优函数参数基本介于一次函数x与二次函数x2之间,因此不需要用高于3次的多项式函数去辨识分析。这些结果对讨论结冰湖泊冰下溶解氧消耗率的变化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孙培艳[7]2007年在《渤海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渤海地区的迅速发展,渤海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富营养化和赤潮频发已经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渤海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其生态环境健康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系统分析探讨近五十年来渤海富营养化变化特征以及与赤潮的关联性,对深入研究渤海人为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演变机制,揭示渤海环境质量演变趋势以及防治渤海环境污染,尤其是赤潮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20世纪60年代初,渤海海水中DIN呈现很低的背景值,PO4-P则呈现较高背景值,自80年代后的15年间,二者的浓度快速增加,DIN和PO4-P分别在1995年和1997年达到峰值,随后二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DIN与PO4-P的变化特征与环渤海工农业发展、氮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用品(主要是洗涤剂)限磷以及污染物的限排与污染治密切相关。五十年间,SiO3-Si则持续降低,反映了输入渤海淡水量减少。DIN/PO4-P比值逐渐升高,SiO3-Si/DIN比值逐渐下降。(2)渤海表层海水中DIN、PO4-P、COD浓度基本表现出由沿岸水域向中央海盆递减的分布特征,四大河口、重要沿海城市近岸等水域污染物浓度都远高于年均浓度。(3)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渤海海水整体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是赤潮发生频率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高浓度PO4-P尤其是DIN所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严重状况是辽东湾、渤海湾湾底等沿岸水域成为渤海赤潮发生重点水域的主要原因,而全年最高的海水温度、沿岸水域足够高的DIN和PO4-P浓度、不断增加且远远大于浮游植物生长“正常”实际需求的营养盐陆源排放等是夏季成为渤海赤潮发生主要季节的最重要原因。2004年夏季渤海驴驹河口水域影响赤潮发生的主要因子是营养盐、水温和盐度。

李艺红[8]2013年在《锦州湾水环境污染对沉积物微生物生态状况的影响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沉积物、生物和微生物四大部分。在环境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过程中,微生物起到积极的作用,环境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特征;同时,微生物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环境质量。本文于2012年8月对锦州湾湾内海域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采集,对海域内水质及沉积物质量作出评价,并对表层沉积物中异养菌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指数以及重金属污染指数4个方面对锦州湾水体质量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分析,总体分析,锦州湾海域的有机污染最为严重,海域整体受到有机污染;其次是富营养化状况较为严重;重金属污染中,锌的污染较为严重。从污染因子来看,锦州湾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活性磷酸盐、总无机氮、COD和重金属Zn。(2)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表明,锦州湾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强弱顺序为:As>Cd>Hg>Zn>Cr>Pb>Cu>Ni,As污染最为严重。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强弱顺序为:Hg>Cd>As>Pb>Cu>Ni>Zn>Cr,Hg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极强级别。(3)在本次调查中,从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了694株异养菌(21属);硝化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反硫化细菌数量、异养细菌数量、硫化细菌数量、无机磷细菌数量、有机磷细菌数量、铁细菌数量、反硝化细菌数量。同时,研究表明,异养菌的空间分布及数量、特殊功能细菌的空间分布及数量均受到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部分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李亚男[9]2008年在《天津地区典型入海河流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污染解析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973-06专题—复合污染控制及典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原理”的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在天津地区典型入海河流水和底泥中的污染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控制途径。陆源污染物是引起渤海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河流入海污染是陆源污染物入海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研究环渤海河流污染状况对于渤海的环境治理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大沽排污河和北塘排污河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大沽排污河和北塘排污河的地理状况及污染源情况等环境现状。结果表明,污染源以点源为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需要重点控制的点源,并找出了点源控制的关键。经实地调查,根据采样原则,选取了合适的采样断面,对两条排污河进行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布点监测,监测指标为温度、pH、浊度、氨氮、总磷、总氮和CODCr。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对两条排污河中的污染物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并采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内梅罗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对其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条排污河各项指标(除pH外)全部严重超标;主要污染物都是COD和氮;磷污染相对较轻;大沽排污河桥、靖江桥附近和北塘排污河汇入永定新河闸口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水期的主要污染物一致,提出了从源头控制COD和氮的方法。不同水期的重点污染断面不太一致,需要对部分断面附近实行分水期重点控制。通过分析两条排污河各水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可知,水质指标间均会与其它一个或几个指标之间有显着相关性。因此,建立了北塘排污河氨氮的一元多重回归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显着性检验、残差分析和强影响分析,最后用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通过对两条排污河底泥的分层采样检测,分析了污染物在底泥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中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效应比较明显,且污染物在底泥上、中、下层中并非均匀分布,因此,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年代污染特征。同时,也证明了分层采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辽河口水质调查及低氧区形成机理研究[D]. 王继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04

[2]. 辽河口水域溶解氧与营养盐调查与分类[J]. 王继龙, 郑丙辉, 秦延文, 齐凤霞, 雷坤. 海洋技术. 2004

[3]. 小清河口富营养化评价及亚硝酸盐偏高问题探讨[D]. 孙庆振.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4]. 渤海季节性耗氧海域甲烷浓度和海—气交换通量的季节演变特征及调控过程[D]. 臧昆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

[5]. 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J]. 龚松柏, 高爱国, 倪冠韬, 朱旭旭, 张延颇. 水资源保护. 2017

[6]. 冰下溶解氧分布及其PDE系统参数的优化辨识[D]. 柏钦玺.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7]. 渤海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分析[D]. 孙培艳.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8]. 锦州湾水环境污染对沉积物微生物生态状况的影响关系研究[D]. 李艺红. 沈阳理工大学. 2013

[9]. 天津地区典型入海河流营养盐和有机物的污染解析与控制[D]. 李亚男. 天津大学. 2008

标签:;  ;  ;  ;  ;  ;  

辽河口水质调查及低氧区形成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