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朱周培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朱周培

身份证号码:33041119860210xxxx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深基坑支护结构已成为城市建筑项目中的重要工程,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各种形式及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深基坑的规模和类型得到不断的发展。基坑支护工作在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中使用,虽然其可能作为临时性支护设施,不能为业主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作为地下工程施工的需要,又不得不施工。如果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对周边建筑物乃至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对主体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重要影响。

一、深基坑工程概念及基本要求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规定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

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1、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受力可靠,确保基坑围护体系能起到挡土作用,使基坑四周边坡保持稳定。2、确保基坑四周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在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间,不因土体的变形、沉陷、坍塌或位移而受到危害。3、通过排水、降水、截水等措施,使基础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4、经济上合理,保护环境,保证施工安全。

二、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点

1、护坡类支护施工

对采取放坡开挖的基坑工程,首先是要确定开挖放坡坡度及坡高,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其次要注意开挖时注意对边坡不要扰动原状土,要预留150~300㎜厚的坑壁土层采用人工修理边坡;再者是要对坡面进行保护处理,以防止渗水或风化碎石土的剥落。保护处理的方法有水泥抹面、铺塑料布或土工布、挂网喷水泥浆、喷射混凝土护面以及浆砌片石等;然后是要注意对坡脚处的加固处理,常用的有在坡脚处堆砌草袋或土工织物砂土袋、砌筑砌石墙体以及土锚杆等加固方法。

2、喷锚支护与土钉墙支护施工

此类支护结构的施工除满足放坡开挖的要求之外,尚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一是基坑开挖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进行,严禁超深超长度开挖。二是上下层面板及锚杆(或土钉)的施工间隔应满足养护期要求。三是锚杆施工除应注意根据边坡土质条件、含水情况选用适当的成孔设备之外,成孔深度应超过设计长度的0.3~0.5m,对孔隙较大的杂填土、砂性土等不适宜预成孔的边坡,可选用打入式花管,形成注浆式锚杆。四是对面板设置有钢筋的喷射混凝土,应分二次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并应确保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及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灌注(桩)墙支护结构施工

无论是人工挖孔灌注(桩)墙,还是机械成孔灌注(桩)墙的施工,均要注意采取间隔施工;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面均不宜超过50㎜,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非均匀配筋的(桩)墙的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和埋设时,应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方面与设计方向一致;施工完成后在进行下层土方开挖之前,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5根。此外,还应注意对土方开挖后出露的桩间土的保护和排水的处理。

4、预制桩类支护结构施工

此类支护结构有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板桩。首先是要对运到现场的成品桩进行外观检验和材质检验,保证其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的要求。其次是要确定合理的沉桩施工顺序与施工工艺。钢板桩接长可采用剖口对焊或加鱼尾板焊接,相邻桩的焊缝宜间隔设置,错开1m以上;对混凝土预制桩则应是单节桩,不宜接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深层搅拌桩施工

深层搅拌桩施工可采用浆喷或粉喷,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正式施工之前应先试施工以确定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深层搅拌施工应满足设计的搭接要求,每一施工段应连续施工,相邻桩体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施工开始和结束处的搭接应采取加强措施,设计要求插入型钢等材料时应在搅拌完成后及时插入。为了保证桩体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应合理划分施工段,宜尽量减少段数,缩短施工段之间的间隔时间,若间隔时间过长,应采取补桩或其他加强措施。施工期间应对桩位、桩长、提升速度、水泥浆(粉)用量等作出如实记录。

6、钢或混凝土内支撑结构施工

支撑系统包括围檩及支撑,当支撑较长时(一般超过15m),还包括支撑下的立柱及相应的立柱桩。常用材料有钢或钢筋混凝土。施工前应充分熟悉支撑系统的图纸及各种计算工况,掌握开挖及支撑设置的方式、预加顶力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支撑结构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应与围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挖的程序及时间,对支撑的位置(包括立柱和立柱桩的位置)、每层开挖深度、预加顶力、钢围檩与围护结构或支撑与围檩的密贴度应做周密检查。全部支撑安装结束后,仍应注意维持整个内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转直至支撑全部拆除,其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7、锚杆施工

锚杆施工包括有成孔、锚杆制作与安装、灌浆、锚杆的张拉与锁定。如为可拆除式锚杆,尚应包括后续的锚杆杆体的拆除。施工前应正确选择锚杆成孔、灌浆、张拉锁定等的机械设备,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参数。对重要工程、无经验以及采用新型锚杆时,应按设计要求事先进行成锚工艺及极限拉拔力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软弱粘性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的锚杆,尚应进行成锚工艺及蠕变试验。锚杆成孔过程中应注意预防锚孔发生涌砂涌水,成孔深度应超过设计深度0.5~1.0m;锚杆制作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下料,接长应采用机械连接或双面搭接焊,注意杆体轴线与原轴线保持一致;灌浆可选用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强度不宜低于20MPa,采用二次压灌浆时,应在一次灌浆浆体强度达5.0MPa后进行;张拉应在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且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方可进行,张拉顺序应充分考虑相邻锚杆的相互影响,锁定应保持达到设计规定的预应力,否则应进行补偿张拉。其他质量与检验要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

8、地下水处理施工

地下水处理包括侧向止水帷幕的施工,其目的在于防止基坑侧壁水大量渗入基坑内;坑内及坑外的排水处理,目的在于保护基坑内的正常作业和防止坑外地表水涌入基坑内和损伤基坑围护结构、坑壁土质;降水系统施工完毕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降水运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位,加强对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抽出的地下水应不定期检测其含砂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无论是降水的排水,还是集水井明排的水,均应注意保证排出的水与市政排水管网的畅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条件日趋复杂,而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也在向着经济、适应性强、施工简便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时,必须坚持学习、掌握深基坑支护工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林仙后.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材.2014(06):112.

[2]张雷.简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79-80.

[3]管笛笙.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防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56.

论文作者:朱周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朱周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