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_王秋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_王秋月

四川省甘孜州电化教育馆 王秋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 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于深化学 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 重要意义。整合有三个基本点:⑴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 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 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在此三个基本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一、基本做法

1、注重积累,信息技术融于学科。教师应积极树立资源共享 意识,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 学素材,编写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的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 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

2、整合计算机与外部数字设备。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 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把现实 生活的景象或者课堂重要过程拍摄下来在课堂中展示,对知识点的 转移和巩固起到一定作用,并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为学习

途径拓展提供更广的通道。

二、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1.使抽象变形象 学科教学中,对许多复杂原理,用语言、文字、图片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或现象生动而 形象的展示出来。使用信息技术将教学重点从复杂变为简单,化抽 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可大大增加学生 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 途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求知欲,产生良好的直观性效果。

2、使微观变直观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图片、观 察现象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 理解。现在可以在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利用Authorware、Flash 等软件制作出直观实用的教学课件,把微观世界 加以放大,展现在学生眼前,许多情景不言自明,复杂情景图文并 茂,有利于学生获取和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其他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 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 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科整合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 创造欲。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 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还有一些需要 注意的问题。

1、不能绝对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 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产物只是一种有力的教 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也只是辅助作用, 万万不能将其作为目的。即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 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并不意味着不用黑板和粉笔,可以取消 语文课上的朗读、英语课上的录音跟读,数学课上的计算器计算。 教师应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 的协同互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不能过分追求信息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在“实用价值”,并非技术含量越高就越好。比如:在制作课件时,用 PowerPoint 等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完 成的就没有必要用其他高级复杂的软件。因为 PowerPoint 操作简 单、易学易用、效率高、兼容性强,是我们制作课件的首选。有的 教师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高科技”,认为技术越高级、会的人越 少越好,代表自己的水平越高,如本来做实验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非要用电脑制成动画,这样使教学课件成为信息技术成果展 览,其实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3、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 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 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也不顾使用信息技术的时机是 否恰当,造成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 实践的时间太短。

三、思考总结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深刻的变 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化教育观念,促进 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 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的目标是创造型人才。为达此目标,按照各学科的教学目的和 教材性质,建立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 学环境。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 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 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应该综合使用各 种手段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论文作者:王秋月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_王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