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_罗间玲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生态风景园林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希望为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途径

在社会和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生态风景园林景观建设力度,希望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想提升工程质量、实现建设目标,就必须充分掌握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途径。

一、生态风景园林概述

(一)生态风景园林种类

第一,生态风景园林。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融入生态理念,设计中不以人类为主体,而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从而构建统一的生态系统,希望通过自然的力量完成风景园林设计,而尽量减少人为对自然景观的改造。

第二,在生态风景园林中融合现代景观设计。现阶段,人们对生态风景园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中不仅应将生态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还必须实现艺术审美功能,确保艺术设计能够同生态相互协调[1]。设计师不仅应对生态风景园林文化、形式进行关注,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其内部的自然特点,努力通过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生命力。

(二)我国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现状

首先,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对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意图进行充分的掌握。但是我国相关施工单位同设计师之间存在缺乏沟通的现象,因此实际施工中无法完全按照设计意图合理安排施工材料,影响了生态风景园林的质量。

其次,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需要多个专业部门共同努力,在交叉作业中,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才能够提升施工效率[2]。但是我国部分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各部门存在沟通不足的现象,导致工序混乱等现象的产生,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要想对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意图进行有效表达,就必须深入理解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内涵,施工放样人员应合理使用放样技术,提升放样精确性。例如,在假山构建中,必须对假山的意境产生深刻理解,坚持“叠石筑假山、堆叠假山石”等原则,从而高效指导假山构建施工。我国古典园林的假山建设中,通常以幽深意境为建设目标,因此注重“三远”原则,这一原则对现代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3]。“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其中高远指的是山体主次峰鲜明,突出主峰,人在身临其境中时,由于视点较低,会感受到山顶高远的意境。这就要求施工方对设计意图产生深刻的认知,并从现场施工环境入手,在严格遵守“三远”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调整施工方案,为创造良好的艺术效果而努力。

图一:生态风景园林假山建设原则

(二)植物群落营造技术

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要想体现生态理念,可以通过对自然群落模式模拟的方式,此时可以对地带性植物群落进行应用,进行群落生态设计。例如,山茶科常绿树种和樟科等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城市的主要植物,将生态设计应用于植物群落中,就可以充分借鉴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在设计中要想营建雨林景观,就可以将阔叶常绿林景观作为主要植物,将热带风光带入生态风景园林中[4]。在对棕桐科、木质大藤本和茎花植物等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就可以构建热带亚热带景观,而要想突出人工群落的层次性,也可以对大榕树独木成林和附生植物景观等进行构建。

(三)灌木种植施工技术

“深穴浅栽”是移栽种植常绿乔灌木的主要方式,应将30cm地表浅层土和超过30cm的深层土进行挖掘并放置于穴边,当土球入穴后,需要通过覆土、夯实法进行灌木种植。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二者相差20~30cm。同土球厚度相比,穴深应略浅,如果常绿树木规格较大,应进行20~30cm的垫土厚度。通常,必须保证穴底的平整性,上下口径在穴中应拥有一致的大小[5]。土球入穴前,可以先将少量土垫入土球下部,并保证树体处于稳定和直立的状态;树木定位以后应及时进行覆土,将挖穴过程中产生的表土应用边填入边捣实的方式进行覆土,同地面相比覆土略低时,完成覆土并展开浇水。当土球下降并同地面高度保持一致以后,应制作灌水堰,从次日起在堰内浇水,并将土耙平,促使其形成馒头状。

(四)大树移植施工技术

在对大树进行移植的过程中,包含以下两种方法:第一,裸根移植。这种移植方法通常被应用于落叶乔木中,成活率较高。移植通常在休眠期进行,即落叶后和萌芽前的时间。开沟挖掘时应在离树干50~60cm的半径外进行,预留部分“护心土”在基颈部位,剪除裂根、腐烂根,并将杀菌剂、生根液同稀泥浆进行混合涂抹于根部,接下来应用草绳和薄膜进行打包。在大树移植施工中,应坚持“随起、随运、随栽植”的原则。

第二,在对土球进行移植的过程中,必须对土壤的粘性以及质地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土球直径进行确定,为提升成活率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超过树胸径的4~6倍左右应为土球直径。挖掘时将中心确定为主干,并以超过土球3~5cm的距离画圆圈,控制60~80cm的沟宽,用刀切断细根,不可以使用硬性工具如铁锹等,避免造成土球松散。深度到达1/2土球时应逐渐往主根内收缩,在2/3深度时,在下部修成小平底,这样一来倒圆台体状就成为土球的主要形状[6]。在树干上系草绳,草绳的另一端从土球上往下重复绕过土球底部,两根草绳之间应保持8~10cm的间隔呈现交叉扎缠状,最后用拴在土球上的草绳交叉捆紧土球底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力度,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不仅应努力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还必须为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而努力。因此相关施工部门必须不断努力创新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为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越,林箐.基于MSPA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思路的转变与规划方法探究[J].中国园林,2017,33(5):68-73.

[2] 王斌武.关于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注意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161-161.

[3] 朱成辉,堵继远.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092.

[4] 马军.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关键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2):170-170.

[5] 严云山.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提高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22):55-56.

[6] 丁吉强.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探讨[J].大科技,2016(19):346-347.

论文作者:罗间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_罗间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