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点问题视角看经济普查清查方法的改进论文

从难点问题视角看经济普查清查方法的改进论文

从难点问题视角看经济普查清查方法的改进

□李孟存

清查是经济普查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准确确定普查对象总体,规范各类普查报表实施范围,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三经普)取消清查工作到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四经普)又恢复清查工作,就可以看出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即便三经普没有清查工作,但各地也都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了单位核查工作。目前,四经普的清查工作已经结束,笔者结合前几次经济普查实践,从清查工作的难点问题视角出发,对经济普查清查方法的改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清查工作的难点问题

1. 宣传工作不接地气,成效难。历次经济普查,各级政府都会花大力气开展经济普查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铺天盖地,政府部门都知晓了,但普查对象并不一定知晓,即使知晓,也不受其重视。说到底,我们的普查宣传不接地气,依法行为的理念还没有被社会所认可,官方宣传的点和普查对象的点没有对接,宣传内容侧重于标语、视频等的简单反复,没有实质性内容,只能说知晓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回事,会给普查对象带来什么利弊并无相关宣传,宣传内容不能引起普查对象的重视。

2. 指标设置过于复杂,培训难。从国家至县区,各层级的培训都是围绕着方案和指标进行讲解,就理论讲理论,而且参加培训的多数都是统计系统人员,相对来说还能理解和掌握。但面对大量的基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简称两员),清查指标设置繁多,培训中理论讲解难以讲透,入户技巧难以掌握,现场应变难以灵活,数据填报难以采准。简单说,经普的培训内容和教材面面俱到,但从两员的角度考虑太少,换位不够,由于清查时间紧,培训时间和次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少。

沿岸生活与工业污水,不断侵蚀着水体水质;支流干流的水电站,对流域生态进行着叠加影响;遍布库区的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起着分割恶化的危害。

3. 部门资料规范性差,整理难。部门资料整理工作的好坏,间接影响到清查底册的编制。四经普与前几次经普明显的差别就是充分利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成果,扩大部门数据收集范围,分层级进行收集整理并导入清查数据处理平台。对于审批登记部门提供的单位名录进行比对合并,其他部门数据更新单位比对数据库中的行业代码和单位状态等相关信息。但由于清查底册的指标各部门标准不统一,相同指标的优先选取规则难以简单设定,再加之有些部门数据陈旧、指标内容缺失,部门资料整理难度较大。

2.注重培训效果,提升“两员”采集数据的能力。普查工作的落脚点在“两员”,“两员”工作在一线,既是普查工作的宣传员和联络员,也是普查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更是普查数据的直接采集者。“两员”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访问的技巧直接影响到采集进度和普查数据质量,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我们在高标准、严要求、精选聘的同时,更要注重业务培训的效果。要多层次吸纳普查人才,把业务骨干、普查专家等充实到师资队伍中,精心谋划每一个培训细节,科学制定每一场授课方案。培训要从“两员”视角出发,注重入户访问方式方法,注重现场采集应变能力,做到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试点普查相结合、课堂授课和总结讨论相结合,举实例、重实践,多培训、常交流,提升授课质量,增强培训效果,确保“两员”消化理解每个知识点。

从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认知两大基本维度中的能动性对中庸思维并不具有预测作用,仅社群性的预测作用显著,解释率达15%,F(2,251)=21.21,p<0.01。

3.规范部门资料,抓好整理清查底册这一切入点。清查底册整理是普查机构依据上一年度单位名录库为基础,加上具有单位审批登记权的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行政记录,构成基本的清查底册资料。“不唯底册”“地毯式”清查,这是清查工作的原则要求,但清查底册的作用又是显而易见的。清查底册可以说是普查工作中必备资料之一,在“地毯式”清查之后,比对清查底册,可以更好地减轻基层工作量,做好查遗补漏工作,保证清查工作质量,确保普查工作的高效组织。因此,在清查底册的整理过程中,要发挥部门的联动作用,提出具体工作步骤要求,明确相应工作职责,统一指标表式,规范指标格式。注重强化两个方面,一是强化部门对方案的学习,要知晓哪些单位才是普查对象,切忌乱提供普查单位目录;二是强化部门对资料的整理,要严格规范指标表式和格式,切忌缺项空项、数据陈旧。

清查工作的改进方法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普查的配合度。不能说服人的宣传本质上来说都是没有成效的,对于大型普查,必须对普查对象进行调研,了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有针对性的宣传,力争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我们要明白,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宣传讲究“气势”,只有铺天盖地、人人知晓的宣传氛围中,普查对象才会去了解经济普查。同时要抓住聚焦点,把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无证个体户等调查对象上,加深他们对普查的了解,解除他们的顾虑及抵触情绪,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当然,我们的宣传,除了普查目的意义和常规知识宣传外,还要注重法制宣传,要让普查对象明白配合普查是应尽的义务,不配合会造成什么后果,如列入失信名单等。

4. 单位经营形式多样,找全难。随着市场主体的放宽,单位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以及注册地与经营址不一致的单位大量出现,更有“口袋企业”“抽屉企业”等一些没有固定经营地址的单位,这给普查员查找单位带来了很大难度。究其原因,一是单位注册后实际未经营;二是单位搬迁后未进行部门信息更新;三是环保整治或拆迁改造造成部分单位去向不明,查找困难。往往普查员在“地毯式”清查后,找到的单位不多,比对清查底册开展“查遗补漏”显得尤为重要。

5. 普查对象配合度低,采集难。入户难度大,普查对象配合度较低,这是历次普查都会出现的现实问题。部分普查对象对经济普查缺乏认识,存有抵触心理,更有思想顾虑,不愿意配合、不接受普查、不如实申报的现象普遍存在,担心申报的数据与税费挂钩,担心自己的家底被外人泄露,不愿提供真实情况,持回避态度,拒绝回答相关问题,甚至装糊涂,一问三不知。尽管清查阶段的指标采集不太涉及到经济指标(仅个体经营户涉及从业人员数),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普查员采集数据的难度。

4.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清查数据采集方式的渠道。当前,网络迅猛发展,“三新”经济悄然崛起,只有不断创新普查方式方法,改变单一式入户调查渠道,加强各方数据互联共享,才能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才能有效提高普查数据质量。一是参照工商和税务年报途径方式,开发自主申报平台,鼓励普查对象自行填报(填报期限为经普年份7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对于不在规定期限内申报的,由相关部门做出惩罚。二是强化责任监督,突出政府行为,压实部门职责,在“地毯式”清查后,比对清查底册未找到的单位,依据部门行政记录情况,必须调动相关部门力量,派员协同普查员进行清查和查遗补漏。三是以减轻调查对象负担为导向,在精简清查内容和合理设置指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清查流程,充分借助“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划分普查小区,不断提升清查效率,切实打造高效清查。

经济普查是融业务性、技术性、综合性、周期性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单位清查工作流程繁杂、问题繁多,既有业务性的问题,也有技术上的问题(清查比对处理平台和PAD 采集程序的问题层出不穷),更有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问题。普查清查工作只有各级重视、各方参与、各守其职,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突出重点,才能保障单位不重不漏,切实提高清查工作的数据质量。

(1)探索性创新。“三只松鼠”在创业初期为了迅速抢先进入新的细分市场,采取独特而新颖的营销方式,在电商刚刚起步阶段,很多坚果类企业并未将营销重点转向线上,依旧将重心放在线下,而“三只松鼠”率先在线上注册网店,并未开展线下实体店,在互联网领域展开销售;提出森林食品的概念,定位于“森林系”,倡导“慢食快活”的生活方式,引领年轻消费者的网购方式和体验;在企业全方位塑造松鼠文化,开辟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松鼠文化,开创了中国电商客服场景化的服务模式,从客服到售后,将“松鼠”品牌立体化。这些创新方式对于刚刚兴起的电商平台来说都属于探索性创新活动。

作者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标签:;  ;  ;  ;  ;  ;  ;  ;  

从难点问题视角看经济普查清查方法的改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