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论文_牛雨,景洁琼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论文_牛雨,景洁琼

河南省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内容涉及水利、环境、交通、生物科学等方面。并且加强河道工程治理,具有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当地经济的目的,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管理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水是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而对全国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也就成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调控,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而河道污染、不合理开发等情况都将会影响河道在水资源调控、利用方面的作用发挥,造成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及一系列其他问题。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河道宽窄不适

河道修建有其独特之处,大部分河道修建是建立在原有自然河道的基础之上的,要随河建道,所以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基于许多的自然原因,比如原有河道地势不便,汛期降水情况难以掌握等问题,也有许多的人为原因,例如技术勘测不到位,工程施工不精细等原因,导致河道修建过程中宽窄度不符合防洪抗汛的标准,在河道汛期来临时,缺乏很好的抗洪能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河道清淤不到位

1)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规划不足

很多地方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时只考虑眼前的效用,并没有长远的眼光。河道不是只管一时之用的工程,就跟桥梁建筑等一样,是需要长久使用的工程,因此修建时就做好日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在河道治理工程修建中只考虑能不能防汛,能不能泄洪,对于其他问题考虑不全面。

2)技术不到位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技术是关键,由于缺乏高技术人才或者技术掌握不充分或者缺乏相应技术等问题,致使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很难对清淤工作作出相应的技术预测和构建,缺乏相应技术支持。

2.3人为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由于我国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浆砌块石和混凝土对河岸等硬化手段,这样虽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达到河岸坚固和稳定的目的,但同时也将水和土进行了分离,阻断了水、土、生物等之间的生态循环系统。其次,由于河道施工中,为了加大泄洪能力,减轻工程施工难度,通常会对弯曲河道进行改造,使其变成直道。但这些弯道恰恰是多种生物聚集的场所,这种截弯取直的方法会极大地损害河道生物,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3河道治理的有效措施

3.1修复河床断面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修复河床断面。首先,要做好河床表面硬质材料的清理工作,确保河床上的泥沙以正常的状态出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河道进行分级工作,不同的河道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于一些局部的河段选择复式的断面处理方式,对于河道的拓宽处理工作可以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由于河道的上部护坡、河道的平台过流具有较小的过流频率,因此可以选择种植低矮乔木的方式促进河道绿化工作的立体性,通过采取这些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河道的环境,还能够为河道两边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

3.2修复河道形态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河道形态的修复工作是重中之重。对于存在的天然河道,应该确保这些河道的自然形态,避免河道的自然功能受到破坏。在进行河道的形态修复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以下工作:

3.2.1保证水体的良好流动性

为了能顾保证水体的良好流动性,可以选择在河堤中放入石头的方式,让河流形成一些浅滩或者深沟,有效促进水体的流动。

3.2.2保证河道连续性

为了可以实现河道的连续性,可以选择将直立的跌水进行缓坡改造,可以将年久失修的拦河坝进行清除,通过在河流中进行辅助水道的设置,以及留出相应的鱼道来确保河道的连续性。

3.2.3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在进行河道形态的修复工作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择严谨的治理方式以及修复方案,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及生态物种的同时,将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进去,确保河道形态得到有效修复。

3.3河岸植被和湿地建造

作为河道河岸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起到了保护河岸植被的作用,对于湿地的建造可以使用生物重建技术,确保河岸植被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通过建造湿地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确保土壤能够有效恢复,避免水土造成流失。

3.4河流护岸生态修复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河流护岸的生态修复工作。当前我国的大部分河道,周边的植被景观都乏善可陈,植被景观都非常单一。当前大部分河道选择的构筑形式都是以混凝土以及浆砌块石为原料的梯形明渠,这样就会明显增加河道的硬质化现象。所以,在有效保证河流护岸的防洪效果基础前提下,合理拆除一些阻挡水流的结构,通过建设人造化的断面实现自然形态的修复。还有就是,要学会利用河流生态学的理念适当的将护岸进行加宽以及造弯,有效实现河道的排涝泄洪功能,保证实现河道的生态保护。

3.5生物膜处理技术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生物膜处理技术,将河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生物膜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将微生物附着到膜表面,实现降解的功能。将生物膜处理技术应用到河道治理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生物膜的处理效率,特别是针对水体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以及氨氮轻度污染的,处理效果极佳。在受到污染的河道中利用生物膜技术,能够直接、有效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同时这一处理技术操作非常简单,同时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这一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低。

3.6汲取先进的国外经验

当前我国对于河道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工作还不够全面,还处在一个学习和发展的阶段。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修复技术和治理经验,曾经有专家提出过“生态河堤”这一河道治理理念,利用这一治理理念能够有效将河流的生态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还提高了河流周边生态环境,使得周边的植被生长旺盛,生态得到了极大地修复。

4结语

在当前的治理中,我们面临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改善。河道治理工程是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荣杰,李子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63+62.

[2]郭海云.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9):126+114.

[3]徐世辉.探讨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88.

论文作者:牛雨,景洁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论文_牛雨,景洁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