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左群英

永新县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400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或反应,有且在用药停止后自行消失,安全性极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疗效;安全性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宫腔外着床并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常见如输卵管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加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宫外孕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临床上针对宫外孕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为手术,然而针对生理功能保护意识强且需保留完整生理结构患者而言,药物保守治疗是唯一的选择[1]。目前,临床上治疗宫外孕常用药物如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药物单用虽有一定疗效,却并不理想[2]。本研究就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0.11±4.56)岁;平均停经时间(40.11±6.57)d。对照组平均年龄(30.21±4.69)岁;平均停经时间(39.79±6.5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46)肌肉注射,25mg/次,1次/d,连续用药5d。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口服50mg/次,2次/d,连续用药3d。

1.3 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患者包块消失,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消失,检查其β-HCG指标水平显示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包块、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检查其β-HCG指标水平显示较治疗前下降≥2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相关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阴道积液增加,且检查其β-HCG指标水平降低<20%甚至升高为无效。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宫外孕常见发病部位为输卵管,患者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发现与重视,孕卵于输卵管内体积不断增加,最终引发输卵管破裂,患者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对其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3]。

王小艳[4]等研究指出,在引发输卵管发病的诸多原因中,输卵管腔体及腔体周围严重的炎症是其主要诱因,炎性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将导致输卵管腔体阻塞、道路不畅,对卵子的正常活动起到阻碍作用,促进卵子于输卵管上停留时间延长并着床,后于输卵管上生长发育,最终引发输卵管破裂,导致流产,严重者可致死。尔晓璐[5]等研究显示,宫外孕发病率逐年增加可能同人们性观念开放、性传播疾病及行宫内手术时操作不当有关。宫外孕早期确诊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该治疗手段较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①避免生殖器官遭到损害;②保证生理结构的完整;③患者接受度高,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然而药物保守治疗并不是所有宫外孕患者都适用,其治疗条件为:①患者生命体征及常规检查均正常;②过往无流产、破裂史;③腹腔内未发生过大出血症状;④包块最大直径<3cm。本研究中60例宫外孕患者均符合上述保守治疗条件。

本研究对观察组3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有且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该结果同郑仙玉[6]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均提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疗效较单用甲氨蝶呤好,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原因在于甲氨蝶呤属于临床常用的抗叶酸抗肿瘤药,该药能够有效抑制嘧啶与嘌呤结合,对RNA及白蛋白合成有阻碍作用,可有效杀死胚胎细胞组织,使其坏死并凋亡,从而达到促胚胎脱落的目的[7]。米非司酮属于新型抗孕激素,同糖皮质激素受体及孕酮受体的结合直接快速,对孕酮起到抑制作用,不同时期的妊娠使用该药均能发生一定效应,可有效杀死胚胎并促进其排出,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早孕药物。同时,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可促进妊娠绒毛变形及坏死,有效阻止卵泡细胞激素排出及黄体的生成,促进β-HCG水平显著降低[8]。因此,二者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或反应,有且在用药停止后自行消失,安全性极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云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87例宫外孕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2):1667-1668.

[2]林高梅,罗华琼.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24(4):109-112.

[3]胡时聪.不同血β- hCG 值宫外孕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和宫外孕Ⅱ号治疗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8):1107-1109.

[4]王小艳,高健.肌肉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86例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1):3230-3231,3282.

[5]尔晓璐,杜洁.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2):313-315.

[6]郑仙玉,王洪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9):86-87.

[7]邱淑琴.经阴道彩色超声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60例[J].中国药业,2013,22(9):77-78.

[8]褚树枝,燕纪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不同血β-HCG浓度宫外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1):55-57.

论文作者:左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左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