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在高层建筑工程中,转换层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构成元素,并且由于梁式转换层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有着更为普遍的应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对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模式及其受力情况进行解析,最后探讨了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引言: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极大的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其中,对于民众而言,由于其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工程的功能性与结构性有着更多要求,而梁式转换层由于可以赋予高层建筑工程更多的结构方面的变化,使其更可以满足民众的要求,所以在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加快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必要对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于我国部分高层建筑而言,其主要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大的运用空间方可实现,所以使得转换层构造方法在高层建筑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在众多转换层施工技术中,梁式转换层由于有着较多施工优势,使得其可以在高层建筑中获得普遍应用。与此同时,随着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完善,其应用空间与范围均有效扩大。此外,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调查后发现,接近80%的高层建筑均对梁式转换层构造有所应用。由此可见,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的使用目的就是防止建筑结构出现突然的变化,从而确保高层建筑构造更具可靠性与安全性。
梁式转换层属于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普遍的转换层模式,其实际含义就是在现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安置单双向或是斜向承托梁柱,从而使该楼层内部的上层承压柱和剪力墙都能够得到有效承托。如果设计规定要让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一同发生转换,则可以运用双向梁的模式。如果是设计框筒与筒中筒等构造,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楼层内部分布一圈转换梁,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上层柱的负载经由转换梁传播至下层两侧柱体,从而提高整个构造的稳定性。梁式转换层的力度传播方式比较简单,就是从墙到梁以及从梁到柱,其优势是安全可靠、负载功能较强、施工方便节约成本等,因此经常用在剪力墙建造、下层框架构造等环节中。
二、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模式及其受力情况解析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梁式转换层构造模式运用较为普遍,其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即是运用下层转换梁柱对上层构造进行支撑。最近,按照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的技术规程要求,建筑行业对转换梁的最低高度和最低宽度实行了进一步调节,与规范规定框架支梁截面宽度必须要低于支柱,对应方位的截面宽度且必须超过上墙体截面厚度的两倍以上,同时高于40cm。梁上托柱需要高于梁宽方向的柱体截面宽度。在设置抗震功能的时候,其高度必须大于转换梁跨度高度的1/6,而进行非抗震功能设置时,转换梁高度则不可少于其跨度的1/8。
对于梁式转换层构造的力度传递途径而言,该模式属于墙体及梁柱之间的力度传送,可以直接投入运算。上层剪力墙的强度、转换梁的实际强度、转换梁和下层支撑构造的实际强度等都可能会对转换大梁的承力功能产生较大作用。从运算解析的结果看,不管转换梁的上层墙体属于什么类型只要是墙体达到了一定厚度转换大梁内部的弯矩和上层墙体进行对比解析时就会产生一些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既定区间中转换梁也可能会产生一部分受拉区域。
三、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运用方法
1、支架和模板的施工方法
梁式转换层构造施工过程中,支架和模板施工属于极为关键的环节,其施工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点。(1)斜撑。在这一环节的施工过程中,斜撑杆都要根据45°的方位排列,其间隔距离根据柱面竖向应当掌控在lm之内。安插于梁柱底部的斜撑杆,要确保和底部模板上的外钢楞相互配合间隔距离不应超过40cm。斜撑杆上部要到达模板底部位置,同时还要和上部外钢楞紧紧连接起来。梁柱底部斜撑支架需要尽量和下层支架保持一致,若不能一同建设,也需保证其在钢筋骨架装置完备前全部铺设好,这样一来才能使斜撑支架及下排架共同承担压力,从而提高支架的总体安全性及稳定性。(2)立杆和扫地杆。设置立杆时,其上部要和梁柱底部内外楞相互连接构成双扣件,从而达到防滑动的目的。立杆下部需安插于楼板钢垫块上部,而扫地杆则需要安插在梁柱下排架上方,并在中间部位安插两条横杆,在底柱排架位置安设斜向及纵向的剪力撑,并把梁下排架和满堂架紧紧连结在一起,从而提升排架的强度与受力水平。
2、钢筋施工的方法
梁式转换层构造中,通常会用到不少钢筋,且这部分钢筋的种类十分复杂。要掌握好高层建筑钢筋的施工方法就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翻样和下料。在钢筋翻样之前,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设计图纸与方案的内容,针对设计文件和有关说明展开仔细审查找到与其有关的规章与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制定翻样方案。在下料时,必须注重接口的焊接质量尽量不让接头出现于折弯位置。(2)钢筋连结。梁式转换层构造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钢筋,方位不同则钢筋的受力情形也会有所差别。因此,要提升转换层大量的主筋承力水平,尽量选择不损耗钢筋的连接形式,比如冷挤压连接法等。对于一部分次要受力元素,比如梁箍筋等,就可以运用捆扎法将其紧紧连接起来。而不管是选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把连接质量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3、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1)混凝土在浇筑之前,要制定出真实可靠的方案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运用分层次浇筑法把浇筑厚度掌控在30cm-50cm间,并逐步放慢工作速度促进散热。(3)把每一台泵的浇筑量抑制在25m3/h之下,同时调节好标高,浇筑混凝土梁板时不能留下缝隙。(4)混凝土振捣时需要找准点位,按照点位的方向依次振捣。振捣器移动时其间隔距离必须低于作用半径1.5倍,这个距离通常是30cm-40cm。振捣上一层结构时,振捣器需插到5cm深度之下。如果梁柱混凝土浇筑到与板面高度持平,则还需要实施二次振捣。(5)浇筑完成后,表面可能会遗留下较多,此时可以运用挂杠将其刮平整,再用铁锹压实,最后用抹子进一步抹平从而避免表层出现裂缝。(6)浇筑结束后,还需要仔细观察看模板、钢筋等是否发生变形或移动,如果出现这类问题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
结语:鉴于高层建筑工程存在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容易对梁式转换层的构造产生形式各样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的提升,有必要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方案,并在熟练运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其中支架、模板、钢筋以及混凝土的施工予以重视,从而有助于降低梁式转换层的施工难度,进而可以从根本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广胜.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7(09)
[2] 李毅.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分析[J].四川水泥.2017(08)
[3] 肖和清.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7)
[4] 张玉坤.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6(10)
论文作者:夏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梁柱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排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