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林亚娜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研究组的孕妇围生期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参照组实施正常护理,然后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分娩结果以及孕妇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孕妇的顺产率是(91.11%)比参照组的(66.67%)高很多,心力衰竭发生率(4.44%)比参照组的(24.44%)要低很多。研究组孕妇的护理满意程度和参照组对比明显高出很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保证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还能减轻孕妇的心脏负担,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系统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07-01

引言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严重威胁母儿安全,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妊娠合并心脏病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因此,为提升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分娩质量,同时改善孕妇和婴儿的生命质量,本研究选取了部分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系统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具体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孕妇的年龄是23-32岁,平均年龄是(27.6±1.7)岁;怀孕周期为31-38周,平均怀孕周期是(34.9±0.8)周。研究组孕妇的年龄是22-33岁,平均年龄是(27.4±1.5)岁;怀孕周期为32-37周,平均怀孕周期是(35.2±0.7)周。研究组和参照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分析

参照组主要进行的是常规护理,也就是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和基本心理护理等。研究组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2.1产前干预。将孕妇安排于病人较少的房间,保持做好温湿度的控制,做好陪护管理,减少人员走动,保证房间安静整洁,保证孕妇休息。了解孕妇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睡眠、血压、心率、心脏功能、心理状态等内容的评估,以此制定系统护理措施。指导孕妇左侧卧位,以免因右旋子宫对血管造成压迫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指导正确饮食,注意低盐低脂、多食用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做好母婴监护,严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间歇低流量吸氧,重视不适症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不适,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其次,定期进行孕妇体重、腹围及宫高的评估,严格记录出入量,定期行胎心监测,每班行多普勒听胎心,指导孕妇自数胎动以此监测胎儿情况。由于带病妊娠心理负担较重,时刻担心胎儿受影响和自身病情恶化,有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易受到刺激[2],针对孕妇心理情况给予相应心理安慰与鼓励,介绍成功例子让孕妇及家属树立信心。

1.2.2产时干预。首先,分娩方式的选择。通常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而言,采用剖宫产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对孕妇血流指标影响小。所以,若孕妇心脏功能是I-II级,鼓励其选择阴道顺产或剖宫产;但如果心脏功能是III-IV级,最好选用剖宫产。其次,第一产程护理。实行临产阶段护士一对一陪护,采取床头抬高卧位,随时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监测孕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胎儿情况,以此评估孕妇的心脏功能。指导孕妇深呼吸及放松,通过转移注意力干预或者音乐疗法等措施使孕妇保持稳定状态,严密观察胎心变化。再次,第二产程护理。此阶段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和氧气支持、胎心监护。指导孕妇深呼吸、放松,宫口开全后指导孕妇防止屏气用力而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出现心脏负荷增大的情况,要及时缩短产程,必要时可实施阴道助产或者剖宫产。最后,第三产程护理。婴儿出生后,腹部放置沙袋,防止回心血量的骤减引起心力衰竭。帮助孕妇进行防心衰指导,注射镇定剂助孕妇安定,减免缩宫剂的使用。用药指导敬遵医嘱进行,控制用量和泵速[3]。

1.2.3产后干预。生产后三天内,是出现心力衰竭的关键期,及时进行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内容的检测,严密观察产妇有无早期心衰的症状,记录宫缩情况及出血量。基础护理,监测体温,做好会阴部的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记录产妇产后液体出入量,指导正确饮食,重视饮食搭配,保证营养摄入均衡,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心脏负担。心理护理。心脏功能I-II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应避免疲劳及过度乳胀[4]。心脏功能Ⅲ级或以上的产妇,给予溴隐亭口服回奶并指导正确人工喂养;讲解并指导新生儿护理,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帮助孕妇稳定情绪,共同完成康复计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结果,主要是从顺产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对比。还要对比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主要是在出院时用问卷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则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情况及分娩结果比较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孕妇的分娩情况及分娩结果比较如下表所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是围绕孕妇围生期中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进行的,体现了护理过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相对常规护理,系统护理干预的针对性更强,关注了孕妇的心脏疾病特征,还能有效进行心力衰竭早期症状的识别,以此加强监护和护理,进而降低围生期的病死情况,保证孕妇分娩期的稳定性。本研究中45例研究组孕妇的顺产率是91.11%,比参照组的66.67%高很多;研究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是4.44%,参照组是24.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姣丽.系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06-2508.

[2]胡芙蓉,吴红玲,李淑珍,肖敏.系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孕妇分娩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2:103-104.

[3]陈益君,张春萍,卢家凯.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10-113.

[4]崔娟,赵琴.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的护理.哈尔滨医药,2014,1:80-81.

论文作者:林亚娜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林亚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