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

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

唐文跃[1]2003年在《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景观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景观方面的研究刚起步,理论和方法都滞后于景观建设实践,导致许多城市的景观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甚至走入了某些误区,也逐渐丧失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城市景观的研究,为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目前我国学者大多从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即具体的规划设计)来研究城市景观建设问题,而这不足以指导整个城市的景观建设,应该加强宏观视角的研究,探讨把景观建设融于整个城市建设中的措施与途径。为此,本文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景观演变的特征与规律,总结了城市景观演变的机制,即:生长机制、规划机制、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21世纪的广州城市景观建设应该采取贯彻“场所精神”、实施叁维的规划控制、引入景观管治理念、推进景观产业化等措施来进行,以创造富有特色与个性、深受人们喜爱的城市景观。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归纳演绎法和实地考察法。本文主要从大量文献资料中去认识和再现古代和近代的城市景观,分析归纳其演变特征、动力因子和演变机制。对于现代城市景观,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和实地考察等途径形成感性认识,在分析广州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景观建设的措施。 本文得出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主要有: (1) 发挥生长机制的作用、围绕“场所精神”来进行景观建设,有利于形成与保护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 (2) 城市规划设计在未来城市景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该改当前的“二维规划”为“叁维规划”,以适应景观建设的需要。 (3) 应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引入管治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4) 市场机制是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主动力之一,应该走景观产业化发展之路。但必须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市场的引导,同时也要加强景观资源的产权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刘锐[2]2017年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叁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叁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叁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叁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叁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潘建非[3]2013年在《广州城市水系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州处于南海之滨叁江总汇之地,历史上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城市的发展变化一直与城市水系的演变息息相关。广州城市水系空间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代水系空间建设从宏观到微观所面临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以广州城市水系空间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中的城市水系空间是指在同一个城市地域内,通过河道、湖泊等水系要素联系起来的所有滨水空间的集合。论文的研究始终以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基础,研究的时间界限从古代广州建城起至今,重点在现代;以广州城市建成区为基本的空间范围,重点以广州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边缘区为主要的地域范围;采用文献研读与考证、实地考察、区域文化学方法、问卷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第二至第六章共五部分: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来梳理广州城市发展与水系演进的过程。分析研究关注横向的空间形态变化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纵向的发展规律。其中自然环境因素是整个发展过程的大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因素,社会经济、规划思想和人文因素将是影响未来广州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水系发展与城市关系的回顾,提供历史的借鉴,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叁章从物质形态的层面分析广州城市水系的构成。分析研究既包括整体的地貌形态、与绿网、路网结合的新姿,同时针对珠江广州河段沿岸空间、水乡聚落空间和水乡景观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第四章从工程实践的层面,分类对江河水系、河涌水系和湖泊水系各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既有从宏观角度分析其与城市发展、结构调整的关系,又有在工程具体实践中对于历史文化、城市肌理、居民生活、生态环境、景观特色等方面的处理,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使用后评价。第五章从建设实施层面,本着生态和景观为主导的原则,选择从断面形式、护岸结构、结合水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叁方面来研究本地化的技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各选择具有典型场地特征、实施效果好、应用前景广的案例进行分析;既注重单一技术方法的原理介绍和应用效果分析,也介绍根据不同条件综合运用的效果。最后,论文在以上四大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城市水系空间建设的实施途径进行探析。结合广州市的实际,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从政策法规、设计策略、技术支撑、公共管理制度、评估反馈激励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广州这个个案,以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一个崭新的方向。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广州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进程,并将古城水系各阶段的形态在现代地图中逐一印证,丰富和充实了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同时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对于个案的分析和总结也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远景[4]2013年在《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演进。随着全球性的信息和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社会正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明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为了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新的时空观念和信息化城市形态出现,扩展与延伸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理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产业发展、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和社会活动等变化,将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也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动向,信息技术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和特征,是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基础。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为城墙束缚时、城墙消失后和改革开放后叁个阶段进行历史再现,据此分析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然后对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动向进行分析,广州城市规划在思路理念、职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城市规划成为主导因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凸显。最后,结合前文分析,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趋势。在信息时代,信息流强化了广州城区、组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城市之间形成复杂的依赖与竞争关系。产业布局转移,带动城市空间形态扩散及中心区功能升级。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空间虚拟化,而办公空间可以更加自由灵活。网络购物兴起对传统商业产生部分替代效应,促使广州一些传统商业的倒闭或转型。新型的多功能商业业态得到发展机会,城市商业形态多元化转变。信息流对居民的交通出行产生部分替代效应,同时使物流交通增加,推动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城市用地更加混合与兼容化,网络产生的各种虚拟空间与物质空间迭加,城市功能空间将更加复合。

陈怡[5]2018年在《以城市公共空间界面为切入点的自适应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界面既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参与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渠道,它在形成结果上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交界面,在形成过程中则表现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地带。以往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界面的设计方法研究,多是从中宏观的城市尺度和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视角出发,将其当做独立的设计对象来展开分析,而笔者更倾向于将其看作深入认知建筑和城市双向互动关系的切入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立足于城市公共空间界面的丰富内涵与形成机制,在单体建筑设计的可控范围内,寻找并归纳有益于建筑单体适应、反哺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法。城市公共空间乃至整体环境的形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引导,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响应和发展,在个体经济和社会行为越来越活跃的时代,两者协同并进,才能形成有机、多样、长效的结果。研究首先通过回溯以往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理论,确立自适应建筑设计的行动立场。“自适应”建筑设计不是对传统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否定,而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它意味着建筑单体需要基于现实条件,务实稳健地组织适用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资源来调适自身的性状,在满足建筑自身设计诉求的同时,也能够与整体环境协调发展,并为整体品质的提升贡献自下而上的力量。当一个建筑在具体环境中实现了“自足”和“关联”,我们就可以说它完成了对环境的“自适应”。其次,研究从“城市公共空间界面”这一兼具综合性和操作指向的对象切入,认知自适应建筑设计在不同维度和不同范畴面临的常见冲突。在厘清行动立场和工作语境的基础上,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单体项目设计的可控范围,为执业建筑师归纳出一系列可操作的自适应建筑设计模式,由此建立起“宏观价值取向”与“微观设计手法”之间的思维桥梁,并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揭示这些设计模式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机制,即这些“基因型”的模式可以调度哪些设计策略与设计手法,来调适自身的性状,继而达到优化城市公共空间乃至整体环境的目标。

吴薇[6]2012年在《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武昌是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之滨的一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叁国时期孙权筑夏口城始,历经郢城、鄂州城、武昌城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成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元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一身,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武汉叁镇(武昌、汉口、汉阳)在其后一系列的军事、政治事件中被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国中期,叁镇合一建立了武汉市,并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新首都。虽然其后分分合合,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叁镇还是稳定地结成同一个城市型政区——武汉市,武昌成为这个新的湖北省省会城市中的一个城区。作为“首义之城”以及华中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昌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城市史的研究领域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缺乏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史研究。为了使这个研究更加深入,有必要建立起广泛的、涉及各个层面和类型的城市个体的基础研究。本文就是这个基础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当代武昌的城市空间结构中仍然保留有相当大部份的近代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成当前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无疑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强城市历史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武昌城市发展以及武汉叁镇关系的变迁为基础,重点研究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关于武昌城市史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基于城市形态的多层次含义,提出论文研究内容框架。第二章,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与形态基础。以地方志、古地图等为依据,梳理了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并对明清武昌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第叁章,区域视野中的城市近代化发展。梳理了武昌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表明晚清时期武昌城市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之中,武汉叁镇也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机制的转变最终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第四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根据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对武昌城市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作纵向梳理。第五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为使形态的分析更有针对性,论文借鉴西方形态类型学方法,建构了“从城市到街区再到建筑的叁个层级系统,内含7个形态要素”的研究框架,以期通过对不同层次空间的解析达到对城市空间形态整体且深入的认识。第六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影响因素分析法,从政治政策与军事、经济技术、环境与防灾以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对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论文的研究有叁个创新点:第一,首次从区域视角分析、揭示了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典型性与特殊性。第二,基于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重大历史事件的探析,以“突变”与“渐变”相结合的文化节点划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阶段,真实且清晰还原了演变的历史过程。第叁,对于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研究框架,是对借鉴西方类型形态学理论发展适合中国城市研究和对城市设计有指导作用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的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综合特征的多层级解读,为深化和加强城市历史保护规划和景观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支持,对于当前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

唐崭[7]2012年在《近现代重庆市渝中半岛城市形态演进研究》文中认为对城市形态展开研究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近来,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与城市人口都在飞速增加,进而促使城市用地增长、城市空间扩展以及城市结构重组等等,这一切正推动着城市形态的快速演变。鉴于此,论文就当前地方性中心城市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重点选取重庆市渝中半岛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历史背景及城市空间的扩展作为切入点,对近现代渝中半岛城市形态的演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历时性研究,重点在于发掘其演变的轨迹、特征、问题及动力机制,归纳其物质形态特征等。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中半岛城市形态的未来可能性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对今后重庆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论文包括结语在内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概括了论文研究的背景、范围界定、意义、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就渝中半岛近代和现代的城市演变轨迹为重点,从其时代背景着手,从宏观的角度客观的描述了各时期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其空间结构是如何变迁的;第叁章和第四章是研究的重点章节,它们分别论述了城市形态理论的两个层面是如何在近现代渝中半岛城市形态演变中表现的。首先第叁章,针对前一章近现代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对影响其城市形态的动力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并对渝中半岛城市形态演变特征进行了总结。第四章,选取了城市建筑形态、城市交通道路形态以及城市景观形态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第五章,针对目前重庆城市形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现实问题,以史为鉴,对重庆未来都市区城市形态发展的背景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以上内容,对渝中半岛城市形态的未来构想进行了分析。

陈柳[8]2015年在《明清郴州古城营建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郴州地处五岭百粤之交,始建于汉王五年(前202年),设立郡城的历史在湖南省仅次于长沙,是湖南省首批公布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郴州地处湘、粤、赣叁省交界,是湘江流域南向水运的终点,湖南通往广东的水陆转换的节点城市。城市地理位置特殊,文化形态多样,建城历史悠久。论文以城市史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史论结合,综合研究了明清时期郴州古城营建的历史,是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史研究的有益探索。研究系统分析了郴州古城之时空背景。从古城选址、政区沿革、文化演变及城市形态基础四个方面对郴州古城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古城的军政区位、经济区位及生态安全环境是其选址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古城所辖范围在历史中呈逐步缩小的趋势,体现了在山地环境下军政职能管理的困难。古城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核心,越楚文化、湖湘文化影响下的南岭山区文化,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汇的特点。古城较为规整的城市形态早在汉代既以基本建立,并在宋代建立了城市的基本街巷网络。漫长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明清郴州城市营建的物质与人文基础。明清时期郴州古城营建研究,首先从“时间维度”探讨了明清两代古城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郴州城市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末之前,城市发展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城市之规划。第二阶段为明末清初,为战争破坏与战后重建时期,在朝代建立之初官员与士绅成为城市营建的主体,城市营建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原则。第叁阶段为清代中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人与普通市民对城市的影响逐步凸显,“自下而上”的营建方式影响着城市的扩张与演变。第四阶段为清代末期,不同类型的新型建筑在城市中大量出现。郴州古城营建体现了官员、士绅、商人及普通居民等不同群体对城市秩序的多种表达。郴州古城在时间维度上的研究突出战争与经济对城市演变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城市发展与战争、区域交通变迁、国家经济政策及城市经济环境的关系。明清郴州古城营建史“空间维度”的研究主要从城市网络、城市形态与城市建筑叁个层面展开,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视野。宏观层面立足于城市网络体系研究,探讨郴州与上级城市的联系及对下级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郴州城市军政、交通及经济网络的研究,分析了郴州在古代城市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了城市网络与城市规模、军事布局及发展轴线的内在关系,揭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中观层面立足于郴州城市空间形态,突出明清郴州古城营建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与发展动因。微观层面立足于城市建筑景观,突出郴州古城建筑的选址、建设与景观特点。在对明清时期郴州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建筑进行研究时,通过发掘自然地理及城市文化对城市营建的影响,突出了城市的“地域空间特征”。郴州作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山地城市,形成了由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生态景观共同组成的古代城市生态景观。城市生态景观具有内向性、网络化、小规模、密集分布等特点,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形成了城市的地域性特征与市民归属感。城市史研究工作是建立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不仅研究郴州古城发展演变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而且研究古城城市网络与城市形态发展的特点,在比较中体现古城营建的地域特征,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边文娟[9]2015年在《基于新文脉主义的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风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色彩问题凸显,随着城市色彩规划的兴起,色彩污染逐步得到缓解,但由于研究视野的局限性使城市色彩研究进入了瓶颈期。当前城市色彩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整体、全面的研究视角来整合提升理论成果与实践方法论,以促进城市色彩全方位、立体化,可持续发展,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色彩规划,从而致力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色彩是城市文脉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城市文脉传承的显性因子,反映了城市文脉积淀的本质。因此基于以上发展困局以及实践需求,将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做为研究重点,从文脉延续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城市色彩的传承与嬗变,通过引介新文脉主义,结合城市色彩理论、城市自组织,生态学等理论,提出以推动城市色彩基因再生为目标的“城市色脉”理念,并阐述其内涵外延、形成因素以及特性,将已有的城市色彩研究成果统筹到“色彩时空框架”内,整合城市时态、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文脉形态与城市色彩形态构成城市色脉网络体系,并借助“城市色脉切片”模型,剖析探究城市色脉演变的内在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利于深入挖掘城市色彩文化内涵,完善城市色彩体系,引导城市色彩研究从具象化走向抽象化,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碎片化走向全面化,使城市色彩发展更具整体性、有机性、时代性、前瞻性,从而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色脉时空全景化。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发现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城市色彩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色彩演进动态,论述国内城市色彩已进入发展瓶颈期,并以城市文脉延续为突破点,从城市文脉与城市色彩的契合点切入,以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为下一步理论建构提供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剖析问题,通过引介新文脉主义理论,与城市色彩理论系统结合,构建城市色脉理论体系,并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特征属性、功能作用,核心价值等。第叁部分为解决问题,运用生物学中的切片概念建立城市色脉切片模型,从而研究城市色脉内在演变动力机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城市色脉评价体系,以提高城市色脉理论的可操作性。第四部分为实例研究,运用城市色脉理论阐述天津市城市色彩演变过程,将理论结合实际,建立天津城市色彩基因库,并进行色彩筛选,针对天津城市特色提出错位发展、城市色彩阈限、城市色彩过滤等策略。

吴运江[10]2016年在《赣州古代城市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赣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丰富,有待挖掘;又是规模中等的,典型的山地河谷平原、交通要道上的商贸城市,因此是个颇具价值的城市史研究样本。本研究把古代赣州城市的发展历程分为叁个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赣城的叁个历史时期的突变点,论述城市发生的变革,阐释推动其变革的逻辑和驱动力。这叁个时期分别为:(1)秦汉-南朝城市选址和迁址时期;(2)唐宋城市变革时期;(3)宋、明的“盗乱”和“王化”时期。论文据此分为四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其余叁部分为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第一章,阐明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讨论赣州城市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交待相关重要概念和研究范围;总结城市史研究、赣城历史研究的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内容、目标;以“文化结构叁层面”说、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微观形态分析建立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是赣城从“边城”演化为“郡治”的时期。以区域军政格局阐释早期赣城选址和迁移;文中总结早期城市多为统治工具,致使其频繁迁移。第叁部分包括叁、四、五章,是赣城从“山城”演变为“江城”的时期。其中第叁章论述唐宋南方区域经济、交通变迁,从人口、商税、产业、地望等方面分析虔州的经济繁荣程度;第四章讨论晋-唐-宋虔州从“军镇山城”到“商贸江城”的形态演变,说明其发生了从规模到性质,物质形态到精神面貌的变革;第五章分析赣州具有“江城”特色的营建——城墙及“福寿沟”为主的防洪排涝体系。第四部分是第六章,以“盗乱”、“王化”为主线论述宋末-明、清赣城发生的重要变化。分析赣城发展陷入停滞的原因,以及“王化”的意识主流作用下城市空间发生的变化:赣城半军事化;成为语言、文化孤岛;郁孤台重登城市至高点;官学频迁。最后为研究的结论、启示,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早期城市多以军事政治职能为主,容易发生频繁迁移,这是王权制度主宰城市的时期;城市经济、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发生商业变革,走向繁荣、开放,这是城市的商业文明时期;社会矛盾重重,陷入动荡衰败的时候,文化融合社会的力量是城市、社会活力延续的最终希望。城市融聚着差异,汇集着活力,多元、多彩且丰富多变。城市的历史和它的未来一样,充满魅力,也富于启示。

参考文献:

[1]. 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D]. 唐文跃.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 广州城市水系空间研究[D]. 潘建非.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4]. 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D]. 王远景.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 以城市公共空间界面为切入点的自适应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 陈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6]. 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吴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7]. 近现代重庆市渝中半岛城市形态演进研究[D]. 唐崭. 重庆大学. 2012

[8]. 明清郴州古城营建史研究[D]. 陈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9]. 基于新文脉主义的城市色彩可持续发展研究[D]. 边文娟. 天津大学. 2015

[10]. 赣州古代城市发展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吴运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