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造价与评估业态浅析论文_张萌

古代的造价与评估业态浅析论文_张萌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是赔是赚,全在预算。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控制建筑造价已成为我国项目建设的重点。然而,我国的工程造价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如体制、法律、计价模式等。本文结合诸多资料,总结分析了我国造价的历史现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当然,研究古代的造价与评估业态也是想吸取历史的前车之鉴。

关键词:古代造价;工程造价;匠人;牙行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发布的2017年的工作任务安排,其中有提到“研究古代造价管理”这个课题。不过这一段历史确实是深埋在岁月当中无人问津,希望相关专业人士与历史学家能对造价行业的过往历史多加考证。本人不才,大致了解了些皮毛,权当抛砖引玉。顺带我还会大致说说古代的评估行业以及英国特许工料测量行业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的造价

应该说我国古代对于建筑投资的把控历来都是朝廷的事,能做到造价工作,一般都是体制内部的官员或者世代效忠皇室的匠师。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里不光是对古代宫廷建筑以及宗教建筑的具体设计细节多有描述,也对里面的工料消耗也多有统计,由此往后发展出来的《匠作则例》那简直就是古代的工程定额,主要用作计量使用。

应该说从北宋往后的历史对其记载不算多,但到了明清时期,就开始有一个词,名唤“算房”,算房就是指的专门做造价工作的人,比如张三就被称呼为算房张,李四就叫算房李。明朝做算房的多为皇家效力,为皇帝做大型宫廷建筑提供建筑约估,建筑销算等工作,甚至最后批工程钱粮尾款也多有算房的成绩。不过在明朝,做这项工作的实际上掌权者也多为宦官。这是由明朝历史原因的。

而到了清朝,特别是晚清时期,相关的记录就比较多了。

清朝有几个家族世代从事算房工作,一个是算房刘,一个是算房梁,还有一个是算房高。清代的算房工作主要服务于两个公共部门,一个是工部营缮司的料估所,另一个就是内务府营造司销算房。工部营缮司料估所主要负责的是除皇家工程以外的土木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清朝造价行业

来说说内务府营造司销算房吧,首先,营造司其中有两个部门,一个叫做样式房,主要负责工程的设计,他们会作出相应的样本出来供大家参考。而另一个部门,也就是销算房,他们就会根据样本收集对应工料,然后查看记录在册的物价薄,这物价薄就如同现在的造价信息刊物,里面记录了古代非常多的物价名目,多少的粮食,多少的银两。然后做出对应的约估工作,然后上报给内务府总管或者钦差大臣,然后上奏皇帝。约估工作实际上也等同于现在的估算、概算工作。过程中还有勘估、销算等具体工作,勘估大臣就是要去现场进行验工计价工作。

古代做算房管理工作那可是肥差,这类工作长期是由满清贵族管理。是的,清朝的和珅就常年分管这个工作。

在清朝,建筑销算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具体只说一下算房高,因为算房高的资料还有一些,其他的都销毁得差不多了。算房高,名叫高兰亭,晚清时期主要任职于内务府营造司销算房,曾参与修建圆明园等皇家宫廷工程,他做了算房工作足足做了五十多年,其官至三品,家业在京城有多处大院胡同。而与其同时期搞设计工作的样式雷却始终是个匠人,中年后却穷困潦倒。

其实古代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建筑市场的招投标交易。一般是由销算房主持,然后各路投标人上报自己的工料情况,将材料包裹好悬挂于大树上,然后算房挨个核实,测算出哪个的标的最经济实惠,谁就中标。

只可惜古代造价的更多情况实在是史料不多,还需要大家去挖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的造价管理其实从古至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政府工作,长期都是定额管理的模式。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50年代我们又学习了苏联时期的定额科学管理法。不过定额这东西从《营造法式》就有了。我们一直都是用这个工具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

三、古代匠人的智慧

其实,古人还有挺有智慧的,我曾经看到一个施工方案真的是拍案叫绝呀。

应该是唐朝时期武则天那会儿,宫廷被一把火烧掉只剩残骸,通过新的招投标选择了一个承建匠师,匠师看了现场,他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把残骸给消化掉,第二,要拉大方的土方进行回填工作,第三,需要运大量的木柴到工地现场来。以当时的生产力,这是很大的难题。残骸运输和木柴运输那是大量的人力物力,造价非常不菲。但当时给考虑的运输钱粮非常紧张,怎么办呢?

后来这位匠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原地开挖土方,开挖了很大的土方沟槽,这样解决了土方的来源,另外他又将附近的河流引入了自己开挖的图方沟槽内部,有了河水也就解决了运输问题,因为水路运木柴是非常好的方式。之后他们又把水另外引到别处后,就将残骸就地埋了!上述施工措施的展现确实让人佩服这位匠师。

四、英国工料测量行业

另外,顺带说说英国工料测量行业,在19世纪,西敏寺皇宫的大火烧出了这个行业,英国历来注重契约与合同,当时的委员会成员在起草西敏寺皇宫的修缮合同时创新地使用了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式,从而让工料测量师崭露头角,各方利益述求方都需要对自己有利的工料费用,大家也更需要公允的工料测量费用。另外在19世纪中叶时期,工料测量师得到皇家特别许可,还确定了法定地位。因为那段历史里也出现了建筑师替代工料测量师的现象,但皇家协会保住了他们的地位。

五、古代的评估业

评估这个行业早在我国的西周就有,主要是对货物、奴隶、田地、房产、珍宝等进行估值。当时被人们称作质人。当然,这个行当存在广泛的交易模式,不同于古代造价仅由官家发展。古代评估既有官方的,也有大量民间的职人从事这项工作。

宋朝至清朝,从事评估工作的人被称呼为牙人,他们专业的商会被称作牙行,在清朝,牙行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广东十三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少巨贾都是出自牙行。

当然,由于那个年代政府缺乏监管,作为牙人实际上既帮忙买卖双方对标的物给出估价,另一方面牙人也在极力撮合着交易的促成,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牙行那可真的是无奸不商,坑蒙拐骗居多,现代人从古玩字画行当可以看出,这个行业水很深,当然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古玩字画,任何估价因素复杂一点的资产都“水很深”,但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很多的买卖有需要牙行的帮助。

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就直接不允许牙行牙人从事这种估值与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国企改制等资产问题、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发展又再一次催生了评估行业大发展。相信市场经济过后,评估行业会有更大的发展,不过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监管,历史就是前车之鉴。

参考文献

[1]董土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经济师,2003,(12)

[2]张梦洁.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3]夏冰.陈易.关于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建筑节能,2014(09).

[4]赵洋.基于低能耗口标的严寒地区体育馆建筑设计研究[J].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古代的造价与评估业态浅析论文_张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