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阅读:让写作灵性纷至沓来论文_于苇

精彩阅读:让写作灵性纷至沓来论文_于苇

浙江省浦江县平安中心小学 于苇

[摘要]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勤积累、巧练说、仿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阅读与写作始终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准确,归根结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在我看来,阅读是学生有效习作的助跳板。怎样让阅读起作用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合理选取阅读书目,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

为了改变学生以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开学初,我依据学校读书计划,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制定了班级学期阅读内容,使学生清楚本学期要阅读的具体书目和背诵的内容。比如:五年级下册可以阅读《查理巧克力工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里波特”系列》、《草房子》、《一千零一夜》、《夏洛的网》、《中华上下五千年》。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开学初,我还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假期里你自主读了什么书?你最想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什么?你本学期最想读什么书?通过向学生了解,选取本年龄段孩子最喜欢读的书籍。比如:《杨红樱作品选》、《郑渊洁童话选》、《冒险小虎队》等。

选取阅读书目后,为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我结合教学进度、学生实际制定了班级读书计划。读书计划细化到每一周,分为诵读篇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三部分。诵读篇目主要利用晨读时间背诵;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主要是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每天中午或晚上至少读半小时书;每周一节的专用阅读课用于学生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营造读书氛围

一个班有许多学生,单靠教师的力量,提高全体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用好家长资源,家校联手,共抓齐管。

家长会上根据学校安排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白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通过课件给家长做专题讲座,传达一些先进的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方法,不是去参加补习班,也不是做练习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史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绩优秀的孩子,但一定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另外,我还邀请课外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家长发言,交流经验,从而带动整体的发展。

三、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加强学生阅读的深度

1.阅读前激发兴趣。

在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拿出《城南旧事》,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这本书里,作者林海音回忆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名叫妞儿。妞儿的童年没有作者那样美好,她没有自己的父母,养父母也不疼爱她,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大家想读读她的故事吗?用短短的几分钟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阅读中教给方法。

由于整本书很长,我指导学生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进度表,每天读几页,多长时间读完整本书。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督促,从而坚持把一本书读完。另外,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书,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思考,边读边思。读短篇文章时,我会借鉴李怀源老师的方法给学生具体指导。如:读童话、寓言时,侧重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读诗歌,则重点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情境,读出像音乐一样美妙的声音;读科普读物,注意其应用价值和一些数据理论。

3.阅读后聊书、推荐好书。

学生读完整本书,我会利用阅读课,与学生一起聊书。比如读完《冬阳·童年·骆驼队》,学生会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妞儿是秀珍的孩子吗?她们是怎样死的?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我会要求他们再次认真阅读书本,在文中找到相关证据。聊书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阅读中教写法,仿写作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如果把这些文章学熟学透,掌握它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就会对写好作文带来很大的帮助。模仿范文的写法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古人作文写诗,也擅模仿前人之作,如

王维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化用曹植的“丈夫志四方,万里犹比邻”里的诗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仿写是为了更好的借鉴、创新。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身边的生活联系,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我们可以从仿句式、仿题材、仿开头、结尾等几个方面进行仿写训练:

总之,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写作,让学生在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让他们乐写、爱写、愿写,让他们的写作灵性纷至沓来。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钱理群.对话与发现———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教师之友[J],2004,(12).

【3】郑美娜.读有所感,品有所悟,写有所乐——如何让学生的读写卓有成效.新课程学习(中) [J].2014,(5).

【4】卢红英.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应注重“读写结合”.教师博览(科研版) [J].2014,(3).

【5】朱于新.语文读写结合:从传统中创新.教育与教学研究[J].2013,(10).

【6】张丽.浅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教育教学论坛[J].2013,(26).

论文作者:于苇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精彩阅读:让写作灵性纷至沓来论文_于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