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联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卢红梅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卫生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联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的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行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疗效极其地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077-02

围绝经期妇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即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中老年妇女人群中较为常见,本文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作了相关的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常规组年龄45~52岁,平均年龄为(48.65±6.81)岁。病程为5~11个月,平均病程为(7.63±0.73)个月。实验组年龄46~50岁,平均年龄为(47.9±6.72)岁。病程为6~12个月,平均病程为(7.72±0.86)个月。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研究患者均对知情同意书进行了签署。

1.2 方法

常规组和实验组均实行抗感染和抗贫血以及止血治疗,而后对常规组患者实行戌酸雌二醇治疗,每六小时到八小时让患者口服一次戌酸雌二醇片,一次4mg,直至患者停止出血[1]。当患者血止住之后,可将其口服戌酸雌二醇片的剂量慢慢减少,直至减少到2mg,而后连续让患者连续口服二十天[2]。基于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剂量小的米非司酮治疗。让患者在月经的第五天对米非司酮进行服用,一次10mg,一日一次,持续口服半年,当患者停药之后会有撤退性出现的情况出现,可结合实际予以患者一定量的止血药[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可视为无效。有效:治疗后,患者不再发生异常出血情况,但月经周期还未彻底恢复,可视为有效。显效:患者月经量和月经周期大致恢复正常,停止异常出血情况,可视为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

把所收集到的数据纳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x-±s)和(%)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常规组:31例患者治疗无效,47例患者治疗有效,30例患者治疗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1.3%。实验组:8例患者治疗无效,50例患者治疗有效,50例患者治疗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以及止血时间用时

实验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以及止血时间用时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

3.讨论

当前,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一病症时,临床上多会选择切除子宫内膜和性激素以及刮宫等治疗方法。但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给患者子宫造成的损害极其严重,与此同时还会导致患者有反复性出血情况发生,直接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作为抗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米非司酮可在患者机体内同孕酮受体发生作用结合,卵巢即作用对象,其可使排卵的过程得以延迟,并且还可降低患者的孕激素以及雌激素。此外,戊酸雌二醇这一特效药物可提升患者子宫的平滑肌收缩功能,并可提升患者子宫内膜的增生速率,确保止血功能得以实现。实践证明。联合应用戊酸雌二醇以及米非司酮,效果更为显著。

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2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的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从最后研究的结果来看,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以及止血时间用时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这代表,通过实行戊酸雌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优化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

总而言之,小剂量米非司酮和戊酸雌二醇应用于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价值极高,可广范围地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微,刘博强,范景辉等.3种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及药物经济学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5):622-624.

[2]吕翠芬,陈晓辉.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5):3937-3939.

[3]曹蕾,陆琴.复方醋酸棉酚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247-3248.

论文作者:卢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联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卢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