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带你走进真语文论文_芦玉梅

让阅读带你走进真语文论文_芦玉梅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团结路小学 0340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老师们正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当然,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万变不离其宗,教师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归根到底,还得回归文本。那么,如何解读文本、参透文本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

关键词:文本 阅读 学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加强阅读,才能走进作者内心的真实世界;只有加强阅读,才能领略作者所展现的奇丽风景;只有加强阅读,才能明白文本所要阐释的内涵;只有加强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的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阅读教学必须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下面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任务。教师要更新阅读观念,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实际出发,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善于了解并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善于根据共性与个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开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舍取阅读对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舍取学习对象,他们会感到很轻松,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好,就会体会出其中的真滋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要以老师的喜好来要求学生,也不要为维护课堂纪律而拒绝自由发声读。

二、创设个性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

课堂上难以听到学生朗读的声音,难以听到学生交流、表达的声音,更不要说那种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这是新课改面临的一个实际的并且也是最难改的事实,它涉及到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学习性。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只有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大胆培养学生的课堂交流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独到见解,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思维,发展个性。如我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我让学生们自由读、分角色读、带着感情读。慢慢地,学生们在一次次的读中体会到小柳树的骄傲、刻薄,也体会到了小枣树的善良、谦虚、宽宏大量。是读,给学生带来了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感悟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心态对待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差错,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自己的设想,这样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柳树呢还是喜欢小枣树?”同学们纷纷回答说:“小枣树。”我说:“为什么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列举出来小枣树的种种优点。这时,班里一个平时最不好发言的同学站起来,慢吞吞地说:“老师,我喜欢小柳树。”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了锅,同学们纷纷指责他。他理直气壮地说:“小柳树知错就改值得我们学习嘛。”当时,我也被他的一席话震惊了。但仔细一想,人家也说的对呀!我顺势鼓励了一下这个同学。的确,这个同学的回答与众不同,但这何尝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呢?我们不能只看到正面的东西,应该激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以正压反。对这个同学勇敢地提出不同见解应予以鼓励和倡导,应尊重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所以,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文本和教师,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我是让学生课前预习的。当他们看到题目时,就会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谁送谁?”“在哪儿送的?”“怎么送的?”“去哪儿?”等等。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文本。文中没有的,就去查找资料,看文中的注释,看插图,和同学讨论,通过这些途径,慢慢找到了答案。学生们的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阅读——设疑——阅读——解疑。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都在读中完成。是阅读给他们带来了新知识。

五、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论文作者:芦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让阅读带你走进真语文论文_芦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