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展望_导弹论文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展望_导弹论文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区论文,导弹论文,现状论文,未来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TMD由来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 Missile Defense,简称TMD)是美国为在全球建立军事优势,特别是在东亚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安全合作体系而推出的军事防御系统,它是美国总统克林顿1993年5月提出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为保卫美国及其盟友和驻外美军的安全,对付前苏联及其它拥有战略、战术导弹技术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成威胁的对手国家,美国曾先后制定过“哨兵”计划、“卫兵”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等多个导弹防御计划。“哨兵”计划是1967-1969年间实施的,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卫兵”计划是1969-1976年间实施的,主要用于保护美国的战略核力量。“星球大战”计划是1983-1993年实施的,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受战略导弹的袭击。在“星球大战”计划后期,美国在对战略防御系统进行重点研究的同时,也附带着对战区导弹防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90年代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地区霸权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断膨胀,地区冲突不断加剧;加上生化、导弹及核技术的扩散,“世界宪兵”美国认为其本土和驻外美军时刻面临着核、生、化导弹袭击的威胁。

为有效地对付这些威胁,克林顿在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将已推行了十多年的主要用于保卫美国本土免受导弹袭击的“星球大战”计划调整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BMD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主要功能是拦截袭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二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功能是保卫驻海外美军及盟国免受导弹袭击。

1999年初,美国对导弹防御计划又进行了调整,新计划仍包括两部分,一是“有限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二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其中,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占主要地位。美国计划于2007年将其配备完毕。

TMD系统防御战区导弹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先行拦截——在战区导弹发射前实施打击,使其不能发射。第二,助推段拦截——将战区导弹摧毁在发射国内。第三,中段拦截——在战区导弹尚在大气层外或刚返回大气层时予以摧毁。第四,末段拦截——将在弹道飞行末段(已进入保护区)的战区导弹摧毁。

TMD系统相当庞大,耗费颇巨,仅靠美国自己是无法承担其全部费用的。因此,美国在加紧研发TMD的同时,积极推动其他国家参与合作发展。

二、TMD现状

为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有效地遏制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美国计划首先在亚太地区布置TMD系统。为加快布署速度并转嫁巨额的研发费用,美国希望日、韩、台参与TMD的研发。为此,1998年9月,美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国防部对在日、韩、台建立TMD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

为将日、韩、台尽早地纳入TMD系统,多年来,美国不断夸大中国和北朝鲜对亚太地区和美国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威胁,特别是借北朝鲜试射导弹之事,夸大北朝鲜的核与导弹能力,以为其在亚洲建立TMD系统寻找借口。

目前,日、韩、台对TMD的态度不一,除台湾外,日本、韩国对TMD计划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1、台湾与TMD

美国开始着手研发TMD系统后,希望台湾能够参与研制。最初,台湾军方也表现出相当的热心,但在得知经费极其庞大后,态度转为冷淡。1995-1996年台海危机后,在美国的游说下,台湾的态度有所松动,派员赴美对台湾参与TMD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但对正式加入仍存有较大的顾虑。

1998年6月克林顿访华后,由于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有向大陆倾斜的迹象,为拉住美国,台湾对TMD的态度由谨慎转向积极。1998年底,台湾“国防部长”唐飞专程赴美密商TMD事宜。台军“参谋本部”还成立了“TMD专案研究评估小组”,研究台湾加入TMD的相关问题。1999年3月9日,唐飞表示,台湾对于TMD“现在可以先做基础工作”。

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由于两岸局势日益紧张,台湾加紧了参与TMD的步伐。8月18日,国民党中常会对导弹防御系统所涉及的经费及政治、经济、国防、国民心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建构TMD无论从当前形势还是从长远利益看,都是台湾自卫安全的需要。8月19日,台“行政院”宣布,台湾将通过中科院自行研制和外购两种方式建构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低空导弹防御系统。这正式表现了台湾当局对部分加入TMD的态度。台“国防部”还宣布将投入2500-3000亿元新台币的经费,在10年的时间里,建构完整的低空及高低空导弹防御系统。台湾幻想通过这种努力,有效地对付来自大陆的导弹威胁,并为在时机成熟时正式加入美国的TMD奠定基础。

台湾加入TMD后,会使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更加明确化、长期化,台湾就可更加肆无忌惮地与祖国大陆对抗;同时,台湾也就实际上进入了由美国主导的以美、韩、日为主组成的东亚安全体系。这样,台湾问题也就与东亚的区域安全问题混为一体。这样,就会使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因此,美国欲将台湾拉入TMD的作法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2、日本、韩国与TMD

日本对TMD起初持观望态度。1998年8月北朝鲜试射“大浦洞-1”号导弹后,日本匆忙参加了对TMD的研制。从1998年12月起,日本正式开始与美国联合进行TMD的技术研究。

日本政府参与对TMD研究的主要目的有:第一,弥补日本在情报搜集和早期预警方面的某些不足;第二,构筑日本独立的防卫系统;第三,加强同美国的相互信任关系;第四,对朝鲜的导弹研制进行抑制。

参与TMD后,仰仗着美国的军事和技术实力,日本的总体军事实力将有较大的提升,这有助于日本向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迈进。这实际上是日本参与TMD研究的潜在动机。因此,日本计划在今后5-6年内,投入200-300亿日元用于发展TMD系统。为配合TMD计划的实施,日本还决定在2002年发射分辨率可达1米的4颗军事侦察卫星。

但是,日本政府尚未对是否参加TMD明确表态。主要原因:第一,日本参与研制和配备TMD系统至少需2万亿以上的资金,政府难以承受。这是日本政府未对TMD明确表态的最主要原因。第二,目前,日本已处在美国“核保护伞”的保护之下。而TMD系统至少要到2015年前后才能配备。届时的东亚是否还需要如此庞大的导弹防御网?日本在目前还无法断定。第三,在技术开发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日本军事评论家野木惠一认为,直接拦截并完全摧毁核生化弹头,并防止有寄存器物质落到地面,在技术上非常困难,而且无法进行符合实战的演习。因此,该系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第四,日本加入TMD,可能会加剧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造成该地区的新的军备竞赛。

韩国由于担心恶化与朝鲜的关系,同时,也因二战时日本的侵略伤害了其民族感情,她不愿意和日本捆在一起,因此,拒绝参与TMD。

因此,到目前为止,美国的TMD计划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实际上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除日本、韩国的态度不积极外,它还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和技术方面的许多问题,因此,离布署完毕且能有效发挥作用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TMD的未来

TMD的未来发展受政治、外交、国际形势及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所需资金看,尽管相当庞大,但一旦必须,各参与国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因此,问题不会太大。从技术水平看,在中高空防御特别是海基防御方面还存有问题,但在已往的试验中已有成功的例子,美国还准备在年内至少进行两次海基防御试验。因此,技术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也应该能够解决。从政治、外交等因素看,除非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日本、韩国的态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台湾因两岸关系的恶化对TMD将持更加积极的态度。而且,由于即将出任“行政院”院长的现任“国防部”长唐飞积极主张参与TMD系统,因此,唐上任后将会推进台湾加入美国TMD系统的进程。另据报道,当选“总统”陈水扁正在考虑编列高达8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以加强导弹防御系统的建构。上述因素已基本成定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影响TMD未来发展的重要的不定因素是美国的两党制度。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态度看,他们在对日本、韩国加入TMD的问题上态度比较一致,希望两国参与TMD的研发。但在台湾参与TMD的问题上,两党有着较大的分歧,这也体现在目前激战正酣的美国总统大选口水战上。在竞选过程中,小布什多次表示坚决支持台湾参入TMD系统,但戈尔则对小布什的态度进行了批评,对台湾参加TMD表示相当的忧虑。由于TMD的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在亚太地区发展,因此,TMD的前景将因美国总统大选局势的扑溯迷离而存在变数。

美国的许多智囊机构对TMD在亚太地区的布署方式进行了研究。2000年1月,由国会研究处专家简淑贤等完成的《日本、南韩和台湾的飞弹防御方案:评析国防部对国会所提的报告》分析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布署TMD时可能采取的几种方式:

第一,由美国单方面发展TMD系统,并在亚太地区部署,为该地区的盟友和驻外美军提供保护。

第二,与盟友共同研发TMD系统。

第三,向盟友出售TMD系统,或为盟友的导弹防御系统提供技术、装备上的帮助。

第四,利用美国的侦测设施为盟友提供来袭导弹的早期预警。

四、TMD与美国对台军售

TMD与美国的对台军售有密切的关系。台湾构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外购,二是自行研制。由于自行研制需要相当的时间,且技术能力有限,因此,台湾导弹防御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依靠从国外购进。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卖主。

目前,由于担心中国大陆的导弹袭击,台湾加紧构筑其低层的导弹防御系统,急需得到美国的长程预警雷达、“宙斯盾”驱逐舰和爱国者三型导弹等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其中,“宙斯盾”驱逐舰可与“爱国者”系统相互配合,为台湾已经装备的爱国者二型导弹提供强大的搜索与跟踪支持,极具进攻性,是台湾最希望得到的武器系统。这也是中国大陆方面所最为关注的武器交易。

在对台军售特别是“宙斯盾”舰问题上,克林顿政府内部意见分歧很大。

部分五角大楼军事官员和国会议员从提高台湾的反导弹能力和获取巨额利润角度考虑,支持出售,特别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他曾在今年3月份致信克林顿,要求满足台湾的武器要求。洛特还将宙斯盾驱逐舰的出售与《加强台湾安全法》和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联系在一起对克林顿施压。4月14日,洛特在记者招待会上暗示,如果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宙斯盾驱逐舰,就可不将《加强台湾安全法》列入参议院议事日程。如果不向台湾出售该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的法案在通过时就将会有困难。《加强台湾安全法》是中国十分关注的一项法案,尽管克林顿表示将行使否决权,但该法案在众议院以绝对优势通过并提交到参议院后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给予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与中国入世有很大关系,克林顿目前正在积极争取使该法案能在国会中通过。如果该法案被否决,也将动摇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与此相反,也有相当部分的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反对售台武器特别是“宙斯盾”舰的售台,认为这将激怒中国,刺激中国更加努力发展其导弹技术,并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另外,有些军事专家从纯军事的角度上考虑,也认为没有出售“宙斯盾”舰的必要。

美国内意见的不统一,导致克林顿政府的对台军售政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一方面,为避开亲台势力的指责,换取他们在中国加入WTO问题和在即将来临的美国大选中对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支持,克林顿政府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对亲台势力作出了明显的让步,使美国近期的对台军售在质量和数量上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甚至在中国发表《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后,美国还宣布向台湾出售162枚经过改良的霍克导弹及空中侦察雷达等。另一方面,为避免过于激怒中国政府,美国政府在满足台湾的武器要求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克制性,如在今年4月的美台军售会议上,美国搁置了“宙斯盾”战舰和长程预警雷达的售台。

标签:;  ;  ;  ;  ;  ;  ;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展望_导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