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黄倩倩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黄倩倩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时候都会采用自制教具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就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自制教具 生物教学 高中

伴随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当前生物教学工作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通过自制教具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辅助生物教学,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通过自制教具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教学资源,还全面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之间联系,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如果学生缺乏兴趣,自然也就不能调动积极性和热情,更谈不上求知欲的激发,因此利用自制教具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半透膜结构”这部分知识时,由于不能用肉眼进行观察,只有依靠教师的讲解,整个教学的过程比较沉闷、死板,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都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书籍查询相关的资料,并在生活中发现“半透膜”,如鱼鳃、洋葱内表皮等,然后组织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感受“半透膜”的性质;在这个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这是教师即可趁机提出问题“半透膜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出了什么作用”,由该问题自然引导出了“渗透作用”试验。

2 利用自制教具来进行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程导入手法往往相对单一,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可以考虑通过自制道具来进行课堂导学,优化教学导入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在讲解分子运动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利用了自制萝卜杯,将加入白糖的萝卜杯与未加入白糖的萝卜进行对比,当发现加入白糖的萝卜杯有液体流出时,教师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教师利用这种简单的自制教具,将微观的水分子运动变成宏观可见的现象,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

3 利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的制作属于一项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尽量将演示类型的试验转变为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自己的理解自制“植物细胞模型”,在模型中能够将细胞的结构清晰的呈现出来;在课堂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比照自己的模型,并谈谈制作的心得,以此来实现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熟鸡蛋来表示细胞核,而用蛋黄来表示核仁;还有的学生提出采用装有颜色水的气泡,由于液泡外有膜,以此更加满足实际情况。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思维获得了极大的发散空间,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4 利用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会更多的涉及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生物教学的小组合作探究中,自制教具的应用价值就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分组制作教学模型。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交流,同时小组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在学生智慧碰撞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沟通、合作、协调能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达到了更高等级的教育目的。

5 利用自制教具来攻克教学难点

结合高中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教学里的难点工作往往都集中在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中,学生在面对这些知识内容时,往往理解和掌握起来都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生物学习难度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来攻克教学难点,使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生动、简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细胞膜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仅凭教材中的图片内容来进行讲解显然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自制了“细胞膜结构”模型来辅助教学,采用的工具也是学生常见的铁丝、乒乓球、泡沫板、矿泉水瓶等工具。通过教师的自制教具,生动形象的模拟了“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自由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对细胞膜结构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教师还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 总结

综上所述,自制教具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于当前千篇一律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自制教具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的应用来丰富或辅助教学,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德峰.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 赵敬国.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生物学教学,2012(11):29~30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142 团中学Education Research

论文作者:黄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黄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