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

沈冰[1]2002年在《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利钠肽(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多洛尔或卡维地洛治疗,探讨它们对血浆利钠肽水平、心功能状态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1、观察血浆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及心脏结构的关系:①研究对象:心衰组48例,其中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级:Ⅱ级15例,Ⅲ级24例,Ⅳ级9例:对照组10例,为健康体检者,年龄性别相当,无心、脑、肾、糖尿病史。②研究方法: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2、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中的治疗作用:心衰组中33例心功能稳定于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基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多洛尔(美多洛尔组)或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浆利钠肽水平、心功能状态、心室重构的变化及叁组间变化的差异。 — — 结果:l一 衰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高u 均<0刀1人 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其中LV*F<纤%的患者41 例,其血浆**P水平和LV坯负相关(r=0.3丁P叼刀5),和左室舒 张末期内径(LVEDDL 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 k 均为0.%,P均1.05人 血浆**P、*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 关o1仍或0刀1人2、**F患者积极治疗后,叁组思者血浆**P。 **PA习者显着-卜降(尸均 **5或0*1),其中**PJ平在叁组问 下降程度无显着差异吓0刀6,P>0刀5人 **P水平下降程度在土组 间有显着差异吓刮.97,*1刀引,两两比较发现卡维地洛组和美多 洛尔组**P下降程度均明显大于基础组 V均<0刀5人 但在这两组 之间无显着差异 u叩刀引。3、美多洛尔和卡维地洛两组思者治疗 后***A心功能分级均改善 0均<0刀n,肺动脉收缩压下降丫 均1刀5人其中治疗前LV*F<35%者,治疗后LV*F明显上升*=8, 尸功刀引,而基础组这些变化均不明显,但这的组之问上述变化无明 显差异(尸均>0刀引。4、叁组**F&者治疗叁个月后,心超反映的 心脏结构指标如左房内径(LADXLVEDD、LVMI、左室后壁厚度 (卜V**D)等均尤显着变化(尸均叩刀5人 结论:①血浆 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可用于 CHF的诊断。在CHF治疗过程中,随访血浆BNP水平有助于及时 反映心功能状态及评价疗效。②CHF患者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 -且且- — —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p受体阻滞剂治疗叁个月可 显着改善心功能,但未观察到对心室重构指标的明显影响及美多洛 尔和卡维地洛对CHF疗效的差异。

李响[2]2006年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对兔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和B型脑钠肽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是成功现场心肺复苏后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B型脑钠肽是机体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这种因子可以对左心功能进行评价。本室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是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对复苏后早期心功能和血浆B型脑钠肽浓度变化的影响。 方法:对18只试验用兔,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进行室颤前全部操作,心脏骤停兔子模型分别应用肾上腺素或用肾上腺素前进行艾司洛尔预处理治疗,在室颤发生前和复苏成功后30—240分钟内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流动力学和血浆B型脑钠肽浓度指标的测量。 结果:复苏后兔心功能均呈现显着的、进行性减退。左室peak+dp/dt值在复苏后30分钟下降至基础值的57.1%,在120分钟时降至基础值的33.7%。艾司洛尔组兔左室peak+dp/dt值和单用肾上腺素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左室peak-dp/dt值在上述两组间的检测时间点同样也出现显着差异(P<0.01)。两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压值在各采集时间点均较手术对照组有显着升高,并且两治疗组的LVEDP数据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两治疗组和手术组进行比较,在全部观察期间的血浆B型脑钠肽指标均明显增高,且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 结论:在对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进行复苏时,应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并可降低复苏早期B型脑钠肽的浓度。

孙丽丽, 张健, 何桦[3]2019年在《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比较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41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5例。观察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检查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SpO2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SpO2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和SpO2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的检查效果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无痛胃肠镜对于消化道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检查效果、较高的优良率和耐受性。

参考文献:

[1].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D]. 沈冰. 苏州大学. 2002

[2].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对兔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和B型脑钠肽作用研究[D]. 李响. 兰州大学. 2006

[3].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J]. 孙丽丽, 张健, 何桦.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标签:;  ;  ;  ;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