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论文_高建平

高建平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中医院 儿科 邮编5513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菲那根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中药治疗,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在3-12d消失;观察组患儿有12例患儿2-5d症状基本消失,8例患儿5-10d症状消失,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应用于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能较好的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咳嗽;临床特点;诊疗体会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主要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容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导致临床治疗中往往滥用抗生素,对患儿疾病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延误病情,降低患儿生活质量,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1-2]。为了研究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我院特选取40例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孩25例,女孩15例;年龄:6个月-12周岁,平均年龄(6.89±1.45)岁;病程在7天-3个月,平均病程:(15.3±6.01)d。诱发因素:14例上呼吸道感染、13例支气管炎,13例其他。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试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进行X线检查,确诊后给予针对性治疗,首先给予对照组患儿中药治疗,药方:材料:炙麻黄5g、杏仁6g、甘草6g、前胡7g、桔梗6g、陈皮6g、桑白皮8、紫苑10g、牛子6g、射干6g、苏子6g、冬花10g。每天 1剂 ,分 3次煎汤内服,连服 5天 ,休息两天 ,服完 10剂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西药,同时避免接触一切可能的过敏原。

给予观察组患儿联合治疗,首先给予患儿3-5mg/(kg/次)的氨茶碱(生产企业: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020775)进行治疗,每日3次口服治疗。同时给予患儿非那根(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237)进行治疗。使用方法:非那根每次按体重 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 3.75mg/平方米,每隔 4~6小时 1次,或睡前按体重 0.5mg/kg或按体表面积 15mg/平方米;按年龄计算,每日量 1岁以内 5—10mg,1—5岁 5—15mg,6岁以上 10—25mg,可 1次或分 2次给予;

1.3 诊断标准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根据全国儿科咳嗽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频发性或阵发性干咳或持续性咳嗽,反复发作在1个月以上,而且常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2)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3)平喘、抗过敏性药物使发作性咳嗽缓解;(4)较长时间单用抗生素无效。

疗效评定,治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在3-12d消失;观察组患儿有12例患儿2-5d症状基本消失,8例患儿5-10d症状消失。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3.1 小儿过敏性咳嗽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过敏性咳嗽这种疾病的隐匿性比较大,其病理改变以持续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点[3]。有些专家认为支气管上皮因为慢性炎症受到损伤,因而刺激人体迷走神经,导致局部小器官发生收缩,刺激末梢,引起咳嗽反射,所以发病时没有喘息症状,也有专家认为小儿过敏性咳嗽因为气道狭窄程度没有达到引起喘息的水平,所以仅仅出现咳嗽,而没有喘息症状。目前,临床上对小儿过敏性咳嗽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的状态,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一旦误诊为此类疾病,临床上可能会大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延误病情,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提高,同时给患儿带来较大的影响[4]。

小儿过敏性咳嗽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这种咳嗽一般为晚睡前咳嗽,半夜或清晨醒来咳嗽,白天很少咳嗽,但是情绪变化或运动时咳嗽会加剧,吸入冷空气后咳嗽也会加剧。而且小儿过敏性咳嗽在任何阶段均可发作,尤其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临床无感染症状,而且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必须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才能缓解患儿咳嗽。

3.2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体会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首先要找到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小儿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免疫调节剂、茶碱类药物、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过敏性药物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具有抗过敏、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对小儿过敏性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效果比较缓慢。而氨茶碱和非那根应用于小儿过敏性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非那根能阻断平滑肌、毛细血管壁等组织的H1受体,从而与组胺起竞争性的拮抗作用,尚能显著的中枢安定作用,能加强麻醉药、催眠药及镇痛的作用,并能降低体温和镇吐。所以,被广泛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花粉变态反应,食物及药物变态反应,昆虫变态反应等。氨茶碱对患儿产生的毒副作用比较小,而且这种药物能够抑制过敏性介质的释放,保护患儿肥大细胞,预防其颗粒脱落,特别是对于夜间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儿治疗后2-12d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提示氨茶碱和非那根用于小儿过敏性咳嗽比中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康复,使患儿症状早起消失。总之,此病的治疗必须及早发现、及早确诊,根据小儿临床特点给予全面治疗,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促进患儿身心健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芳,周蕊.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4(12):1374.

[2]冯勇. 小儿过敏性咳嗽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2(3):186-187.

[3]李杰. 小儿过敏性咳嗽临床诊疗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2,32(16):3168.

[4]丁兆慧. 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14(5):1098.

论文作者:高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论文_高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