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鼓楼”论文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鼓楼”

喜欢听赵雷歌曲的朋友都知道一句歌词:“我站在鼓楼上面,一切繁华与我无关。”他是北京人,因此这里说的鼓楼自然指的是北京一个地名。那么这个特别的“鼓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呢?又为何在全国有这么多“分点”呢?

在钟表等现代计时工具产生之前,古代先民也是需要记录一天的时辰来方便生产生活的。个人计时可以用漏斗、烧香、观日等方法,但是每个人记录的时间都不一样,而官方或村社是需要一个古代版的“北京时间”来统一时刻并且广而告之的,于是“鼓楼”这种建筑便应运而生:官府或村庄专门在高处建造一栋容纳大鼓的建筑,由专人在此负责按时击鼓传音。鼓楼最早备有四个铜漏壶:天地、平水、万分、收水。漏壶正中安装一个用机械操纵的名叫“铙”的铜乐器,每刻都会击铙报点。

除了记录时辰外,由于鼓声可以扩散到很广的范围,因此鼓楼又被用作在敌情或灾害等突发状况来临时,及时报警传递信息,相当于现在的公共广播。宋朝孔平仲的《孔氏谈苑·封置鼓楼》就记载道:“齐李崇为兖州刺史,州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槌鼓乱击,诸村如闻者,槌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在此则记载中,刺史所设置的鼓楼起到了有效的预防和通知抓捕盗贼的作用。

正是因为鼓楼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才会广泛推广此“先进经验”,特别是重要城市的鼓楼都会建得“高大上”,和钟楼一起作为该城市的地标建筑而存在。

据《国家人文历史》

标签:;  ;  ;  ;  ;  ;  ;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鼓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