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四川 南江 6366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腰椎间盘出症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120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n=60)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8.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JO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腰椎间盘出症;神经根粘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可对周围神经产生严重压迫,手术方法能够有效解除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但是术后硬膜周围易发生纤维化表现,进而导致神经根与硬膜发生严重粘连,使神经根及其周围的活动范围受到明显限制[1]。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早期康复护理工作意义重大。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120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分析其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总结护理效果,现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所选病例均满足腰椎间盘出症相关诊断及治疗标准,且患者意识清晰,能够自主沟通,符合手术相关操作指征。数字随机法分组,观察组(n=60)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63±3.47)岁。对照组(n=60)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55±3.52)岁。所选病例病情明确,对诊疗方法、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知情。纳入标准:(1)能够主动配合临床诊疗工作者;(2)肝肾、心肺功能正常者;(3)无恶性肿瘤疾病者。2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2]
研究内容及病例收集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规范,病例排除标准:(1)不满足手术操作指征者;(2)多种因素致中断治疗者;(3)其他原因致依从性较差者;(4)合并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及器质性病变者;(5)合并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判定,结合患者实际需要,给予对症护理。与此同时,严格执行医嘱,为患者做好各项术后护理干预工作,减少术后安全隐患,提高术后护理工作质量。
1.3.2观察组
本组患者接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后康复干预方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术后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被动训练:手术结束后当天,护理人员及时深入到患者所在病房,帮助其行被动训练,注意被动训练应在麻醉药效彻底消失后。结合患者身体情况,适当对被动训练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术后第3d,要求患者开展直腿抬高训练,训练时取仰卧位,协助其做好膝关节伸直锻炼。术后1周,护理人员对患者抬腿训练进行指导,角度控制在70°左右,每天训练次数控制在3-5次,每次抬腿时间至少维持在20-30s。
(2)主动训练:术后第2周开始,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督促作用,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主动训练。例如,抱膝屈髋训练,每次维持90s,每天10-20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腰腹功能进行训练,可采用三点式或五点式等方式进行锻炼。注意早期康复训练应以患者实际耐受力为准,并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及强度。除此之外,告知患者尽量不要弯腰负重,视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可在日常训练中添加腰背肌肉项目。
(3)镇痛护理:作为护理人员,除了做好上述被动、主动训练指导外,还要关注患者病情,做好局部护理,减少皮肤受损。与此同时,若患者在冬季就诊,护理人员则帮助其做好保暖护理,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在开展早期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做好镇痛护理,严格按照医嘱,预先使用止痛类药物,缓解其疼痛感。
(4)预防性护理:作为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尽早开展肢体功能训练,根据其耐受性,为其实施早期功能恢复,满足患者预后需要。手术切口愈合后,选择适宜弹力绷带,并对如何使用进行指导。做好预防处理,避免残肢畸形,指导患者正确体位,教会患者关节活动的方法,并对其开展肌力训练。
1.4评价指标[3]
对比2组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情况,做好详细统计。与此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情感、精神等方面,取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随访3-6个月,采用JOA量表对患者腰痛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腰痛功能恢复越好。
1.5数据统计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神经根粘连2例,神经根粘连发生率3.33%。对照组术后神经根粘连11例,神经根粘连发生率18.33%。χ2值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χ2=5.039,P=0.012)。
2.2预后效果比较
对2组患者开展随访工作,时间3-6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JO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长期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合并症,应在患者术后尽早为其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开展对症康复护理,并且通过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等多方面指导,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的预后方案,符合患者预后需要,对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8.3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术后及时为患者开展对症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神经根粘连现象,为患者创造更好的预后条件。与此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JO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上述分析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腰痛功能功能评分,侧面反映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使用优势。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长期生活质量,目前手术疗法是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易合并神经根粘连现象,制约到患者的正常预后。术后积极为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康复护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对患者安全就诊及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96-97.
[2]谭红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90-1291.
[3]张萍.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J].华西医学,2012,27(7):1077-1078.
[4]刘红侠.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9):1238-1239.
论文作者:何江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神经论文; 个月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