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研究_物价指数论文

地区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价指数论文,地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2)04-0060-03

一、编制地区物价指数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各种物价指数,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方向和幅度,这对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了解经济形势,制订正确的经济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反映出不同地区价格水平的差异程度及差异的变化,现行的各种物价指数均无能为力。因此编制一个能反映价格水平地区差异的指数是十分必要的。

地区物价指数又称空间价格指数,是反映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的指标。地区物价指数与时间物价指数一样,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通过编制地区物价指数可以反映出各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和价格结构特点,为我国价格改革探求出路,同时也能反映出各地区货币购买力的差异及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为国家制订分配政策及研究工资、价格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编制地区物价指数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物价指数体系,为价格决策和价格的宏观调控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二、地区物价指数应遵循的原则

1.特征性

地区物价指数的权数应代表对比地区的支出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这就要求在这两个地区的样本中包括的项目是最有代表性的,所用的权数应尽可能符合这两个地区的消费模式。

2.无偏性

由于采用不同的指数公式,或使用不同的权数,会得出不同的指数结果,造成数值上的偏差,这种偏差直接影响各地区在比较中价格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计算地区物价指数时,应尽量消除这种偏差。

3.传递性

如果表现三个或以上地区中任何两地区的物价指数,应同通过各地区与第三地区比较所得出的结果相同,即:I[,jk]=I[,jl]÷I[,kl],这里I为地区物价指数,j,k,l分别代表地区,I[,jk]是以k 地区为基准地区j地区的物价指数。

4.因子互换性

对某项商品两个地区的价比乘以销售量比应等于两个地区对此项商品支出的比率,即

p和q分别为价格和数量,i为第i种商品,j和k分别代表地区。

一个完美的地区物价指数应遵循上述几条原则。不过任何一个指数公式都不可能满足上述每一条原则,它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缺陷。在实践中,应根据现在的资料和条件,以及编制地区物价指数的目的与意义,选择相应的编制方法。

三、地区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地区物价指数编制方法可分为利用双地区物价指数建立地区物价指数和直接建立地区物价指数两类方法。前面是在所比较的各个地区中,计算任意两个地区的地区物价指数,以反映出地区间物价水平的差异,后者是各地区都在同一个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反映出各地区物价水平的相对差异。

1.利用双地区物价指数建立地区物价指数

双地区物价指数是编制地区物价指数的基础。在计算双地区物价指数时,是按统一标准将构成代表品的项目分成像食品、衣着、日用品……等这样的粗类目,再将每个粗类目分成下一层次的细类目,每个细类目要选定若干种商品和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价格数据是计算的基本数据,而数量数据收集是比较困难的,往往利用价格去除支出额得到。

计算双地区物价指数,第一步是计算每个细类目的类目物价指数。设第i细类目包括A个商品项目,其类目物价指数就是i 类目中诸项商品价比的平均,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地区的地区物价指数,将计算结果填入下面地区间物价指数表,通过此表可反映出各地区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程度。

地区间物价指数表(单位:%)

2.直接建立地区物价指数

直接建立地区物价指数,可借签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中的吉尔里一卡米斯方法(注:I.B.Kravis,Z.Kenessy,A.Heston,R.Summers,《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Gross Product and purchasing power》,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计算双地区物价指数,而是用平均国家价格方法,即对每一细类目商品都计算一个平均国家价格,有了平均国家价格就可据此计算出各地区相对于平均国家价格水平的地区物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Q[,i]为所有地区第i类目总量,q[,ij]为第j地区第i类目的数量,e[,j]是第j地区按本地区价格计算的总支出额,e[,ij]是第j 地区按本地区价格计算的第i类目的支出额。解此方程组,就可同时得出每个类目的平均国家价格和每个地区的地区物价指数。

标签:;  

区域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研究_物价指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