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组合对表麻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彬彬,杨顺东

李彬彬 杨顺东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用于全麻慢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气管插管病人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组(n=20);B组:盐酸哌替啶+氟哌利多+咪唑安定组(n=20)。两组患者手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并以1-2%丁卡因对咽、喉腔黏膜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通过静脉注射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环甲膜穿刺前后1min,气管插管前后1、2、3min时间点的MAP、HR、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诱导过程的记忆。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A组诱导后各时间点MAP、HR呈下降趋势(P﹤0.05);而B组于环甲膜穿刺后及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其中以气管插管后1、2min升高较为明显(P﹤0.05)。但A组患者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镇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两组诱导药物联合表麻均能成功进行全麻慢诱导气管插管,其中A组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可以减轻困难气道处理带来的心血管反应,而B组对呼吸影响小,适用于对呼吸控制要求较高的病人。

关键词:表麻下;气管插管

表麻下清醒气管插管是临床上常用于困难气道的全麻诱导方法,而合理使用镇静、镇痛等全身麻醉药物是诱导成功的关键。为了比较临床2种较为常用的表麻下清醒气管插管诱导方案的利弊,拟为困难气管插管建立更安全、适用以及个体化的麻醉诱导规范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的病人40例,年龄为18-45岁,ASA分级I或II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手术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同时监测ECG、HR、SPO2、SBP及DBP。A组先施行1%丁卡因口腔、舌根、咽喉表面麻醉后,舒芬太尼0.2ug/kg+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诱导,3min后用2%丁卡因2.5mg经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4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先施行1%丁卡因口腔、舌根、咽喉表面麻醉后,哌替啶1.0mg/kg,氟哌利多0.08mg/kg,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诱导,3min后用2%丁卡因2.5ml经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4min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笑气吸入,维持呼气末麻醉气体在0.8MAC,间断注射舒芬太尼0.1-0.2 ug/kg/h,罗库溴胺0.2 ug/kg/h。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的SBP、DBP、HR的变化。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行Z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

结 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种类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围手术期SBP、DBP、HR的变化见表1。A组诱导后的SBP、DBP、HR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显著变化,插管即刻的SBP、DBP、HR轻度上升(P>0.05),插管后1min、3min、5min的SBP、DBP、HR均维持波动在<20%范围内且稳定(p>0.05)。B组诱导后的SBP、DBP未见显著变化,HR均较诱导前明显上升(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和3min的SBP、DBP及HR均高于A组的同期水平(P<0.05);A组病人插管后5min的SBP、DBP和HR均已回复至接近诱导前水平。B组病人插管后5min的SBP和DBP均已回复至接近诱导前水平,但HR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A组病人诱导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B组有4例出现。通过提醒患者呼吸、面罩吸氧托下颌等辅助通气措施后,SPO2均能维持在95%以上,呼吸抑制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病人术后次日随访均表示不能回忆插管及书中情况;A组病人对环甲膜穿刺均无回忆。

讨 论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可以不打断患者自主呼吸和气道保护,避免全麻固有的减弱气道维持通畅和保护功能的风险〔1〕,为了减轻病人清醒插管的不适,可以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本观察比较了给予不同的药物时病人的呼吸循环的变化,由于哌替啶具有致心动过速的副作用,B组病人循环变化明显大于A组,研究表明,镇痛呼吸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u-受体激活的不同信号转导机制所介导〔2〕,舒芬太尼是特异性u-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是u及k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中,等效的舒芬太尼较哌替定有较高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两组诱导药物联合表麻均能成功进行全麻慢诱导气管插管,其中A组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可以减轻困难气道处理带来的心血管反应,而B组对呼吸影响小,适用于对呼吸控制要求较高的病人。

参考文献:

[1]、[2]邓小明,曾因明,主译,米勒麻醉学。第七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590:7〔1〕95.

论文作者:李彬彬,杨顺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不同药物组合对表麻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彬彬,杨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