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中的建筑节能论文_何宝莹

分析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中的建筑节能论文_何宝莹

摘要: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都是重要工作,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就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积极关注建筑能源与管理模式的具体匹配情况,以及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因此,笔者主要针对于此,针对当前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建筑节能自身发展的对策,以此能够积极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合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管理;能源匹配;建筑节能;影响

引言

建筑工程所耗费的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提高循环使用的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建筑的节能性能,否则以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模式,很可能会断送建筑行业的未来,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原材料的价格在上涨,除了人工和生产消耗的因素之外,资源短缺是价格浮动的关键性因素。

1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完成后,所呈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都往往与设计之初的预想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因为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实际耗能的影响,所以后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建筑物的业主都是对物业管理聘请,以此来管理与维护建筑物,并且使用定额资金支付的形式。具体来说,物业管理公司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设置情况,对所得到的金钱回报没有任何影响,都是固定的金钱数额[1]。然而,借助这样的形式来管理与维修建筑物,不利于对建筑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会造成管理维修人员的态度不端正,并且对建筑物的节能缺乏重视,造成建筑能源消耗的增加。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建筑物的物业公司来说,应该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对当前物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能够使其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可以为建筑物的节能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2建筑工程建设现状

(1)建筑工程本身就是资源消耗巨大的代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增大,建筑工程增多,对资源的需求将更为庞大,而且在施工中不注重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还以传统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建设,工程量增多,资源需求自然就直线上升。[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很多施工需要进行返工,使用的材料不得不拆卸下来并且做废弃处理,施工质量越差,技术标准不过关,返工次数就越多,资源被重复浪费。另外,工程人员在施工中没有树立起节能环保的意识,在很多施工程序中可谓“大手大脚”,材料就在这种不加节制的使用中被大量的浪费。

(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建筑规模的庞大是很多国家难以企及的,我国拥有近十四亿人口,要满足人们居住工作的要求,以及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建设浪潮还将以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持续多年,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建筑原材料越多,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就越多,每年的建筑面积都在递增,而且我国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中西部省份还有很多城市正在迅速扩大,现有的资源恐怕难以满足过快的建筑规模的增长,这无疑让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源危机形势,也是我国持续发展战略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3]。

(3)虽然我国的节能建筑、低碳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并没有大力的促成建筑节能发展模式,而依然固守原来的建筑工程建设模式,一些节能建筑在城市中可谓鹤立鸡群,很多城市还没有兴建一栋节能建筑物,可见,节能建筑的普及率非常低,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节能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中的建筑节能的分析

3.1对节能建筑环保材料的制造

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外,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节能建筑的成本,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得节能建筑的市场范围缩小。所以,应该加强对我国自身建筑环保材料的制造。[4]在选择节能建筑环保材料时,应该事先对节能建筑环保材料的特点与性能加以充分了解。而在建设节能建筑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本国生产的材料,减少从国外进口,以此节能材料成本。另外,还要加强与国外建筑行业的沟通交流,学习其先进技术,以及相关的优秀经验与技术,并且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我国建筑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节能建筑的生产力,加强建筑节能行业资源的共享性。与此同时,国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建筑节能建设给予技术支持,鼓励在高校中开展节能建筑相关专业开设,从而能够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节能建筑行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3.2针对我国建筑节能领域,要对其研究工作进行鼓励和支持

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自主研究还不多,很多工作者的数据成果其实都是对国外实例进行了借鉴,这样能够让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但是这也使我们没有较强的自主开发的相关能力。对科学研究进行大力支持与奖励,研究人员对于建筑节能的兴趣大大提高,促进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发展。

3.3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加强建筑节能的设计,可以借助花草树木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减小建筑的下硬化面积;增加建筑物的间距达到通风的效果,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门窗材料可以选择塑料型可回收的能源材料等节能设计。

3.4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监督力度

从当前的节能建筑建设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管力度。[5]所以,为了促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一定要加强对节能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而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制定具体、完善、合理的节能建筑法规。因此,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加强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并且合理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建筑法律法规,与此同时,还要提升监督力度,积极落实监督工作,还要加强执法力度,进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从而实现节能建筑建设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促进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

3.5发展复合能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复合能源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我国的公共建筑物使用能源中占据的比例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6]而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也在顺应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并且能够为复合能源的使用提供不同的选择空间,可以积极缓解公共建筑对电网的依赖程度,有效降低电网压力,积极缓解电力系统中的供求矛盾现状,从而能够使公共建筑中使用能源的现状与当前建筑物多样化的功能相适应,还可以积极调动公共建筑物中物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节能建筑物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结语

建筑节能需要合理的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与能源消耗相互匹配。它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现实意义重大,我国的相关专家要对其进行积极研究,并将最新匹配措施研究出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在中国——现代节能建筑趋势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赵越,杨轻烟,马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对建筑节能与环境效益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11):26-27.

[3]王宝令,冯鑫.基于项目评价指标的建筑节能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8):155-156.

[4]张统江.旧建筑功能更新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2(19):25~26.

[5]肖锦城.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对建筑节能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01)

[6]于美侠.分析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中的建筑节能[J].四川水泥.2015(08)

论文作者:何宝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管理与能源匹配中的建筑节能论文_何宝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