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

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

陈佳鹏, 周宝森[1]2004年在《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分析农业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之间是否有关联。方法 收集沈阳市苏家屯区、东陵区、于洪区、新城子区、辽中县、新民县等郊区、县 1990 - 2 0 0 0年不同种类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 1998-2 0 0 0年分性别的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主要恶性肿瘤 (女性包括乳腺癌和子宫颈癌 )发病率和死亡率资料 ,以农药使用密度为自变量 ,以分性别、分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因变量 ,使用 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等级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 ,以 P≤ 0 .0 5为检验水平。结果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与相同种类农药使用密度相关 ,有显着性的是胃癌与除草剂 ,相关系数均为 0 .94 3;男性食管癌、胃癌与农药平均使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2 9,0 .94 3和 0 .82 9,0 .94 3;男性肝癌与除草剂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86 ,0 .82 9;女性胃癌、肺癌、乳腺癌与除草剂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4 3,0 .94 3,0 .82 9和 1.0 0 0 ,0 .94 3,0 .886 ;女性白血病与杀菌剂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2 9,0 .94 3。其中除草剂与胃癌、男性肝癌、女性胃癌、肺癌的回归分析有显着性意义。结论 胃癌、男性肝癌、女性肺癌与使用除草剂有显着关联。

陈佳鹏[2]2003年在《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类,杀虫剂的职业使用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定为致癌物。很多人群研究表明某些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与农药的职业暴露有密切关联,但是这种研究在一般人群中开展的很少。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人口的80%分布在农村地区。199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每年使用50~60万吨农药,其中约80%直接进入环境。环境中的农药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多种途径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不断的接触使人体内蓄积较高浓度的农药,并有可能通过哺乳途径而影响下一代。农业地区人群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农药暴露水平要比平均暴露水平高,所以患农药相关性肿瘤的危险性也应比普通人群高。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农业地区人群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农药使用密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为肿瘤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材料与方法 1.资料 1.1 恶性肿瘤资料 从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8~2000年的《恶性肿瘤发病年报表》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获得沈阳市苏家屯区、东陵区、于洪区、新城子区、辽中县、新民县六个郊区县分性别的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主要恶性肿瘤(女性包括乳腺癌和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资料。 二.2 农药资料 从沈阳市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队收集上述地区1990-20o年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其它种类农药的使用量和耕地面积等资料。 2.方法:使用 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SPearznan等级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运算须调用Co咖hon和assion两个命令,以双侧检验,PSO.05为显着性水平。 结 果 互、一般情况 研究地区叁年合计总人口 8043198人,其中男性4D63%7人,女性398m n人;叁年合计发生恶性肿瘤3肥人,其中男性1979人,女性 1623人;5206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男性 31 88人,女性2018人。研究地区现有耕地409009公顷,苏家屯区最少门公顷X新民县最多门 公顷人平均每年使用各种农药1889485千克,苏家屯区最少(200478千克L新民县最多(669192千克人农药平均使用密度为4.62千卧公顷,辽中县最小门.26千克/公顷X于洪区最大*.39千克/公顷人研究地区1990-2000年期间农药使用密度总体趋势是增加的,但是苏家屯区、东陵区、新城子区和新民县不同年份存在交叉现象。而且,不同种类的农药使用情况各不相同,除草剂使用量最大,占总使用量的47%,其次是杀虫剂41%,杀菌剂和其它种类农药分别为9%和3%。 2.相关分析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与农药平均使用密度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都是0.829;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除草剂显着正相 ·2·关,相关系数都是0.943。按性别分析,男性食管癌门.886刀.829疗胃癌N.943p.943)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农药平均使用密度显着正相关;女性胃癌”.9作1.*0)和肺癌N.的3刀.9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除草剂使用密度显着正相关。 3.回归分析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除草剂使用密度的回归分析均有显着性,回归方程分别是y=-3.446+3.854X(p<0.of),y=-8.772+7.900X(P<0.of),决定系数分别为 0.946、0.917。女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除草剂使用密度的回归分析均有显着性,回归方程分别是 y=-2.413+4.897X(P<0.01),y=-20.004+18.926X(P<0.01),决定系数分别为 0.870*.931,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讨 论 国外近期开展的农药与肿瘤关系研究多数采用农药使用密度(例平方英里)作为分析指标,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农药使用密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环境中农药暴露情况,是在中国开展农药与肿瘤关系研究衡量农药暴露的较好指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宜采用千克/公顷作为度量单位。本次研究所选各地区农药使用量及农作物播种面积均不相同,农药使用密度最高的地区几乎是最低地区的3倍,而且各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这就为研究农药与肿瘤之间可能存在的病因关系提供了可能。 有几项在一般人群中开展的研究显示,农药暴露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存在正向关联。Sail等人在加沙地区进行的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与慢性农药暴露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农药类型与男性、女性及合计的癌症发病率均呈显着正相关;Wesseling等 ·3·人的生态学研究也显示,农药使用量大的地区全癌死亡率高,并且与恶性肿瘤的部位有关联。本次研究显示,除草剂类农药与多个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关系密切,可能与其使用量大、人群暴露广泛,因而接触致癌原的机会较多有关。Becher等人在德国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苯氧基除草剂

常娜[3]2008年在《唐海县1995~2006年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据唐山市肿瘤谱的改变,了解唐山农业地区恶性肿瘤流行现状,探讨唐山市肿瘤流行趋势,为肿瘤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掌握恶性肿瘤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有助于研究恶性肿瘤病因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信息。对恶性肿瘤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为肿瘤人群防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对象与方法将唐山市区五家大医院及唐海县医院1995~2006年恶性肿瘤首诊就诊病例作为第一来源,将唐海县1995~2007年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病人作为第二来源,利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肿瘤发病人数进行估计。按年份、性别、年龄分组计算理论发病率;按不同部位肿瘤发病率排序;从不同年度说明不同部位肿瘤的危害大小。所有资料经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995~2006年,唐山市五家大医院及唐海县医院共收集到恶性肿瘤首诊就诊病例998例,其中男性526例,女性472例;派出所收集到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668例,其中男性473例,女性195例;两份资料同时捕获到的病例211例,估计出唐海县12年间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3066人。唐海县1995~2006年估计发病率前十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白血病、脑瘤、食管癌、膀胱癌、淋巴瘤;男性发病率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女性发病率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12年中,全部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唐海县发病率前十位恶性肿瘤中,肺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瘤、淋巴瘤的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持续上升趋势,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膀胱癌的发病率在这12年间有波动,未呈现持续上升趋势。12年中, 0岁~组、75岁~组、45岁~组发病率增长明显,发病高峰年龄在65岁~组、75岁~组。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均在65岁~组,而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5岁~组。肝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女性高于男性,胃癌、白血病的平均发病年龄男性高于女性。白血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低于除脑瘤之外的所有恶性肿瘤,肺癌、胃癌、食管癌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乳腺癌、脑瘤,此外食管癌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肝癌。发病性别分布12年中2001年以前性别比例上下波动,2001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发病率前十位恶性肿瘤中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脑瘤、食管癌、膀胱癌、淋巴瘤的发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人数女性多于男性。结论唐海县老年人口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老年人口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肺癌以其惊人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之首,其增长速度迅猛,对健康威胁十分严重,对肺癌的预防应是今后肿瘤防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消化道肿瘤也占很大比重,仍应是肿瘤防治的重点。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早,应推广乳腺癌的早期筛检。

谭盛葵[4]2007年在《社会心理行为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社会心理行为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社会心理行为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阐明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索其病因模型,为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病例选择参照2001年中国肝癌协会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11月,对来自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医院等住院的所有参与调查的、经临床表现、血清肝癌标志物、手术、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的新发病例,组成病例组;对照的选择首先根据对照选择标准选取来自于同期住院的脊柱、创伤外科经诊断为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人群,组成对照组。制定专门的《调查员手册》,经过专门、严格、统一培训调查员,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采用面访的调查方式对病例和对照按调查表内容逐一询问,填写调查表格,收集相关资料。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着性水平小于0.10的因素,通过逐步回归方法(STEPWISE)拟合肝癌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标准回归系数(β)以判断模型中各因素作用的大小。结果: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发现,经济收入低,强体力劳动、适应能力差、O血型、B血型、A性格、B性格、情绪差、精神创伤、精神压抑、吸烟、饮酒、饮水(江河水或沟塘水)、食鱼生、喝生水、食物霉变、腌晒食品、烟薰食品、盐渍食品、油炸食品、喜食玉米、喜食花生油、喜食猪油、农药接触史、灭蚊药、常用药物、住房装修、厨房油烟、职业接触、乙型肝炎感染、肝炎家族史、肝癌家族史、肝吸虫病、糖尿病等34个因子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而喜食新鲜蔬菜类、新鲜水果类、口味清淡、饮茶、纯净水、深井水等6个因子为保护性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时间长短、吸烟量多少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饮酒的量进行分类发现,饮酒每天小于80mL乙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天大于80mL乙醇危险性显着增加,其OR值为5.36;同时,随着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的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相对越大,提示饮酒年数、饮酒量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饮茶为一个保护性因素,饮茶的时间越长,相对无饮茶而言,其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越小;而饮茶浓度及是否喝隔夜茶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P>0.05)。在对HBV感染病程、肝吸虫病程及糖尿病病程进行分析发现,HBV感染和肝吸虫病病程小于10年者,其OR值分别为14.19、5.09;超过10年者,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性更大,其OR值分别为30.33、13.50。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者,其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是无糖尿病的2倍。超过5年者,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性更大,OR值为7.51。多因素分析发现,HBV感染、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接触史、经济收入差、精神压抑、B血型和B性格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其95%CI分别是15.99(10.13-25.24)、3.72(2.01-6.88)、4.68(2.09-10.54)、6.43(3.96-10.44)、2.28(1.48-3.50)、2.92(1.85-4.63)、2.46(1.48-4.10)、2.60(1.56-4.34)、4.11(2.68-6.31)、3.43(2.00-5.87)、3.19(1.69-6.01)。结论: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社会经济状况、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及心理因素等相关。HBV感染、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经济收入、精神压抑、B性格和B血型均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经过近二十年来对肝癌的预防和控制,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有所变迁,除乙型肝炎感染、肿瘤家族史、水污染等与原发性肝癌有关外,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新的危险因素,如精神压抑、食鱼生、常用药物等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预防和控制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癌,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戒烟限酒、不食鱼生等饮食习惯的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居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是有重要意义的。第二部分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因分值及其交互效应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因分值以及HBV感染与其他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为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等肝胆外科,从2005年11月30日到2006年11月30日,所有参与调查的、经临床表现、血清肝癌标志物、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的新发病例(原发性肝癌病人)500例和自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的脊柱骨病外科和创伤外科,从2005年11月30日到2006年11月30日,抽取并参与调查的所有非肿瘤患者500例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面访的调查方式对病例和对照按调查表内容逐一询问,填写调查表格,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在叉生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因分值及HBV感染与其他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效应。结果:HBV感染、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接触史、经济收入差、精神压抑、B性格和B血型为广西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因分值分别为0.725、0.186、0.119、0.486、0.385、0.438、0.195、0.277、0.604、0.157、0.299;HBV感染与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接触史、经济收入差、精神压抑、B性格和B血型之间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模式,其病因分值分别为0.736、0.643、0.849、0.551、0.592、0.316、0.618、0.902、0.597、0.577。交互指数分别为0.743、0.651、0.853、0.560、0.600、0.323、0.626、0.907、0.607、0.586。结论:HBV感染、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接触史、经济收入差、精神压抑、B性格和B血型可能为原发性肝癌重要的危险因素;HBV感染与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食鱼生、饮酒、常用药物、农药接触史、经济收入差、精神压抑、B性格和B血型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协同致病作用,能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王如德[5]2007年在《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的影响因素,为食管癌高发区制定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72例食管癌患者以及与之同性别、年龄±3岁、同居住地相匹配的对照人群,分别使用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健康人群流行病学表及家系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东平县食管癌高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综合评价环境、遗传、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及其作用特点。结果(1)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质指数、文化水平低、职业为农民、年人均收入低、好生闷气、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经常患慢性食管炎、咽炎、龋齿、有食管癌家族史、饮用水污染、喜食烫食、干硬食物、腌制品、经常饮烫茶、吸烟、大量饮酒、经常食劣质醋、剩菜、发病前20年经常食发霉食物、吃饭快或无规律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济状况好、性格开朗、家庭关系融洽、饮茶、少量饮酒、发病前20年常吃豆制品、常食蔬菜、水果、大蒜、姜是保护因素。(2)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质指数、好生闷气、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经常患慢性食管炎、食管癌家族史、饮用水污染、喜食烫食、干硬食物、腌制品、大量饮酒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发病前20年常吃豆制品、常食蔬菜(白菜)、大蒜是保护因素。(3)对有意义的因素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质指数、喜食烫食、腌制品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前20年经常吃豆制品是保护因素。(4)东平县食管癌的病因中,遗传因素其重要作用,存在家族聚集性.食管癌先证者Ⅰ级亲属发生率(12.56%)明显高于对照Ⅰ级亲属发生率(4.96%),食管癌遗传度为46.5±5.56%,分离比0.1456,小于0.25,属于多基因遗传病。(5)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多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可提高患食管癌的危险,交互作用效应的分析结果显示,当食管癌家族史与烫食、喜食干硬食物、饮酒、饮用水污染、上消化道病史、低体质指数、性格内向好生闷气、慢性食管炎、腌制品存在较强的交互效应。结论环境、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叁个因素在食管癌高发区东平县起着重要的作用,多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以及食管癌家族史与行为生活习惯(喜烫食、喜干硬食物和饮酒)、与环境因素(饮用水污染)、与上消化道疾患、与精神心理因素(性格内向好生闷气、低体质指数)的交互作用在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制定食管癌防治措施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的作用特点,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1)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习惯,调整膳食结构,平衡营养。(2)以年龄大于50岁,并有以下特征之一者(有食管癌家族史,暴露于多个危险因素)作为高危人群,利用己知的保护因素(如饮茶、常吃豆制品、蔬菜水果、大蒜等)加以干预,达到降低食管癌发病的目的。(3)在高危人群中开展预防性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J]. 陈佳鹏, 周宝森.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

[2]. 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D]. 陈佳鹏. 中国医科大学. 2003

[3]. 唐海县1995~2006年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D]. 常娜. 华北煤炭医学院. 2008

[4]. 社会心理行为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调查研究[D]. 谭盛葵. 广西医科大学. 2007

[5]. 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王如德. 泰山医学院. 2007

标签:;  ;  ;  ;  ;  ;  ;  ;  ;  

农业地区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环境中农药暴露的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