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杨虎勇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硫酸镁、甲硝唑、头孢唑林钠等进行常规干预,半夏泻心组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恶心呕吐消失时间、饱胀消失时间、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症状况。结果:半夏泻心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半夏泻心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饱胀消失时间、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半夏泻心组炎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使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慢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089-02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合并胆结石或不合并胆结石,患者多表现出腹部饱胀、黄疸等症状。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尚无有效根治方法,其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和肝胃不和、湿热内阻、肝胆气滞等相关,在治疗上可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改善症状。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组,分析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组。半夏泻心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56岁,平均(38.24±2.71)岁。发病时间1年~6年,平均(2.67±0.43)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2~56岁,平均(38.18±2.67)岁。发病时间1年~6年,平均(2.66±0.41)年。

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硫酸镁、甲硝唑、头孢唑林钠等进行常规干预,50%硫酸镁口服液10ml口服,每天3次,抗感染药物选择甲硝唑、头孢唑林钠。治疗2周。

半夏泻心组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半夏15g、炙甘草6g、厚朴12g、党参10g、黄芩9g、大枣9枚、黄连6g、陈皮6g、干姜5g。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治疗2周。伤阴者加石斛15g,生地黄20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上述方剂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恶心呕吐消失时间、饱胀消失时间、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症状况。

显效:各项症状消失,炎症因子恢复正常,造影检查正常;有效:各项症状减轻,炎症因子改善,造影检查好转;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慢性胆囊炎转归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别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相比较

半夏泻心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相比较[n(%)]

 

3.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胆囊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右上腹疼、皮肤黄疸、发热、饱胀、恶心、呕吐等。慢性胆囊炎多为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所引发,其腹痛和一般腹痛不同,具有持续时间长、伴随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等表现,在食用油腻食物之后症状可加重[2]。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上被纳入“胁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最忌郁滞,情志不舒可伤肝胆,导致肝气郁结和胆失通降,并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3-4]。因此,治疗上需坚持清热利湿、利胆通腑、疏肝理气的原则[3-4]。

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黄芩可清热解毒;黄连、炙甘草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陈皮可疏肝理气消积;党参可温补脾气;大枣可补血安神;厚朴可行气化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利湿、利胆通腑、疏肝理气之功。现代药理学也证实半夏泻心汤在抗菌消炎、解热利胆方面有良好效果,可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5-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硫酸镁、甲硝唑、头孢唑林钠等进行常规干预,半夏泻心组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可见:半夏泻心组慢性胆囊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半夏泻心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饱胀消失时间、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半夏泻心组炎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使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良,刘小利.中医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6):78-79.

[2]肖金权.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95-296.

[3]王青斗.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58-1958,1959.

[4]谭延琦.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189-190.

[5]吴振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41-3642.

[6]王超,孙建光.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6):382-383.

论文作者:杨虎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杨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