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临床分析论文_崔绪民

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临床分析论文_崔绪民

鹤北林业局医院 黑龙江鹤岗市 154212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以胫后血管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桥式连接,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切取面积(15cm×10cm)-(35cm×15cm)。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30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供肢血运及患肢外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临床上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

关键词:交腿皮瓣;桥式移植;小腿足踝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plex calf,ankle and ankle soft tissue defect by using medial cross leg skin flap. M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soft tissue defects of lower leg,ankle and foot,which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bridge of the medial flaps pedicled with the posterior tibial vessel was used to repair the complex leg,foot Ankle soft tissue defect in 30 cases,cut off the area(15cm × 10cm)-(35cm × 15cm). Results:In this study,30 cases of patients selected,cross-legged calf flap all survived,flap and limb blood supply and affected limb appearance,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good. Conclusion:Clinical cross leg leg calf can be cut off a large area,is to repair complex calf,foot and ankle soft tissue defects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the exact effect.

Key words:Cross-legged flap;bridge graft;calf ankle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由于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小腿损伤病例增多,并且在造成患者胫腓骨开放性增大、粉碎性骨折的同时,还导致主干血管受损并产生严重的软组织创伤情况,病情恶化后还会使患者软组织坏死形成骨外露,对此治疗难度极高。随着发展健侧小腿内侧皮瓣桥式移植为患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或复合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即交腿皮瓣移植,采用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血管蒂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0例;年龄19-40岁,平均3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机器伤9例,压砸伤11例。伤肢均伴有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大范围的肌肉、皮肤缺血坏死,骨缺损、外露,创面严重感染。软组织缺损类型:小腿皮肤缺损伴胫骨外露15例,足跟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10例,足背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5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4cm×8cm)~(33cm×12cm)。此外还有合并伤,本组患者中均合并皮肤缺损上下端的软组织挫伤,足部损伤者均合并足背动脉断裂,踝部损伤者均有跟腱断裂,小腿软组织损伤者合并胫骨开放性粉碎骨折或合并骨髓炎。修复方式采用以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桥式连接修复创面的方法,皮瓣面积(15cm×10cm)~(35cm×15cm)。

1.2方法

首先进行受区伤口处理,新鲜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同时吻合肌腱、神经等重要组织,行骨折内固定,如一次不能彻底清创者,可2期清创,直到创面干净,慢性感染缺损区可使用敏感抗生素,切除坏死失活组织及死骨、瘘道,创面清洁后再手术。本组患者中,软组织挫伤严重,有时还合并有较严重的污染,因此创面渗出较多,且经常发生受伤组织继发性坏死,若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不仅会覆盖下肢大面积创面,而且引流充分,控制了感染并再污染的发生也十分有效。此外,充分的局部封闭,在消除组织水肿的同时,可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然后依据缺损范围及位置,于健康一侧小腿位置设计带蒂皮瓣,密切关注于皮瓣长宽比例,通常需<1:2的比例大小,皮瓣边缘超出缺损区域1.5cm左右,并且还应当就皮瓣蒂位置长度进行充分考量,以便于对交腿皮瓣进行缝合。以远端蒂隐神经为例,在伸起膝盖时将内踝前端到股骨内踝的连接向作为隐神经皮瓣轴线,依据轴线两端软组织缺损情况来对皮瓣进行设计,旋转点最远端处在内踝上端5cm左右,切取(15cm×10cm)~(35cm×15cm)大小。皮瓣切取后,将其转位并覆盖受区,调整好蒂部的张力,使其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以免影响皮瓣的血供,并用石膏或外固定架进行固定,使两腿、石膏与两腿之间免除压力,避免固定后产生压疮。在术后3周开始进行蒂部血供的阻断,1-2次/d,10-30min/次,3d后每次2h,若未出现任何症状,客观检查皮瓣血运良好,表面无水疱,毛细血管充血反应良好,皮温正常,则可以进行断蒂。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术后的疗效,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结果

本组30例,交腿皮瓣断蒂后完全成活27例,皮瓣远侧皮肤部分坏死,经改善循环伤口换药等处理后愈合3例,没有发生血管危像及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也未产生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皮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观察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交腿皮瓣血运及柔韧性好,无臃肿,外形和功能也较好,不必进行2期清创植皮、整形及功能重建术。

3.讨论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小腿外伤性组织缺损的病例日益增多,其中有的病例伤情较为复杂,临床治疗困难极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及皮瓣外科的发展,在进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手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部分全身状况好,局部缺损或坏死组织界线清楚者可急诊行皮瓣修复,彻底清除后,越早搞清组织解剖关系,越早锻炼并恢复功能。对于伤势较重不适宜长时间行修复重建手术的患者,或无法判断和把握组织活力与伤口愈合情况的碾挫伤、撕脱伤患者,在彻底清创后,创面覆盖VSD待1-2周,进行皮瓣修复术,这样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先换药并对伤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注射敏感抗生素2-3周,当身体状况较好,伤口清洁或分泌物较少而稀薄时可以进行手术。术中清除死骨、坏死组织,切除伤口周围严重挛缩及颜色改变的瘢痕组织;如果肉芽和血运状况不好,应再次覆盖VSD,等创面血运稍好时再做皮瓣手术;术中可用肌瓣填塞胫骨、跟骨病灶,去除死腔,加强深部抗菌能力和修复能力。总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是治疗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爱民,邬恩泉,武志刚,王治国,乔悾,张立岳,杨子林,木仁,王世武.系列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02):216-218.

[2]周立,宋力,沈立云,汪帅,张广超,牛晓梅,幸超峰,李士民,杨瑞甫,周明武.以腓动脉终末支为蒂携带多个穿支血管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幼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临床外科杂志,2017(08):594-597.

[3]钟云祥,钟强,张雄辉,蔡国雄,周鸿志,刘文常,杨国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小腿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山西中医,2014,30(1):23-24.

论文作者:崔绪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交腿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临床分析论文_崔绪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