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成效观察论文_刘晓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0)【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治疗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对比肢体功能改善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肢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上肢功能与下肢功能评分更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利于患者康复。【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改善【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98-01
急性脑梗死是因为脑部血液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是血栓导致,血管变为狭窄或是闭塞,造成脑供血不足发病[1]。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肢体功能障碍,预后情况与护理干预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改善的效果,选取54例患者研究对象。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治疗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17:10,年龄在59~71岁之间,平均(62.33±5.55)岁;出血性脑梗死有15例,缺血性脑梗死有12例。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在57~69岁之间,平均(60.75±4.92)岁;出血性脑梗死有10例,缺血性脑梗死有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梗死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给患者进行常规翻身护理(避免出现下肢静脉曲张)、遵医嘱用药护理等。1.2.2试验组在常规组患者的护理下加用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步骤如下:(1)康复计划:医护人员根据每个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例如:患者在采用维持肢体功能时的体位时,按摩患者肢体,帮助患者进行训练,避免出现不良反应。(2)心理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为突然性发病,肢体功能出现障碍,会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巨大影响,均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热情的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想法,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协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时刻尊重患者,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关心鼓励;共同战胜疾病。(3)摆放功能位:①仰卧位时,将头部置于枕头,患肢为外旋伸展状态,手里握纱布卷;肩部内旋15°外展50°,前屈40°,在肘部垫一块软枕,使肩关节抬高并向前。在患者臀部和大腿垫上软枕,髋关节向内收外旋,使膝关节屈曲,足部抵枕保持功能位。②患侧位时:躯体向后方旋,枕头放于后背部;患侧的上肢向前伸展,和躯体呈现>90°的 角度,前臂向后旋,下肢稍曲,脚掌部和小腿保持垂直,将健侧的上肢放在上身。③ 健侧位时:将头部置于枕头上,患者躯体和底面呈现角度为90°,枕头支持偏瘫的上肢,在患者的前方上举100°,腕部和指关节时呈现伸展位,健侧的上肢确保舒适,下肢置于床上;患侧的下肢放于枕头上,(4)功能训练:尽早进行训练,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将肘部伸直,下肢呈现中立位,避免外旋;五指分开进行交叉手指训练;协助患者平躺,将双手放在身体的两侧,医护人员压住患者两足,抬高臀部,两膝并拢起。1.3观察指标将护理前、护理后2周、4周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与下肢功能评分作为观察的指标(采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越好)[2]。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1.0分析,研究得出数据用()表示,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肢体功能评分护理前,比较两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但是试验组评分更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p<0.05,上肢功能评分见表一,下肢功能评分见表二:表一: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2周 护理后3周 常规组(27例) 21.37±4.32 35.66±3.39 57.77±4.44 试验组(27例) 20.73±3.98 45.32±3.76 67.89±3.33 t 0.770 13.492 12.894 p 0.443 0.000 0.000 表二: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2周 护理后3周 常规组(27例) 8.86±1.12 12.22±1.13 17.54±2.23 试验组(27例) 9.01±0.98 17.85±2.21 22.43±0.26 t 0.713 16.039 15.402 p 0.478 0.000 0.000 3 讨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急骤,常在安静时或是睡眠状态时发病,在1h内或是1~2d疾病达到高峰[3]。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并出现吞咽困难等多种症状。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发作后,待病情稳定开始做康复训练,否则会造成再次梗死[4]。肢体功能障碍是指人体的某个部位或是某处不受思维支配。康复护理指通过对残疾者训练,减少致残造成的不便,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至生活自理。本次研究从制定康复计划、心理护理干预、摆放功能位、功能训练等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给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是为了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患者肢体训练,是为了增加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自理的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改善预后状况。此次研究得出: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肢、下肢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但是试验组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更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p<0.05。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利于患者康复。参考文献[1]王玉霞,樊静.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9,43(10):1661-1663.[2]田沙沙.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保健文汇,2019,(3):89-90. [3]张杰.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0):214-215.[4]倪群.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7):100-101.

论文作者:刘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成效观察论文_刘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