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高红琴

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5011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骼的脆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容易导致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发病非常普遍,目前还没有我街道范围内,影响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的病因调查,为了研究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范围内,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们通过老年体检时,收集各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控,提供第一手资料,结果如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8月到10月在狮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居民,在充分告知,并自愿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这部分老年居民,除了做常规体检项目之外,增加骨质疏松问卷调查及骨密度检测,本次调查共有 2100名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参加,问卷内容除了涵盖一般基础资料,还包括体质指数、生活方式、每天吸烟数量、每天饮酒种类、数量等、饮茶情况、身体测量值、临床指标跌倒风险评估分、摄入鱼类频率、骨折史等。

1.2具体方法

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老年人群,首先进行骨质疏松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骨密度检测,分别对两个部位进行骨密度检测,左髋部和前后位腰椎片,采用的是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参数以骨矿面密度(g/cm2)表示。

判断标准

T值≥-1.0SD,为正常;T值-1.0~-2.5SD,骨量减少;T值≤-2.5SD,为骨质疏松。

1.3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3.02进行问卷录入,双人核对。采用Excle建立数据库。用SAS9.21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使用方差分析对连续变量的单因素分析,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表示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做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以p<0.05。

2.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获取问卷2028份,骨密度测量1839例,体检数据1631份,匹配后有效样本为1631例。调查的1631例老年人群,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70.86±4.77岁,男性613例,女性1018例;骨质疏松发病率为8.58%。

2.2 老年人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分析

2.2.1 老年人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影响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一般情况

由上表可得出,年龄因素、性别差异、文化程度不同、以往职业情况等都与老年骨质疏松有关(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级相关结果显示,年龄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越严重;教育程度与骨质疏松呈负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骨质疏松程度越低。

2.其他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

由上表可得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体质指数有关,(p<0.0001),体质指数(BMI)≥25 kg/m2的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危险性低于体质指数(BMI)<25 kg/m2的老年人群,说明体质指数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以吸烟、饮酒、饮茶情况为因素进行分析,(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都与骨质疏松有关联。

身体测量值(包括前臂长、臀围和腰围)、临床生化指标以及跌倒风险评估得分均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前臂长、臀围、腰围、rbc、hct、hgb和跌倒风险评估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前臂长、臀围、腰围、rbc、hct、hgb与骨质疏松程度呈负相关,即前臂长、臀围、腰围、rbc、hct、hgb越大,骨质疏松程度越低;跌倒风险评估得分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即跌倒风险评估得分越高,骨质疏松程度也越高。

2.2.2老年人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得到的与骨质疏松可能有关联的变量(选P<0.001)作为自变量,骨质疏松症(T≤-2.5)、骨量减少(-2.5<T<-1)和正常组(-1≤T≤1)作为结果变量,引入三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做多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是年龄,第二是性别,两者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点,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别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要远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因素,运动量等有一定关系。

3.体会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老年居民中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骨折后,特别是髋部骨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人力负担,通过本次研究,丰富了骨质疏松的专业知识,为居民普及防病、治病知识,早防早治,减少危害及并发症的发生。

论文作者:高红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老年人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高红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