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训诂学在文言词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蒋小荣

浅论训诂学在文言词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蒋小荣

〔摘 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文言词语,将“以形说义”、“据文证义”和“比较互证”等训诂方法和训诂原理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以便对课文中的词语注释做到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将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训诂学 以形说义 文言文教学

文言词语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要准确理解词义,关键在于训诂。训诂学在解释词义方面,“以形说义”、“据文证义”等训诂方法有助于教师把文言文字词课讲得深入生动。中学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文言词语。文言词语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始终将字、词教学确立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并且从低段到高段,对每单元和每篇古文的字、词训练作了严格的规定,将字、词教学的要求加以具体的量化了。毋庸置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古文注释绝大多数是正确可靠的,字、词教学,也完全可以依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而训诂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用。现在从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中筛选出若干例证,加以说明。

1 训诂学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文言文课文后都附有词语注释,教师按照课文后的注释就词释词,结果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知半解。运用训诂学知识准确理解词义,能让学生“知其然”,还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注释说:”县官,这里指官府。“这条解释不准确。考”县官“这名称出自汉代,本是对天子的称呼。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涤侯。”唐司马贞《索隐》说:“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后来也用以泛称朝廷。

2 训诂学可以明辩是非,匡谬正误

中学文言文词语注释因种种原因,存在着一些错误。教师可运用训诂学知识加以辨识,匡谬正误,避免以讹传讹。如《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注释:[序]引、招致。此处序的注释有误。《故训汇纂》指出“序”应是“次第”之意。再考查《说文解字·广部》:“序,东西墙也。”其本义为“隔开正室和两旁夹室的墙”,从而引申为“按次第排列”。“序”作为“引、招致”之意,既在古代文献材料中找不到证据,也在“序”的义项中找不到,可见此注释有误。在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中,他依宋代黄善夫本《史记》,把“序八州而[1]朝同列”写成“招八州而朝同列”。课文误把“序”等同于“招”,从而注为“引、招致”。再如《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而匹可夺志也。’”说三军的帅主可以改 夫的志气不能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凡此“夺”皆解为改易、变更的意思。“与”,是说答应、同意。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屈原由于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到后欲更改它,屈原不同意。又,《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注释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意志。”“夺”也是改的意思。3 训诂学能授学生以渔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中有两大常见的疑难问题:区别古今字、通假字和掌握常见的多义词。

3.1 运用训诂轻松区别古今字和通假字。

盛九畴先生在《训诂与文言文教学》中指出:“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字现象。古今字是因词义发展后,为求形和义的结合上使表达更加明确,而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是历时范围内的文字孳乳现象。而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而不用本字,用同音或音近而意义不相干的字代替本字,是[2]共时范围内的用字分歧现象。”从中得知:古今字在字义上,是一脉相承,有联系;而通假字在字义上,义不相涉,无联系。据此,教师可以运用“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来区别。如《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注释:[共]通“供”,供给。这个注释有误,这应是古今字。《说文·言部》指出“共,同也。”从甲骨文的字形分析可知,共是个会意字,它像双手捧器物,会供奉之意,其本义就是“供奉、供给”,这也是“供”的意义。我们可知“共”与“供”应是古今字,因为它们在意义上一脉相承,由“共”引申出“供”。3.2 运用训诂知识让学生轻松掌握多义词。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分布在不同的文章中,学生很难记住这么多词义,多义词的各个词义看似一盘散沙,但各个词义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多义词像一张网,各个词义就像织网的线,相互联系着。教师要想把整张网拿起来,首先要找到网的网纲,而要给学生清楚地展现每个网孔,还需找到一条规律把各条网线给学生理顺。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论》指出“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这是训[3]诂中解释多义词的基本方法 由此可知多义词的众多词义中,本义是整张网的网纲,由此引发出各个网孔(即引申义)。例:《鸿门宴》:“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注释说:“与之同命,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一说,‘之’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或取前一说,“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或注释说:“之,指项庄。”比较三种说法,汪维辉先生认为当以“一说”为胜。因为“同命”本义是“同生死,共命运”。古书里并没有表示“拼命”的意思,而是指一块死、共同死在一起的意思。其说可信。“同命”,表示一块死,古书里确有其证。如,《淮南子·俶真训》:“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

教师在讲解常见的多义词时,首先给学生分析词的字形,再通过分析字形抓住词的本义,最后运用词义的一些引申规律,通俗一点地讲解其它的引申义的由来。这样,学生只要记下多义词的字形,再加上一些有趣的联系,即可把多种抽象的词义化成形象的东西,使学生很容易记下各项词义。

参考文献

1 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

2 盛九畴.训诂与文言文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5)

3 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1)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教育局

论文作者:蒋小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浅论训诂学在文言词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蒋小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