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心理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影响_亲子成长论文

论父母心理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影响_亲子成长论文

浅议家长的心态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养论文,子女论文,心态论文,家长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教研究人员对如何培养幼儿,从正面提出过许多见解,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幼儿方面的文章亦有很多见报见刊。这些文章正确指导了一部分家长采取积极正确人生观和方法去教育幼儿,这是好的。但对一部分家长为什么会使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孩子加以深层剖析和研究不够。比如说:幼儿甲在幼儿园被幼儿乙打了,甲父母知道后告诉甲幼儿:“他再打你时你就打他。”所有的人都知道甲的父母说的不对。难道说一个成年人连不应叫幼儿打架都不知道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甲幼儿的父母本人也不一定不知道这是用错误的态度教育孩子。但为父母者80%又确实是这样教育的,这是为什么?笔者通过观察幼儿并与从事各行各业、各种文化层次的家长正面交谈、侧面了解得出结论:家长心态与子女教养方式有因果关系。具有正确、无私、积极心态的家长自然会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相反,如果家长的心态是消极的,他们自然也会用一些不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家长的几种心态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影响如下:

一、补偿自由心态与放纵教养

所谓补偿自由心态,就是家长本人因自己幼儿、少年时其父母管教太严、束缚太多而认为失去了童年的自由,要在自己子女身上加倍弥补的心态。所谓放纵教养,就是家长对教育作用、职能看法有偏差,让幼儿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然直,否认教育作用,家长职能限于养而不教。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性格比较粗犷、生活较随意和不太重视小节的家长身上。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父母管教太严,失去自由,所以就对自己的孩子放纵。

放纵教养的结果是导致孩子的生活习惯、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放任自流,表现出无规无矩,无拘无束,随便无礼。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是教育孩子的主角,应从孩子幼年时期开始,让其在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初步具备做人的最基本素质。放纵教养的症结在于家长放弃了自己的监护责任。

二、“现实”心态与“实惠”教育

所谓“现实”心态,就是家长错误的看待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产生看透社会,看破红尘的错误心理,不讲精神追求,不讲高尚品德而生活的一种心态。“实惠”则是事事追求对己有利,处处想获得好处。

一些家长嘴上虽不一定对处于幼年的孩子说“现实、实惠”之类他们尚不理解的词,但这种“现实”心态及其支配下的“实惠”教育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孩子。如我们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雷锋那样的人,人们在心灵上也很佩服雷锋精神。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希望出现“雷锋”,当自己孩子溺水时,其父母是最盼望有奋不顾身的雷锋相救,而当别人的孩子溺水时,一些父母就不愿自己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了。再如,孩子受到拾到东西要还给失主或交给老师的教育,当他拾到一角钱之后交给老师时,其父母是赞成的,如果拾到一仟元钱要交失主时,其父母会横加阻拦,说你太傻了!

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幼儿道德社会化,引导幼儿有亲社会行为,家长在“现实”心态下的“实惠”教育与此是背道而驰的。《认知与行为脱节: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作者颜洁,1997年3期《幼儿教育》)一文中谈到:“有些孩子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只会嘴上说,到了该做的时候却做不出来。知道游戏时大家应当互相谦让,但玩起来谁也不让谁;知道抢夺玩具,推打别人不对,但在玩的时候照做不误。”做为一名实际工作者。我对此体会极深。记得有一次我晚班,有一名幼儿帮助我摆活动室的小椅子,其母亲来接时看到了,就对孩子以责怪的口气说:“就你能干,就你勤快,自己的东西没管好还去管闲事!”在幼儿出现抢夺玩具时,我问他(她)为什么这样做,有的幼儿说自己少,有的幼儿坦率地告诉我:“我爸爸、妈妈教我在幼儿园别吃亏。”这足以说明幼儿认识与行为脱节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与家长的“实惠”教育有关。

三、“适应环境”心态与培养“强者”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旧观念,开放与封闭、竞争与等待、独立与依赖、创造与保守并存。人们并未彻底排除旧的价值观念,又部分吸收运用新观念的情况下,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社会,一定是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激烈,体现独立与创造、优胜劣汰的社会。这种为适应将来社会挑战而培养幼儿为强者的教养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强者的真正内涵,而把它错误地理解成占上风、会抢夺,能打败别的幼儿。

一位家长坦率地告诉我:现在,哪个单位都是厉害的人处处占上风,得好处,而工作踏踏实实的老实人工作再卖命也是徒劳。领导在评先进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平日身前身后围他转,会说话的人,其次是能抢先会吵闹的人。而不评老实能干的人就没关系,这些人不敢在领导面前说出自己的不满,更不会闹,这就叫哭闹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单位要抓反面典型,就该轮到老实人了。这就叫柿子捡软的捏!所以为适应社会,我就教我的孩子什么事都别吃亏,有好事就去抢!

这位家长的话可以说道出了相当一部分家长偏激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家长想培养强者并没有错,错在不能正确理解强者的内涵。真正的强者首先应该是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勇于向自己的远大目标攀登的精神和气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为适应将来的社会,除了要求熟练掌握科学技术外,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健全的强者。

四、弥补缺憾心态与多元化的培养

有些家长在工作中体会到,由于自己没有某种特长,工作困难,不能得心应手,认为这是自己的缺憾,叹惜错过了学习机会,于是就想在孩子身上弥补这种缺憾,于是家长让幼儿学外语,学琴、棋、书、画等等,进行多元化培养。

关于多元化培养的危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车宏生教授曾说过:“大众一般从实用的角度看教育,这不能说有什么错,但可以肯定,这种教育观念不免失之于肤浅和片面。过度的、不与孩子的兴趣相吻合的训练,易于使孩子的心灵过早产生疲惫感,并厌弃学习。孩子会因此变得刻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活力。把孩子放在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经历内容丰富的生活,才能使幼儿发展全面的智慧。”这是完全正确的。

五、万全保护心态与包办教养

独生子女是家中“小皇帝”,自然成为全家关注的焦点,爱的中心。祖父母、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恐怕孩子有一点闪失和不测,家长在抚养子女时处于焦虑不安中,因此产生尽一切力量保护孩子的心态,称之为万全保护心态。

这种心态导致对孩子过分关心和包办教养的极端。孩子往地上扔东西,家长跟在后面捡,怕孩子吃不饱,家长追着喂。在各方面家长全方位包办,不让孩子有一点风险和受挫的机会,把挫折降到零点。

其实,家长这样作必然会对幼儿将来的成长产生负作用。家长应该随时随地教会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自我服务的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克服一些困难,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任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本领,磨练意志,培养孩子的一份自信和成就感。包办教养与教养独立创造、竞争向上的目标是坐标轴上零点左、右的两个相反方向,只能将孩子引向错误的目标。

标签:;  ;  ;  ;  ;  ;  ;  

论父母心理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影响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