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论文_刘东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论文_刘东生

西安外事学院

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史和英国短篇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以成长角度为视角,通过描述曼斯菲尔德四部小说主人公对爱情的顿悟、对现实的顿悟、对生活和对生死的顿悟来说明种种顿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成长小说 顿悟

成长(initiation) 一词来源于人类学,指青少年(Adolescence) 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和考验之后, 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进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即成年(Adulthood)。这种磨练或考验往往具有仪式性质。芮玉萍认为成长小说的定义大体有两类: 一类把成长描绘成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另一类把成长解释为认知自我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她给成长小说下了一个定义: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而顿悟在成长小说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刻画青少年的内心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小说中主人公们的顿悟来体会其成长之痛。

一、对爱情的顿悟

《起风了》就是一篇体现年轻人对爱情的顿悟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在一个起风的日子里想起自己少女时代的一次成长经历。那天,她冒着狂风不顾一切地跑去上钢琴课。那是因为她的音乐老师是一个在小姑娘眼里极具魅力的男老师。当小姑娘走进教室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让小姑娘内心小鹿乱撞,他的每句关怀都会让小姑娘心潮澎湃。可以说她很爱她的音乐老师,并且觉得老师内心深处也同样觉得她很特别,也同样爱着自己。但是,当她发现,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态度都一样耐心,就连说的话都一样的时候,她哭了。她突然意识到,她自己只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爱着老师,老师并没有对她有任何的特别之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单纯、愚蠢的幻想而已。在经历了这样的顿悟之后,少女被爱所伤,但也对爱情有了顿悟,获得了成长。

二.对现实的顿悟

《布丽尔小姐》讲述的是一个孤独的老处女布丽尔小姐对人生的顿悟。在一个星期天,她像平时一样来到公园。她观察着别人的行为举止,倾听或偷听着他们的生活。这时,她突然觉得眼前看到的一切恰似一场戏,她与他们一样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而且自己也是这个公园团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但是正在她沉浸在这种感觉带给她的快乐时,她听到坐在旁边正想亲昵的一对年轻人的对话:

女:“不,不能在这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男:“为什么?因为那边那个愚蠢的老家伙吗?她来这儿干什么?谁想看到她?她为什么不把她那副愚蠢的老嘴脸留在家里呢?”

女:“是因为她那条可笑的裘皮围脖。”她咯咯地笑着,“那简直像一条煎鱼。”

这些话像一盆冰水浇在她头上,刚才的美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她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自己竟然如此不堪。她的心受到了如此的伤害,以致于她“听到了什么东西在哭”。布丽尔小姐的这次顿悟不仅把她送到了绝望的边缘,也让读者们想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内心的孤独,以及人通过想象所建立的外表与现实之间的不和谐。

三、对生活的顿悟

《第一次舞会》的小女主人公莉拉是家里的独女,年轻、单纯,即将参加人生的以一次舞会。但是当莉拉被舞会那童话般的气氛所陶醉时,突然听到一位大腹便便的老舞伴说,“再过二十年吧,……您会像现在坐在戏台上的那些老太太一样,…… 因为现在已没有人愿意吻您一下了。……”此时,刚才那种陶醉感再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伤感及幻想的破灭感。她意识到这“第一次舞会”与最后一次舞会没什么区别,青春永驻,幸福永存只能是幻想,枯朽老丑在不可避免地等待着她。这标志着她踏入成人世界的“第一次舞会”变成了抹杀她的生活激情,埋葬她的青春梦想的坟墓。读者不禁要担心她是否能面对未来成人世界的一切艰难困苦和荆棘挫折。

四、对生死的顿悟

《花园茶会》主要展现的是小主人公萝拉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内心成长的历程。故事讲述的是萝拉满心期待着参加当天的花园茶会,因为能够参加这次宴会说明她即将要步入成年,开始社会生活了。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她单纯,心地善良,习惯了母亲给自己安排的生活。但是和所有开始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她内心也开始萌发的反叛意识。因此,当她听说住在山坡下面一个小房子里一个年轻人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时,她惊呆了。善良的她第一个反应是取消花园茶会。她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筹备这个茶会是不合情理的。然后,对于萝拉的建议,她的妈妈和姐姐却嗤之以鼻,她冷酷地嘲笑她太感伤。茶会如期举行,在所有人的眼中,这是一次“最大的成功”。客人们走后,萝拉的母亲让萝拉把剩下的点心送给死了人的那个人家里。虽然萝拉觉得把宴会的残羹剩饭给那可怜的一家并不妥当,但是她还是去了。进入昏暗并且略显阴森的房子里,让她不知所措,更为自己的着装感到尴尬不已。她被领到年轻人的遗体旁,看到年轻人“睡得这样熟………这样宁静”,第一次接触死亡的萝拉一时不知所措,发出了孩子般的一声哭泣,说了一声“原谅我的帽子”就仓惶走了。短短一天的时间,萝拉体验了什么是死亡,什么是贫穷。在顿悟生死的同时自我意识也得到觉醒,但是也意味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五、总结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通过这几种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主人公的顿悟,使读者处处感悟到成长小说的魅力与精神震撼。主人公们在各种顿悟后,内心得到了成长,与此同时,读者也在阅读的过程中,同主人公们的成长故事当中顿悟了自己的人生,获得了成长。

参考文献: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文洁若等译. 园会.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 Katherine Mansfield, Collected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London: Constable, 1945.

2. 芮玉萍.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7.

论文作者:刘东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成长之痛论文_刘东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