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分析论文_邹桂华

铁力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铁力市 152500

【摘 要】目的 观察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不同输血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效果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by blood transfusion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lood replacement transfusion on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43 cases. The?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shing red blood cell infus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blood replacement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efficiency of blood transfu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02 %,which was better than 69.77 %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Blood replacement transfus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Keywords] Different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Clinical effects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B淋巴细胞功能发生异常亢进,破坏了红细胞引发的常见贫血类型的一种,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乏力、气短、心悸及全身虚弱等,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是采用输血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是采用不同的输血方式产生的临床效果不同。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术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比较,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6.6±8.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首选糖皮质激素按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患者红细胞指征控制红细胞输注60g/L,输血前后检测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胆红素等血液指标。

1.2.1洗涤 红 细 胞输 注 治疗 先 将 抗凝血 以2000r/min离心5min,吸去血浆层后加2-3倍0.9%氯化钠注射液用毛细滴管反复吹吸混匀,再离心弃上清液,共3次,其中最后1次离心时间10min,用压积红细胞配成实验要求所需浓度后常规输注。

1.2.2血液置换治疗 运用CS-3000连续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专用密闭式管道进行置换治疗,操作均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术前给予地塞米松,5mg预防过敏,术中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预防构椽酸钠中毒,每次置换出血浆20-30ml,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完毕后采用小剂量泼尼松维持以确保病情稳定。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标准显

(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胆红素等血液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2)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且血清胆红素水平小于或等于34umol/L,网织红细胞在5%以内,血红蛋白大于80g/L。(3)无效:血液指标未达到有效范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未见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也是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手段。通过输血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液指标,并能缓解各重要器官的缺氧情况[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饮食习惯的转变,中老年人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风险显著增大,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理复杂,又涉及免疫学问题,因此对患者的输血治疗也异于常规的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洗涤红细胞由健康血液除去全部血浆和90%白细胞及血小板而制成,是外科常用的成分输血制品,也是溶血性贫血的首选输血方法。血液置换术可以通过特殊设备迅速有效地去除患者机体内多余的血液成分,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术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显著。马庆宗,杨志钊,郑楚忠[3]等,通过观察7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分别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和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治疗,经过比较发现,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更具显著性。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小纯,欧兴义,陈晖等.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64-65,68.

[2]高伟波.65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z1):10-12.

[3]马庆宗,杨志钊,郑楚忠,等.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97-98.

论文作者:邹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血液置换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分析论文_邹桂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