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论文_刘鹏

浅述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论文_刘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本文从技术路线制定过程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技术预见和技术路线图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在技术研发方面,大多学者只对新能源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缺乏技术指标及量化模型,主观性过强。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路线

一、关键技术识别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十多个领域,每个领域内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技术课题,因此,识别出关键技术,把有限资源投入关键领域,是每个企业必须把握的方向。

国内对新能源关键技术识别的研究刚刚起步,大多在新能源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识别,缺乏相应的技术指标及量化模型,研究结果主观性较强,这些成果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汤天浩[1]提出了电力电子变换、电能存储、电能管理与电能质量控制在新能源供电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谭钢等[2]从技术层面切入,通过技术专利概况推测出生物质能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分析了生物质燃料乙醇、生物质复合成型燃料技术、生物柴油三种技术的空白领域。

从以上学者对新能源关键技术识别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理论方法还是研究范畴方面都很匮乏,有待国内外学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预见

2.1研究角度

2.1.1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政策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表明政府的支持、激励是加速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仿真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政策可激发技术的扩散,刺激新能源产业发展,但不同补贴政策往往效果不同。对比丹麦、德国和英国三个国家风能学习曲线,通过引入政策变量,把3个国家风能开发利用差异归因于空气动力条件和政策的不同,激励政策措施可能导致成本大幅降低,可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发展。

从当前研究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肯定了政府政策扶持的重要作用,但忽略了影响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其他因素,如市场规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种新能源技术在进入市场初期,市场规模对其经济性具有决定性影响,对新能源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会导致很多技术秘密被国外窃取,影响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去深入探索这些因素对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影响。

2.1.2技术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是新能源产业技术预见的研究对象,对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索是技术预见的核心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大多数学者以新能源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诸如文献计量法和引文网络分析法,研究文献分布结构、数量关系等,探讨新能源技术特征和规律。钟永恒等[3]使用文献计量法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在太阳能、风能、核能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得出文献数量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太阳能、风能、核能,未来在风能与太阳能较充足地方促进这两种新能源的利用,在能耗需求较高而不具备发展其他新能源的地区部署核能建议。

2.2研究方法

目前技术预见主要采用德尔菲法,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例如文本挖掘法、情景分析法、专利分析法等。

德尔菲法又称德尔菲预测或专家预测法,由于其最能体现技术预见的“5C特征”,被首先应用于技术领域。德尔菲法包括经典德尔菲法、大规模德尔菲法、市场德尔菲法。经典德尔菲即传统德尔菲法,是各国技术预见的基础。1999年以来,我国信息产业部每年所发布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中都运用德尔菲法统计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发布预警信息、指引产业发展。大规模德尔菲法是由传统德尔菲法派生出来的,具有专家人数多、调查范围广等特征。

除单纯使用德尔菲法进行技术预见,一些学者将文本挖掘法、情景分析法等与德尔菲法结合使用,使技术预见结果更完善和准确。丁堃[4]将德尔菲法与文本挖掘相结合,克服德尔菲法的部分局限性,刘光富等[5]应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汽车产业技术需求。将55项备选技术归到代用燃料、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共性技术和清洁柴油六大汽车技术中,通过大规模德尔菲遴选出12项关键技术,最后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三、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图

3.1基于技术扩散的技术路线图

不少学者也将技术扩散模型用于对新能源技术的预测中,为制定技术路线图提供理论。李继峰等[6]利用逻辑生长曲线和学习曲线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预测并制定技术路线图,得出2005年我国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20万kW。现有研究都是对新能源产业中某一具体技术进行预测、制定路线图,缺乏对新能源产业所有技术进行整体规划的研究。

3.2基于技术专利的技术路线图

专利数量及专利分布情况是对某一领域技术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并制定技术路线图的基础。目前许多学者利用专利分析法对新能源产业制定技术路线图,研究表明未来我国应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相关技术。

还有一些学者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进行研究,如杜祥琬等[7]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近期(至2010年)、中期(至2020年)、长期(至2030年)战略定位,分别对新能源的热利用和发电、生物燃料制定发展路线图。

结语

本文对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关键技术识别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应用多目标分析法研究,而国内研究刚起步,学者大都对新能源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缺乏相应技术指标及量化模型。

②在新能源产业技术预见方面,主要包括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和技术发展趋势两个角度,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德尔菲法,新能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和资金,但实际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目前的研究还不全面;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多数学者以新能源相关文献为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

③在新能源技术路线图方面,主要从技术扩散和技术专利两个角度入手。基于技术扩散的技术路线图主要应用技术扩散模型,如学习曲线、经验曲线、逻辑生长曲线等拟合新能源技术扩散过程并预测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基于技术专利的技术路线图主要利用专利分析法,根据新能源某技术的专利分布及数量情况反映技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据此制定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1]汤天浩.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J].电源技术应用,2007.

[2]谭钢,李小燕.生物质能源专利分析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广西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

[3]钟永恒,吕鹏辉,曹晨等.我国新能源科技成果现状研究与未来发展建议[J].中外能源,2011.

[4]丁堃.基于德尔菲与文本挖掘相结合的技术预见方法论大纲[A]第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国际学术论坛[C],2006.

[5]刘光富,陈晓莉.以汽车产业发展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J].预测,2010.

[6]李继峰,张阿玲.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测方法研究—风能发电预测案例[J].可再生能源,2004.

[7]杜祥琬,黄其励,李俊峰等.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和发展路线图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

作者简介

刘鹏(1986.10.11),男,学历: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研究方向:风力发电及储能技术。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浅述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