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论文_庞锋

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论文_庞锋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1)

摘要:运行人员的培养是核电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其中的模拟机培训是重中之重,培训质量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生产。为了提升模拟机培训的质量,确保操纵人员的高质量培养,从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期望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能力建设;

操纵人员培训是核电厂培训的一个重点,做好操纵人员培训的核心能力建设能很好地提高核电厂培训的核心能力,更有利于在核电行业中站稳脚跟。

一、模拟机培训的核心能力

核电站模拟机培训的核心能力,参照核心能力的五大特点,可以归纳为: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能力;高质量的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效果评估能力;模拟机性能;教员对现场工作的专家支持能力;模拟机场景的设计能力;专职培训队伍的职业道德。主要通过培训需求调查表、培训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及根据工程进展预估培训内容等手段进行。而主动介入、及时跟踪影响核电站业绩改善的制约因素,深入调查并重点分析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领域,并依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实施较少。增强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能力的手段有:模拟机教员与操纵人员轮岗:此方法在项目连续建设前期,操纵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模拟机教员跟班:即每周都有专职模拟机教员跟随倒班值倒班,对机组状态、操纵人员工作状态进行跟踪,以便得出培训需求。模拟机教员的跟值倒班能比较好地跟踪课程实施的效果以便发现是否需要增加培训的次数或进行其他培训。同行评估、教员的相互听课及评价也能对培训过程有更多的评价,很好地提高了培训的质量。通过增加这些活动的频度能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的评估能力。

二、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

1.模拟机场景的设计能力。经过几年的改进,红沿河核电模拟机场景的设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一方面来自于同行交流,另一方面也来现场实践的增加。通过对实际事件的学习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梳理出操纵人员的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机场景开发,较好地提升了模拟机培训的质量。今后让更多的操纵人员参与到场景的开发中来,集思广益、推陈出新,以期实现“无死角”的模拟机演练场景库。还应与相同相近设计电厂进行故障集、场景库的交流,通过专家评审、共同开发相关的复训课件和新的课程等手段,提升整体的培训质量。一个人技术能力再强,经验再丰富,也只能保证当班期间的机组安全稳定,甚至只能保证对应的岗位偏差较小。如果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操纵人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员,不断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新的操纵人员,就能很好地提升一批人的能力,更有利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由于其技术能力强和经验丰富,学员参加培训时的认可度及积极性都会更高,也间接地提升了培训效果。

2.培训报告。停运一台泵,该环路流量反向,温度反向,由于阻力下降其他环路的流量上升。热腿温度先上升,因为没有了强迫循环,流量下降,热腿温度被堆芯加热,后下降是因为流量反向,被SG冷却。冷腿温度先下降,因为流量下降,被SG更长时间冷却,后因为反向而上升。停运第二台泵,由于流量的下降,该过程时间持续时间更长。停运第三台泵转向自然循环,由于泵的惰转导致三个环路全部转为正向流动,热腿温度迅速上升高于冷腿,靠热源和冷源建立起自然循环导出余热。封头流量不断下降,所以在自然循环时不能过快降温,封头的冷却受制于RRM的冷却速率,如果依靠SG降温过快将会导致封头出现汽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RIC底部破口后封头出现汽化,稳压器的水在压力作用下涌入一回路,热腿温度上升,冷腿温度下降表明双相自然循环使得冷却更加有效。当空泡率继续上升,流量由上升转为下降,逐渐转向冷凝回流,通过PPG可以观察到冷热腿的流向均为流向堆芯,通过汽化潜热导出热量的效率更高。

3.模拟机房风险。模拟机运抵电站至少前1 个月,需完成模拟机厂房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模拟机厂房的装修、电气、暖通、消防、信息弱电等工程。由于新建机组电站主控室可用时间节点在模拟机可用之后,存在模拟机厂房开始装修时无主控室设计资料的风险,且在出图后存在设计变更的风险。预留至少10 个月的模拟机厂房装修,电气、暖通、消防、信息弱电等工程施工时间。在模拟机厂房装修开始前即联系电站主控室设计方,催交主控室装修的图纸,并在模拟机厂房装修开始后关注主控室设计变更,以便及时跟进主控室装修,满足模拟机主控室与电站主控室一致性的要求。

4.仪控系统仿真。核电全部采用数字化仪控技术,对于核电站仪控系统组态的仿真一般采用纯模拟或者虚拟实物模拟的方式。对于主控室盘台、开关等硬件则采用与主控室盘台、仪表、开关相同供货厂家的原厂供货或者仿制,需满足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及考试用模拟机3.3.1 实体逼真度和人因的要求。纯模拟,使用模拟机开发环境下的建模技术来复现参考机组的系统或子系统。由DCS 仿真供货商直接根据DCS的I/O 清单、控制逻辑图以及DCS 图形化控制界面进行仿真。采用纯模拟的风险:此种方式组态工作量很大,仿真公司人力、研发投入较大,直接导致模拟机建造成本较高。由于电站控制系统供货方在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业主在规定时间内获取全部组态设计输入文件存在风险。且仿真公司对于控制策略和组态的理解不可避免的会和电站控制系统组态存在差异甚至错误,后续需花大量的时间参考实际机组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并修改。此种模式优势在于不受新建电站仪控系统组态进度影响,相对独立,在电站仪控系统开发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采用此种模式作为替代方案,确保模拟机建造进度。采用虚拟实物模拟的风险:由核岛设计方(供货方)总包一般采用此种模式。采用虚拟实物模拟在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和时间响应上与实际机组没有差异,但与实际电站的仪控系统开发进度紧密相关,根据目前国内在建二代加和三代核电建设进度来看,仪控系统施工进度 已成为影响电站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成为必须考虑的风险项。对于采用第三方仿真公司总包的合同模式,考虑到设计文件输入按期获取存在风险,且开发成本较高。因此不建议单独由模拟机仿真供货商采用纯模拟的方式单独进行开发,而是建议采用控制系统供货商与模拟机供货商共同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模拟机控制系统仿真,从而达到共享部分组态技术成果从而达到化解开发风险和降低建造成的目的。同时考虑到供货方和分包商之间的协调、管理问题,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分包商数量。对于采用核岛设计方(供货方)总包的合同模式,建议在合同签订之初就考虑仪控系统进度风险,明确将仪控系统进度滞后对模拟机建造进度滞后的责任、替代方案和赔偿方式写入合同相关条款。

核电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决定最终竞争输赢的重要因素就是核电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培养速度。可以预见,大量的操纵人员培训将进行,而模拟机培训是操纵人员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前配备足够数量高水平的模拟机教员,让其参与设计讨论、操作界面开发等环节,更有利于操纵人员培养的速度和质量,也能更好地体现的安全稳定性,加快出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十二五”期间新建核电厂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国家核安全局 [Z].2016,5.

[2]田露.核电安全系统软件共因故障的纵深防御[J].核电安全,2016,5(3):268-276.

[3]潘竟斌.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项目开发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23-123.

论文作者:庞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核电厂操纵人员模拟机培训核心能力建设论文_庞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