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论文_周强

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论文_周强

周强 四川省筠连县中学 645250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知识与信息内容的扩展,进一步丰富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强化史料的合理选择与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而且能够对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有效认知知识内容,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本文主要对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史料运用 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098-01

一、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发挥史料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其中所隐含历史方法态度、历史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快速地走进和认识历史,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激趣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的补充与拓展。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运用那些展现和表达历史故事,对其中所隐藏的一些有益的信息量进行发掘和延伸,重点将其所渗透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思想阐释给学生,将精神之中的深度内涵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故事的聆听中真正领悟道理、提升境界。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全面、详细地讲解给学生,也可以将《鸦片战争》电影作为史料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禁烟运动”是抵抗侵略的重要路径,是维护百姓安危与民族利益的重要手段。可以将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列强的欺凌和侮辱以及先辈们进行的顽强抗争等内容延伸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落后就必然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在榜样和先贤的对标中,更好地从自身做起,不断练就过硬的知识本领,树立浓浓的家国情怀。

二、以精心选择、周密设计为方法科学选择历史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和运用史料需要进行多维度因素的思考与分析,史料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史料一般都来自于典籍中的文学记载或者古书,这样的史料固然有一定教学价值,但却增加了学生基于文本理解中的障碍,因此要进行科学的把握。史料的选择不仅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当助力学生注意力的聚焦,更为重要的是选择的史料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权威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这样的史料不仅有着正确的方向和巨大的价值,而且可以让教师更省时省力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进行史料选择

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助力于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史料选择中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考虑,一些史料包含了较多的文言文或古汉语的内容,一些史料会对学生造成语言障碍、难以理解,这些都应当是史料选择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回避的。在史料选择前,教师必须进行精准性的分析,看看所选择的史料是否能够被学生所吸收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史料进行细细斟酌、推敲,将其作为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进行汉朝历史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选用了“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由于这一史料中“醇”“驷”两个字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该史料的选择存在一定问题。如果选用该史料,教师应当充分地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其中,对于“醇”“驷”两个字的基本含义进行认真的讲解阐释,这样学生就能够读懂史料,也能够明晰汉朝初期经济社会的衰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生活化方向为切入进行史料选择

在进行这一类别素材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入一些能够充分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化史料素材,可以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些漫画、图画或是图片等,这样的史料不仅能够紧抓学生的眼球,而且可以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在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将一些音频类、视频类、图画类的史料信息适当地引入其中,在教学推动上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在进行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列强纷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可以借助历史漫画作为史料,将以漫画为引导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漫画及问题的作用之下提升认知水平。比如,可以将《时局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图中的每一个动物分别代表了哪一个国家?各种动物所在的位置表明了什么样的寓意?看了这幅图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由于图片较之于问题能够带给人更多的视觉冲击,学生们都能够认真观察、细致思考图片以及提出的问题,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信息,明白了当时的史实,对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是极为有益的。

(三)以高考试题为基础进行史料选择

高考试题史料最典型也最具权威性,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历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史料选择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史料实现知识内容的快速理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进入到高考题的思考状态之中,提升史料运用和教育教学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进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2016年全国文综I卷中的26题引入其中:“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这样的史料就能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史官制度进行科学、真实的反应,在史料的引领之下,学生能够感受历史的不同角度和视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拓展学生历史知识认知。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科学运用史料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不合理,因此,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史料运用技巧策略的指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研读史料,加强理解辨析,一些重要的史料更是要让学生细嚼慢咽、深入领会。在史料的运用中一定要伴随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以问题为引导理解史料,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助力问题解决。比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问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然后以关键词为指南进行史料的思考与分析,最后让学生对史料中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与整合,让学生充分结合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比如,在鸦片战争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如下数据图作为史料,让学生认知从1820年至1839年西方向中国输入鸦片量迅猛增长,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鸦片的大量输入带给中国的影响的是什么?林则徐禁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国人健康状况下降、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腐败、大量白银外流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史料在助力学生知识认知、反映时代背景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梳理与问题的解决。

结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史料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让学生在史料中直面、触摸、感知历史。教师应当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科学选择史料,以生活化方向为切入灵活选用史料,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科学运用史料,让史料充分帮助学生历史探寻之路、明晰历史事件之意、洞悉历史人物之真、把控历史思维之实,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轩明.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17).

[2]张友善.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黑河教育,2012(11).

[3]张梅芳.高中历史教育中史料的应用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

[4]杨娟.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30).

[5]陈刚.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探究[J].高考(教育探索),2015(5).

论文作者:周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论文_周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