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模式对宁波中小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杭州模式对宁波中小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诸国樑

摘 要:对于“硅谷模式”化下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离不开金融融资的支持。浙江省中小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开放金融融资渠道积极促进浙江省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杭州的科技金融蓬勃发展更是成为浙江省中小科技金融的代表,结合杭州中小科技发展模式,为宁波市科技金融的转变给予借鉴,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宁波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进行考察并研究的基础上,对宁波市中小科技金融发展作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浙江省中小科技金融;政策担保;金融融资;杭州模式

一、中小科技金融背景及现状

1.中小科技金融背景

历史背景下的产业革命、日本上世纪中末期科技复兴、韩国“汉江奇迹”、现代信息化“硅谷模式”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科技创新需要与金融相结合,其紧密有效的结合,才能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不断的支持。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发动机,但是由于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门槛高,使得其成长受阻。

2.宁波中小科技金融的现状

宁波市作为全国中小企业数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和准一线城市,为促进宁波市从制造型轻工业的第二产业向科技创新服务化第三产业的转变,政府扩大宁波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更是成为继本省杭州市后第二批金融试点城市。

在推動中小科技企业与金融相互结合方面,近年来,宁波市科技金融工作逐渐创新探索,不断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宁波银监会为深化成效,共设立了5家科技专营支行,并不断扩建,将于2018年将超过十家。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引导科技金融,开始着重加强科技信贷、保险、担保的结合,配合科技信贷风险池,针对中小科技企业起步资产少需求资金多的特点,有效地分担了信用风险。宁波成为试点城市,为宁波市社会各界对科技金融结合日益创新完善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虽然这几年宁波政府与社会各部门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做了不少努力,但是这些政策仍然不够成熟,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的相互作用以及科技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仍需不断借鉴相似的杭州的发展经验,并不断改进。

二、宁波市中小科技金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即使宁波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最近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仍有显著的问题。

1.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模式有些单一保守

宁波市科技金融始终以政府主导型模式为主,科技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中小企业很难享受该待遇,而其他的融资模式渠道较少,更是缺乏普及性。由于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的不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对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无法提供贷款,易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风险分担较少,负债企业只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这一点略像“温州模式”)。由于银行金融机构不愿为高风险的中小科技金融提供主动的放贷,使得中小科技企业开始偏向于寻求门槛较低的高利贷,使得信用风险大大增加,导致恶性循环。

2.重科技创新不重视金融创新

政府偏向于重视科技创新,忽视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重要性,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拔地而起,但是却没有完善的金融产品金融体系来建构企业融资体系,并过于依赖传统金融体系。由于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漫长而充满未知性,风险性较大,要求需要金融机构对其在过程中提供担保和支持服务,而传统金融机构因为体系的不完善,且风险较高,不愿意为其提供一定的担保服务。这时候金融体系的创新便体现出来了,然而有一定的政府支持的中小科技企业担保公司发展有待加强,类似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于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一整套服务的专业机构的缺少,风投公司数量也较少,制约了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形成,阻碍了资金的流动性

3.缺乏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对于科技与金融的相结合需要一定既有高新技术知识储备,又有先进管理理念,且具有一定的金融从业能力的人才,最好有既了解宁波市金融市场体系,又深通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市场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可以对推进政府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政策完善献计献策,并对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杭州中小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和启示

1.杭州中小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杭州将科技金融的财政体系的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取得显著成效,并不断创新完善,成为全省更是全国科技金融建设的领头羊。其成果的主要归因于杭州市的科技金融发展方针遵循“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其具体表现为政府、银行、担保部门之间分工合作、联合行动。政府指导企业融资资金的使用方法,金融机构负责资金的流通,并引入高新科技担保公司来优化其整套服务结构。为了落实到处,杭州市特意建成了投资服务中心和融资服务平台。具体特点如下:

(1)主要以财政间接为主体。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财政的间接投入使杭州逐渐完善构建为“无偿资助-引导基金-政策担保-科技贷款-投资结合-还贷周转-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引导体系。

(2)将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定位为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和财政间接投入的重要依托。

(3)出台相关方案政策表示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尤为重视。

2.杭州中小科技金融发展剖析

(1)科技金融的相互结合及其政策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总体方向,详细并落实到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2)政策性融资的支持,构成完善的政策金融体系,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的信用资金和来自社会的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之中,起到主要的助推作用

(3)信用担保体系是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放大器和支撑点。引进专业的信用评估担保机构。建构完善的担保体系,让专业金融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担保,降低贷款风险,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放心地为企业融资,让担保资金和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4)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这个资金池,加大科技企业创新资金的流动性,加速其发展。

四、结合杭州模式优化宁波市中小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

1.將科技与金融紧密连接,共同重视,改善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方式。确保其财政科技资金的不断增加,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并深化对其资金的监督管理。改革宁波的科技创新基金,将部分基金转化为风险池基金,并将一部分划给高科技担保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共同风险基金,共同分担风险,让高科技担保公司为中小科技企业担保,并更有效地提供融资服务。

2在推进政府资金引导为主的科技金融结合模式的同时,完善宁波市银行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创新的金融主体,并以风险投资市场和资本市场为辅,形成较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可以适当的发放中小科技企业的债券,吸引投资者的购买;在此基础上,发展以风险投资为主的创新金融模式,取消政府的直接融资以及贷款贴息;同时,也可以吸引民间资金互助。

3.完善政策担保体系和信用评估体系。宁波市政府可培育一批政府占主要股份、专业性强、运营高效合规、有一定影响力、实力较强的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以这一批为主要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机构,也可鼓励并引进其他的业务更加成熟的担保机构为辅、构建由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风险补偿金组成的完整担保体系。坚持政策性功能定位,强化公司中小科技企业的担保增信能力,积极为专项中小科技科技金融资金提供增信支持,完善风险分担体制。建立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由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企业等联合建立包括信息征集、信用评级、信用管理等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诚信制度,解决政府、投资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可引入专业金融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

4.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制的激励,慈溪杭州湾开发区和宁波高新区等宁波高科技开发区,应当以一定的激励政策,如降低营业税和低租金的方式吸引商业银行在园区内成立科技银行,为园区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信贷融资提供便捷。鼓励各金融服务机构在园区成立营业点,为中小科技提供金融服务指导,并由此向外推广。建立科技创新大赛,增加那些有着一定科技创新前景的优秀中小科技企业投资吸引力,从而增加融资渠道。完善工作环境,以高薪优越的条件吸引科技金融型人才来工作创业,优化科技金融人才结构。聘请科技金融专家对宁波市考察并给予一定的科技金融发展改革指导。

5.建立完善的高效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结合宁波市自身的发展情况,大力支持完善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扩大政策合作关系,来指导科技金融市场,支撑科技金融体系,为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战昱宁,赵玲.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体系研究--以杭州为例[J].杭州:公共财政研究,2017,(1).

[2]李心丹,束兰根.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标签:;  ;  ;  ;  ;  

杭州模式对宁波中小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