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郑云龙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郑云龙

牡丹江市同泰大药房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急性感染,尤其对外感高热不退者、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迅速见效。偶见皮疹,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严格观察本品溶解后有无细粒沉淀,并注意澄明度,有沉淀或澄明度不好者停用。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良药,故为君药:黄芩苦寒。长于清肺热与上焦实火,并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味苦,性微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透表达邪,长于清心火而散上焦之热,二药共为臣药。全方配合,药少而力专,共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

1药理毒理

集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功能为一体,功效明显强于其他抗病毒类中药剂。

1.1广谱抗病毒作用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对流感病毒A1、A2,副流感病毒1和3,柯萨奇B组病毒Ⅲ型,单纯疟疾病毒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腺病毒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艾可病毒Ⅱ型引起的感染,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1]。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抗病毒作用不仅在细胞水平上得以证实,即能显著的抑制细胞病变和延缓细胞病变出现,在整体治疗水平上也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对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有着较好的疗效。双黄连抗病毒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作用是多途径的,不仅有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而且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都有抑制作用[2]。

1.2广谱抑菌作用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具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A群、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宋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喉杆菌、变型杆菌等6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3]。

1.3解热作用

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1.4增强免疫功能

可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使用本品治疗后可使CIM细胞及IgM(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⑤抗炎作用动物实验证实本品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2 常见的不良反应

2.1皮肤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后,最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丘疹样皮疹,伴有皮肤充血,瘙痒,不同程度,头部,颈部,胸部,单个或多个斑丘疹,少数皮肤风疹,少数是红色斑丘疹。在30分钟至48小时的药物治疗中,停药后消失,重复的药疹可再次出现。在严重的情况下,抗过敏治疗可以治愈。

2.2呼吸系统反应

患者在静滴双黄连注射液后出现气喘、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胸闷,个别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大水泡音,停用该药,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减轻至恢复正常[4]。

2.3发热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后患者体温突然升高,伴有寒战。立即停止,给予物理降温,抗过敏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改用其他药物,无任何症状。通常,换用其他药物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胃肠道反应

静脉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后,出现呕吐,腹痛(阵发性疼痛)等胃肠道反应,输液结束后症状消失。该药物再次治疗,症状相似。

2.5其它

双黄连注射液还有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头晕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性休克发生,给予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其症状多可好转,预后尚好。

3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有关因素

双黄连注射液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具有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无耐药性等优点。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以皮疹最为常见,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用药方式的原因。双黄连注射液是复方制剂,其中的某些成分本来通过口服给药可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消化和排泄,但如果静脉点滴,过敏原还没来得及被分解和消化就直接进入血液系统,从而产生经口服给药所没有的过敏反应。其次,与个体差异有关。一般来说,幼儿和老年患者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幼儿机体对药物作用敏感,而中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致使这些人群对药物的致敏物耐受性差,所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而且较严重。另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对双黄连注射液产生过敏反应,但也有很多患者为首次用药,在用药的半小时内就发生过敏反应。

4不良反应的解决方法

4.1生产过程中的预防

应严格控制生产原料的金银花原料。金银花具有溶血和非溶血的意义;如果使用溶血原料,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黄芩和连翘的原料中没有溶血反应。按原料处方配剂不按原料处方配剂,违反了中药配伍原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果使用购买的金银花,连翘和黄芪提取物,则不能保证其原料是否合格,提取和细度是造成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严格按工艺操作如果精炼不彻底,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鞣质等杂质不能被去除,这将直接导致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控制过滤,填充和灭菌过程。过滤、装灌,灭菌设备,空调系统,环境卫生和水生产系统的任何部分的疏忽都会导致杂质并导致不良反应[5]。

4.2临床用药过程中的预防控制

注射液应保存在安全妥善的地方,以免影响药物的质量。使用前严格检查液体是否有沉淀,变色,浑浊和气体泄漏,严禁在异常时使用。当使用同一患者时,尽量确保应用在几天的药物治疗中使用同一批产品。询问患者过敏史,在使用该药之前,应该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应避免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史的患者。当使用多种药物的组合时,应注意不相容性。在配制药物时,即使将它们加入同一瓶盐水中,不同的药物也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当同时使用多瓶中药注射剂时,注意输液过程中的间隔时间。严格进行全面监测和观察。在输液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皮疹,瘙痒,面部充血,尤其是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脱敏治疗。做好监测不良反应的工作,由药剂师和医务人员组成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填写经历过不良反应的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时向制药部门报告,积累临床用药经验。

参考文献:

[1]曹昌斧,付鹏红,铁新亭等主编,抗感染药物临床治疗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5,358

[2]孟紫强主编,生活方式与健康:常见有害因素的防护知识问答,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06,203

[3]李永俊.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327例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1):35-35.

[4]闫萌军.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J]. 科学中国人,2015(30).

[5]尚严.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9):109-109.

论文作者:郑云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郑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